防治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79 阅读:5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农作物白叶枯病及条斑病等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它的有效成分化学物质名称为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金属化(络)合物。化学结构式为上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化合物原药一般可制成10%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在田间使用时,用水配制成400-800P.P.M浓度,对植物叶面进行喷雾。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农作物的细菌性及真菌性病害均有效,特别是对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等具有特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esticide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bacterial diseases of crops

* * *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crop blight and stripe disease of bacterial or fungal diseases of the fungicide, its chemical name of effective component N, N methylene bis (2 - amino - 5 - 1, 3, 4 mercapto Thiadiazolen two triazole metal) (Network) complexes. Chemical structural formula. The compound technology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generally be made into 10% water suspending agent or wettable powder. When used in the field, the water can be prepared into a concentration of 400 - 800P.P.M to spray the foliage of the pla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effective for bacterial and fungal diseases of crops, especially for rice bacterial blight and stripe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杀菌剂,特别是一种防治农作物白叶病及条斑病等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的杀菌剂。近几年,科研人员在水稻顽症白叶枯病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先后有叶青双、青枯灵、王铜等杀菌剂问世,这些杀菌剂虽对防治白叶枯病及柑桔上的病害有效,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白叶枯病旺发时,其效力更显不足;为此,有志之士进一步致力于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研究,CN1227224A就公开了一种“主克白叶枯病的杀菌剂”,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物质名称为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络合物(俗称龙克菌),据此文献称该杀菌剂对农作物的细菌性及真菌性病害有效,特别是水稻白叶枯病、条斑病有效,它比相同浓度的叶青双增效8-11%,但实际田间试验的防治效果仍未令人满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效果更佳的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农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农药,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剂的有效成份化学物质名称为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金属络合物,化学结构式为下式 其中M表示Cu或Zn或Mn或Sn或Ni。优选本专利技术化合物是其中M为Cu或Zn的式(I)化合物,最优选的是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农药,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的有效成份化学物质名称为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金属络合物,化学结构式为下式: CH↓[2]-[-NH-*-S-]↓[2]-M 其中M表示Cu或Zn或Sn或Ni或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农药,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的有效成份化学物质名称为N、N-甲撑-双(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金属络合物,化学结构式为下式 其中M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海燕王立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风农药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