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2346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提供在简易的构造中,将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及手抖补正移动都可行的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1中,第2环状线圈16a~16d相比第1环状线圈19,其配置更接近于透镜光轴方向的一侧,且沿着透镜支撑体5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卷转。磁石17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具有不同磁极,且内周侧部与第1环状线圈19外周面对向,同时在设有第2环状线圈16a~16d的位置上,在光轴方向上也与第2环状线圈16a~16d的外周侧部对向。透镜支撑体5向光轴方向移动时,向第1环状线圈19上通电,向与光轴直交的X-Y方向移动时,会向所定的第2环状线圈16a~16d上通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附带有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瑞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 (专利公开JP2002-373435号公报)在用于捕光的驱动装置中,披露了一种透镜支撑体外周面的周方向上以90度的间隔设置第1环状线圈和第2环状线圈,并在透镜支撑体的径方向外侧上设置与各环状线圈相对的磁石,往环状线圈通电后使得透镜支撑体往光轴方向(对焦方向)及径道方向(X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小型照相机中,只是使透镜支撑体往光轴方向移动,如果为防止抖动使之往X-Y方向移动时,那么就需要让透镜驱动装置整体向X方向驱动和Y方向驱动的这种马达来使之移动。简单说,小型照相机用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往透镜支撑体的光轴方向(Z方向)移动及往X-Y方向(手抖补正)的移动,仅仅只要透镜支撑体移动,这样的功能目前还没有。另外,往透镜支撑体光轴方向的移动,即便采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可以办到,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里,仅仅只是能往X方向移动,往手抖补正(X-Y方向)光轴相交面的移动则无法做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以简易的构造,将透镜支撑体往光轴方向移动及手抖补正移动都可行的透镜驱动装置、对焦照相机及带有照相功能移动终端装置。为实现所述目的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点是具有在内周上用于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撑体,在内周上能移动自在地支撑透镜支撑体的固定体,在透镜支撑体外周沿周方向卷转的第1环状线圈,透镜支撑体的周方向上以90度间隔配置的至少2个的第2环状线圈,以及设置在固定体上沿着第1环状线圈的周方向配置着的磁石;第2环状线圈相比第1环状线圈,其配置更接近于透镜光轴方向的一侧,且沿着透镜支撑体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卷转,磁石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具有不同磁极,且内周侧部与第1环状线圈外周面对向, 同时在设有第2环状线圈的位置上,在光轴方向上也与第2环状线圈的外周侧部对向,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时,向第1环状线圈上通电,当透镜支撑体向与光轴直交的X-Y方向移动时,会向所定的第2环状线圈上通电。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固定体为主环口,在主环口的光轴方向一侧具有辅环口,在主环口和辅环口之间配置有第2环状线圈的外周侧部。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主环口具有外周侧壁、内周侧壁、及连接外周壁和内周侧壁的连接部,内周侧壁配置在第1环状线圈的内周侧上。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主环口从光轴方向看外周侧壁从平面看呈四角形形状,磁石及第2环状线圈配置于环口的各角部。为实现所述目的的自动对焦照相机,其特点是,具备任意一所述特点的透镜驱动装置和在透镜支撑体的透镜构像侧设置有图像传感器。为实现所述目的带照相功能的移动终端装置,其特点是,搭载有所述的自动对焦照相机。所谓移动终端装置是指手机、信息携带终端(PDA)、笔记本电脑等。如果透镜支撑体往光轴方向的移动(对焦移动),那么往第1环状线圈通电使透镜支撑体往光轴方向移动,另外手抖补正是往周方向上设置90度间距的第2环状线圈上通电,那么透镜支撑体将往X-Y方向进行移动。根据这个,透镜支撑体就可以完成对焦移动及手抖补正。也就是,第1环状线圈沿着透镜支撑体的外周的周方向卷转,磁石沿着第1环状线圈的周方向配置,内周侧面和外周侧面上具有不同磁极,内周侧部与第1环状线圈的外周面对向。为此,向第1环状线圈通电后,就会产生向光轴方向的推进力。