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农作物黄萎病叶喷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1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中,一种防治农作物黄萎病叶喷剂,以植物营养学为基础,以作物生理生化特点为依据,研制出新的配方。该剂以水稀释后对农作物进行叶面喷洒,防治黄萎病效果颇佳。尤其是对茄科作物,豆科作物及甜菜效果更好。该剂不仅消除了污染土壤,毒害作物的弊病而且可根据作物发病期,随时进行防治,使用方便迅速。促进农作物增产,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eaf spray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crop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it is a kind of spray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rop Verticillium wilt, which is based on plant nutrition. The agent is diluted with water to the crops by foliar spraying, good effect of Verticillium wilt. Especially for Solanaceae crops, legume crops and sugar beet.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eliminates the pollution of the soil, but also can be used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iseases at any time according to the period of the crop. It has obvious economic benefits to promote crop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
是一种防治农作物黄萎病的叶面喷洒的新型营养调节剂。农业生产中,作物因黄萎病减产现象十分普遍,尤其以茄科作物、豆科作物及甜菜为甚。该病大多发生在苗期和收获前,若不及时防治,易发生缺苗和减少最后的经济效益,产生黄萎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三点营养缺素,尤其是微量元素;孢囊线虫等病虫害的影响;重茬种植。目前,国内外对作物黄萎病的防治,一般采用抗病育种和化学药剂。但抗病育种周期长,难度大,至今尚没有理想的抗病品系可应用于生产实践,化学药剂防治主要是用呋喃丹进行土壤处理,但该药成本高且有残毒,污染生态环境,很难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缺点,经过多年研究而制成的一种水溶性的,对各种作物的黄萎病都有明显防治效果的营养调节剂,它可根据作物不同发病时期,随时进行叶面喷洒,极其方便有效。本专利技术的要点是以植物营养学为基础,作物自身的生理生化特点为根据,采用了新配方,制成农作物黄萎病叶喷剂,其具体配方为硫酸锌占重量百分比的七十至七十五;硫酸锰占重量百分比的二十至三十;钼酸铵占重量百分比的一至二。使用时用水稀释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二至零点五。本专利技术实际应用效果最佳的是2000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进行的示范推广工作中防治重迎茬大豆黄萎病。在大豆苗期(3至5片复叶)和花期进行叶面喷洒各一次;配方为硫酸锌占重量百分比的七十四;硫酸锰占重量百分比的二十五;钼酸铵占重量百分比的一。喷洒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三,苗期喷后7天左右,黄萎病叶变绿,恢复正常,花期施用,叶片光合生产率增强,根系发达,生长健壮,亩增产大豆10至20公斤,增产10%以上。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用量小,价格低,每亩用量100至150克,仅需投资1元左右,增产作用却很明显,据94个市县,19个农场示范总共200万亩大豆资料统计,亩增产大豆15.0公斤,总增产大豆三千万公斤,共增净收入三千万元,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配方中的物质都是水溶性物质,且均无毒,长期使用无破坏生态环境之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中,一种防治农作物黄萎病叶喷剂,其特征在于由硫酸锌占重量百分比的七十至七十五,硫酸锰占重量百分比的二十至三十,钼酸铵占重量百分比的一至二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在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中,一种防治农作物黄萎病叶喷剂,其特征在于由硫酸锌占重量百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武许艳丽刘晓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