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512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包括除水、酸洗、碱洗以及脱色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再生工艺,可规模化工业生产、高效环保,所得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技术介绍
润滑油俗称机油,广泛用于汽车、船舶、各种工业设备及各种机械的传动部位。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氧化作用产生了许多氧化产物,这些物质积聚在油中,使油的各项理化性质产生变化。另外在使用中夹带或泄漏的灰尘杂质以及水等也会降低油品的质量; 这样以来便产生了大量的废润滑油。仅2008年,我国的润滑油消耗量已达到600万吨左右,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废润滑油,而我国目前的回收利用率却只有20%。从环境角度来看,废润滑油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也会使土壤受到破坏;若直接燃烧不仅污染了大气,同时还增加了温室效应。从经济角度看,这些废润滑油若能回收,则在工业生产中对节能降耗、有效发挥设备潜力,降低生产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废润滑油,真正回收的却不到20%,大多数以500元 /吨左右的价格卖给了一些回收技术落后的小企业或者流向了不正规的渠道,甚至直接排放,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及环境污染。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对废润滑油做了大量研究,并且,提出了多种回收方法。如利用废润滑油提炼汽油、柴油,生产不锈钢拉伸油和消泡剂等等。也有一些企业将其产业化, 比较前沿的有中国环保燃油集团有限公司(CEPre)、武汉瑞洪鑫燃料技术公司和瑞丰邦达 (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等。但是这些技术尚不成熟,其回收价格较高。此外,现有的一些企业,如南郑化工公司、城固化肥厂等,其回收工艺存在流程粗糙、回收成本高、回收率低等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安稳长满优”和“低耗高产”的生产要求,极需开发新的回收工艺。在国外,美国是世界上废润滑油再生最早的国家,也曾是再生润滑油最多、再生率最高的国家。欧洲共同体国家由于石油资源缺少,他们把废润滑油视为珍贵资源。废油再生后重新加工为基础油成为欧洲废油再生工业的关键目标。欧洲废油再生行业拥有员工约3500人(包括废油收集和管理),每年生产45万吨基础油,年销售额达2-2. 5亿欧元。 采用现代化技术再加工得到的基础油已打开了应用市场,多提供给中小型规模的油品调合商。废油再生仅占西欧润滑油市场约10%,主要在德国和意大利。欧洲废油再生工业集团 (GEIR)的成员占欧洲废油再生总能力约90%。近年,由于各国对环境的重视和废油立法的规范,许多国家的再精炼废润滑油得到补贴,开发出众多的再精炼工业技术,其中许多还授予了专利权。近年来,石油价格跌宕不定,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对国内废润滑油市场影响程度日益加深。从原料的供应上来看,国内废润滑油市场容量较大,可以回收的比例也较高。但是,绝大部分润滑油有效回收部分只占20%。不仅如此,由于国内市场的废润滑油都是混合存放的,因此废润滑油的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行业标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有效执行。因此,国内废润滑油再生行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已有多种比较成熟的再生工艺,但是,这些回收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而且回收工艺成本费用较高, 回收率低,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今后,回收工艺应该朝着可规模化工业生产、高效环保且提高回收率的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对废润滑油进行再生,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涉及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除水将废润滑油置于反应釜中,鼓入水蒸汽,夹套中通入水蒸汽,升温至 70-80°C后停止加热,静置,将底部的水排尽,然后继续给夹套中通入水蒸汽,缓慢升温至 120°C以上,油不翻动,油面冒出黑色油气即可停止;2)酸洗待油冷却至常温,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浓硫酸,硫酸用量为油量的 