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346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窥镜腔道前端为开放式开口,开口设有环形限位台,限位台环内径与窥镜腔道内径相适宜,在窥镜腔道前端临近限位台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窥镜腔道前端设有限位台,从而避免由于内窥镜过长可能顶掉前端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透明可视保护片自动掉落到患者体内的情况,避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比如泌尿科,对人体相关部位内部进行检查或微创手术时,不仅经常要使用内窥镜,同时也可能需要一些手术器械同时进入人体与内窥镜配合完成相应的诊断或治疗,因此需要一种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的镜鞘。授权公告号为CN100569175C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一次性膀胱检查镜鞘,该方案提供了能同时容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进入人体内部进行诊疗的双通道镜鞘结构,窥镜腔道前端以透明可视保护片封闭,在使用时,内窥镜装入窥镜腔道,内窥镜目镜端应与窥镜腔道封闭前端无限制贴近,但是由于内窥镜过长可能顶掉前端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透明可视保护片可能会自动掉落到患者体内,从而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另外,伸出器械通道的手术器械有可能会因为自身形变应力或人体内部挤压,其端头会遮挡住部分或全部窥镜腔的透明视窗,导致影响内窥镜的观测,进而影响诊疗进程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透明可视保护片掉落的,同时能够避免手术器械影响内窥镜视野的窥镜腔道前端带有限位台的内窥镜镜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所述窥镜腔道前端为开放式开口,开口设有环形限位台,限位台环内径与窥镜腔道内径相适宜,在窥镜腔道前端临近限位台的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的透明可视保护片。进一步,所述一次性内窥镜镜鞘还包括与窥镜腔道各自独立的器械通道,器械通道的前端为开口式,所述窥镜腔道的前端下部还设有一隆起,隆起位于器械通道开口的前方。进一步,所述隆起形状截面为波谷形,波谷底部高于器械通道的底部。进一步,所述透明可视保护片与窥镜腔道的轴向方向呈20°、60°、78°或90° 的角度。进一步,所述一次性内窥镜镜鞘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进一步,所述环形限位台与窥镜腔道前端开口周边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首先,由于窥镜腔道前端设有限位台,从而避免由于内窥镜过长可能顶掉前端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透明可视保护片自动掉落到患者体内的情况,避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透明可视保护片的角度可适用于多种视向角的内窥镜;其次,窥镜腔道的前端下部还设有一隆起,隆起位于器械通道开口的前方,手术器械伸出器械通道后,其前端由于受到光滑隆起的限制,前进轴向发生偏离,与窥镜腔前端产生一定距离,避免遮挡窥镜腔的透明视窗,进而不会影响内窥镜的观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窥镜腔道 2、限位台3、透明可视保护片5、手术器械 13、器械通道 14、隆起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由各自独立的窥镜腔道1和器械通道13组成的鞘管,窥镜腔道1前端为开放式开口,开口设有环形限位台2,作为本实例的一种优选方式,如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料,环形限位台2最简单易行的设置方法是与窥镜腔道1前端开口周边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作为本实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果本专利技术不特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话,环形限位台2也可以采用焊接和胶合方式与窥镜腔道1前端开口周边连接。限位台2环内径与窥镜腔道1内径相适宜,在窥镜腔道1前端临近限位台2的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1的透明可视保护片3,限位台2的内径略小于透明可视保护片3的外径,使得当透明可视保护片3脱离窥镜腔道掉落时,限位台2 可以有效的挡住透明可视保护片3,防止透明可视保护片3掉落到患者体内。另外,器械通道13的前端为开口式,窥镜腔道1的前端下部还设有一隆起14,隆起14位于器械通道13开口的前方,手术器械5伸出器械通道13后,其前端由于受到光滑隆起14的限制,前进轴向发生偏离,与窥镜腔道1前端产生一定距离;所述隆起14的表面与鞘管其他部分连接处是光滑过渡的,使手术器械5前端碰到隆起14时能受到的阻力非常小;所述隆起14形状截面为波谷形,波谷底部高于器械通道13的底部,这种设置,是为手术器械5向前推进,其前端碰到隆起14时,不仅受到阻力小,而且产生的偏离也不会太大。进一步,透明可视保护片3与窥镜腔道1的轴向方向呈多种角度,作为本实例的几个优选方式分为20°、60°、78°或90°等,这样可适用于多种视向角的内窥镜。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窥镜腔道(1)前端为开放式开口,开口设有环形限位台0),限位台(2)环内径与窥镜腔道(1)内径相适宜,在窥镜腔道(1)前端临近限位台( 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1)的透明可视保护片(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窥镜腔道(1) 各自独立的器械通道(13),器械通道(1 的前端为开口式,所述窥镜腔道(1)的前端下部还设有一隆起(14),隆起(14)位于器械通道(13)开口的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14)形状截面为波谷形,波谷底部高于器械通道(1 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可视保护片(3)与窥镜腔道(1)轴向方向呈20°、60°、78°或90°的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内窥镜镜鞘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台 (2)与窥镜腔道(1)前端开口周边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窥镜腔道前端为开放式开口,开口设有环形限位台,限位台环内径与窥镜腔道内径相适宜,在窥镜腔道前端临近限位台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窥镜腔道前端设有限位台,从而避免由于内窥镜过长可能顶掉前端的透明可视保护片,或者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透明可视保护片自动掉落到患者体内的情况,避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文档编号A61B1/012GK102293627SQ201110286810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齐梦超, 齐麟 申请人: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内窥镜镜鞘,包括窥镜腔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窥镜腔道(1)前端为开放式开口,开口设有环形限位台(2),限位台(2)环内径与窥镜腔道(1)内径相适宜,在窥镜腔道(1)前端临近限位台(2)后端设有封闭窥镜腔道(1)的透明可视保护片(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梦超齐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