另外一方面,第2环状线圈相比第1环状线圈其配置更接进于透镜光轴方向一侧, 且沿着透镜支撑体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卷转。磁石在内周侧部和外周侧部上具有不同的磁极,在设有第2环状线圈的位置上,在光轴方向上也与第2环状线圈的外周侧部对向配置。为此,向第2环状线圈通电,则产生半径方向的推进力。第2环状在透镜支撑体的周方向上按90度间隔配置,所以在直交的2个半径方向上能够产生推进力,使透镜支撑体沿着X-Y方向移动。磁石在第1环状线圈和第2环状线圈上产生磁场作用,所以兼能用作驱动第1环状线圈和第2环状线圈的磁石,磁石的数量可以用得较少。用1个第1环状线圈和至少2个第2环状线圈和至少1个磁石能够把透镜支撑体向光轴X-Y方向移动。所以,用简单的构成,很少的部品点数就能实现透镜支撑体对焦移动及手抖补正移动。在第2环状线圈的外周侧部上,设置有与磁石对向的辅环口。它是作为针对第2 环状线圈的备置环口,能够提高相对第2环状线圈的外周侧磁石的磁通量密度,提高X-Y方向的推进力。主环口的内周侧部作为第1环状线圈的备置环口,所以能提高相对第1环状线圈的磁石的磁通量密度,能提高光轴方向的推进力。磁石及作为手抖补正机能的第2环状线圈配置于四角形状的主环口的角部上,据此,可利用角部的空间。所以,具有了手抖补正机能,且其尺寸与不搭载有手抖补正机能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尺寸相同,且构成实体紧密。附图说明图1是关于第1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2中(a)是相关第1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是图5的A-A截面图。(b)是将(a)中显示的H部的作用模式化显示图。图3是相关第1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水平截面图。图4是关于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是表示各线圈与驱动部之间关系的框图。图5是关于本实施形态透镜驱动装置外观斜视图。图6是关于第2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7是将第2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与第1实施形态的图5中显示的A-A 位置相同位置截面切割的截面示意图。1 透镜驱动装置3 环口3a 外周侧壁3b 角部3c 内侧壁5透镜支撑体9 前侧弹簧11 后侧弹簧16a 16d 第2环状线圈19第1环状线圈17 磁石27 第 1 辅环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内容,将参照附图1 图5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关于本实施形态的驱动装置1是一种组装到手机里的自动对焦照相的透镜驱动装置。本透镜驱动装置1的配置是,如图1所示,备有环状的主环口 3、透镜支撑体5、主环口 3光轴方向前侧上设置的框架7及前侧弹簧9、主环口 3后侧上设置的底座8及后侧弹簧11。配置在后侧弹簧11与主环口 3之间的绝缘材料的垫片15。在主环口 3和前侧弹簧 9之间,配置有环口 12。如图1及图2所示,环口 3从前侧看外周壁3a略呈四角形,四角的角部北呈倒角形状。如图2所示,主环口 3是由外周侧壁3a、内周侧壁北、连接外周侧壁3a和内周侧壁北的连接壁3c,纵截面是略呈“ 二 ”字形状。如图1及图3所示,外周侧壁3a从前侧看略呈四角形状,四角的角部呈导角形状。主环口 3的外周壁3a的各角部上,在其内周上磁石17被逐个固定。在本实施形态中,主环口 3为内周上能移动自在地支撑透镜支撑体的固定体。各磁石17从前侧看其平面沿着主环口 3的角部3略呈梯形形状,其内周侧构成沿着第1环状线圈19(后叙)的外周面的圆弧形状。另外,磁石17内周侧和外周侧上的磁极不同,例如,如图2所示,整个内周侧为N极,外周侧为S极。如图1所示,透镜支撑体5略呈圆筒状,它的内周侧上固定有透镜(无图示)。第 1环状线圈19和4个第2环状线圈16a、16b、16c、16d被固定在透镜支撑体5的外周上。第1环状线圈19沿透镜支撑体5周方向全周相卷转构成圆环状,同时呈带状。将其后侧端部接着固定于透镜支撑体5的线圈支撑部恥上。第1环状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内周上用于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撑体,在内周上能移动自在地支撑透镜支撑体的固定体,在透镜支撑体外周沿周方向卷转的第1环状线圈,透镜支撑体的周方向上以90度间隔配置的至少2个的第2环状线圈,以及设置在固定体上沿着第1环状线圈的周方向配置着的磁石;第2环状线圈相比第1环状线圈,其配置更接近于透镜光轴方向的一侧,且沿着透镜支撑体的半径方向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卷转,磁石的内周侧和外周侧具有不同磁极,且内周侧部与第1环状线圈外周面对向,同时在设有第2环状线圈的位置上,在光轴方向上也与第2环状线圈的外周侧部对向,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时,向第1环状线圈上通电,当透镜支撑体向与光轴直交的X-Y方向移动时,会向所定的第2环状线圈上通电。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木学外山宏慈
申请(专利权)人: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