5-7%,继续搅拌,然后静置,真空抽滤,将酸渣排尽;3)碱洗把酸洗过的润滑油转入另一反应釜中,加热至70-90°C,在搅拌下慢慢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的用量占润滑油质量4-6%之间,充分搅拌均勻后,静置分层,下层油液体过滤,将碱渣排尽;4)脱色将油升温至120_140°C,在恒温和搅拌下加入用量为油量的6.0%的活性白土,加完活性白土后,继续搅拌,在110-120°C下恒温静置,趁热用过滤,滤液即为再生润滑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或4中所述的过滤是指采用板框式过滤机在3MPa下过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再生工艺,可规模化工业生产、高效环保,所得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1)除水将废润滑油置于反应釜中,鼓入少量水蒸汽。夹套中通入水蒸汽,升温至 70-80°C后停止加热,静置,将底部的水排尽。然后继续给夹套中通入水蒸汽,缓慢升温至 120°C,经池,油不翻动,油面冒出黑色油气即可停止。2)酸洗待油冷却至常温,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98%的硫酸,酸用量为油量的 5-7% (根据润滑油脏污程度而定)。此后继续搅拌0. ,然后静置1 左右,真空抽滤,将酸渣排尽。3)碱洗把酸洗过的润滑油转入另一反应釜中,加热至80°C,在搅拌下慢慢加入碳酸钠粉末(占润滑油质量5% ),充分搅拌均勻后,静置4h分层。下层油液体用板框式过滤机在3MPa下过滤,将碱渣排尽。4)脱色将油升温至120_140°C,在恒温和搅拌下加入用量为油量的6. 0%的活性白土,加完活性白土后,继续搅拌0. 5h,在110-120°C下恒温静置Mh,趁热用板框式过滤机在3MPa下过滤,滤液即为产品润滑油。经检测,所述的再生润滑油产品粘度7. 5 8. 5mPa/s(20°C );闪点:220 230°C; 倾点-8 -10°C ;机械杂质无;水分无,符合国家标准,能够销售。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除水将废润滑油置于反应釜中,鼓入水蒸汽,夹套中通入水蒸汽,升温至70-80°C 后停止加热,静置,将底部的水排尽,然后继续给夹套中通入水蒸汽,缓慢升温至120°C以上,油不翻动,油面冒出黑色油气即可停止;2)酸洗待油冷却至常温,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浓硫酸,硫酸用量为油量的5-7%,继续搅拌,然后静置,真空抽滤,将酸渣排尽;3)碱洗把酸洗过的润滑油转入另一反应釜中,加热至70-90°C,在搅拌下慢慢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的用量占润滑油质量4-6%之间,充分搅拌均勻后,静置分层,下层油液体过滤,将碱渣排尽;4)脱色将油升温至120-140°C,在恒温和搅拌下加入用量为油量的6.0%的活性白土,加完活性白土后,继续搅拌,在110-120°C下恒温静置,趁热用过滤,滤液即为再生润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或4中所述的过滤是指采用板框式过滤机在3MPa下过滤。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所得到的再生润滑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包括除水、酸洗、碱洗以及脱色步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再生工艺,可规模化工业生产、高效环保,所得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文档编号C10M175/00GK102295979SQ20111020726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军海, 李志洲, 聂峰, 葛红光 申请人:陕西理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除水:将废润滑油置于反应釜中,鼓入水蒸汽,夹套中通入水蒸汽,升温至70-80℃后停止加热,静置,将底部的水排尽,然后继续给夹套中通入水蒸汽,缓慢升温至120℃以上,油不翻动,油面冒出黑色油气即可停止;2)酸洗:待油冷却至常温,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浓硫酸,硫酸用量为油量的5-7%,继续搅拌,然后静置,真空抽滤,将酸渣排尽;3)碱洗:把酸洗过的润滑油转入另一反应釜中,加热至70-9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的用量占润滑油质量4-6%之间,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分层,下层油液体过滤,将碱渣排尽;4)脱色:将油升温至120-140℃,在恒温和搅拌下加入用量为油量的6.0%的活性白土,加完活性白土后,继续搅拌,在110-120℃下恒温静置,趁热用过滤,滤液即为再生润滑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海聂峰李志洲葛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