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866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镜头,包括镜筒、孔片、透镜和镜头座,镜筒呈中空结构,镜筒一端设有第一通孔,孔片和透镜均位于镜筒内,使得第一通孔、孔片和透镜依次排列分布,孔片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中心线和透镜的主光轴相互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孔片和透镜均位于镜筒内,孔片设有第二通孔,孔片和镜筒构成了小孔成像镜头,基于小孔成像原理,当光线通过第二通孔时实现了小孔成像,能获得良好的景深,当光线穿过第二通孔进入透镜后,由于透镜的折射作用,光线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使得光线的发散角度变小,从而增大了加内窥镜镜头的成像视角范围,而且内窥镜镜头结构简单,能解决传统的内窥镜镜头结构复杂而且景深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镜头
技术介绍
内窥镜成像系统包括通常的医用内窥镜系统和工业用内窥镜系统。内窥镜在使用时总会遇到景深不佳的问题,即使仪器对焦准确,所能看清楚的位置也仅仅局限于焦点处,而焦点前后则很难看清,同时,由于内窥镜在使用时需要经常移动,景深不佳的问题就更加突出。然而医用内窥镜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往往对景深有特别高的要求,传统的内窥镜镜头一般采用五片以上的光学镜片组成,景深不佳,而且结构复杂,开发成本高。所以亟需一种结构简单的内窥镜镜头来增加内窥镜的成像景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镜头,由于孔片和透镜均位于镜筒内,孔片设有第二通孔,而且第二通孔的直径为200um,孔片和镜筒构成了小孔成像镜头,基于小孔成像原理,当光线通过第二通孔时实现了小孔成像,能获得良好的景深,当光线穿过第二通孔进入透镜后,由于透镜的折射作用,光线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使得光线的发散角度变小,从而增大了加内窥镜镜头的成像视角范围,而且内窥镜镜头结构简单,能解决传统的内窥镜镜头结构复杂而且景深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窥镜镜头,包括镜筒、孔片、透镜和镜头座,镜筒呈中空结构,镜筒一端设有第一通孔,孔片和透镜均位于镜筒内,使得第一通孔、孔片和透镜依次排列分布,孔片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中心线和透镜的主光轴相互重合,镜筒另一端与镜头座螺纹连接。优选的,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第二通孔的中心线和透镜的主光轴相互重合。优选的,孔片和透镜的距离小于所述透镜的焦距。优选的,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优选的,第二通孔的直径为200um。优选的,镜筒另一端外侧壁设有外螺纹,镜头座设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转动所述镜筒,促使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接触,从而使得镜筒另一端与镜头座螺纹连接。优选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圆形孔。优选的,镜筒为铝材质镜筒,所述镜头座为铝材质镜头座。优选的,镜筒外表面呈黑色哑光状,镜头座外表面呈黑色哑光状。优选的,透镜为球面透镜。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镜筒与镜头座螺纹连接在一起,由于孔片和透镜均位于镜筒内,镜筒一端设有第一通孔,使得所述第一通孔、孔片和透镜依次排列分布,而且孔片上设有第二通孔,当外界的光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入透镜后,由于透镜的折射作用,光线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使得光线的发散角度变小,从而增大了加内窥镜镜头的成像视角范围,由于孔片和镜筒构成了小孔成像镜头,基于小孔成像原理,当光线通过第二通孔时实现了小孔成像,能获得良好的景深,而且内窥镜镜头结构简单,能解决传统的内窥镜镜头结构复杂而且景深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窥镜镜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内窥镜镜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孔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镜筒;11、第一通孔;2、孔片;21、第二通孔;3、透镜;4、镜头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1~图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镜头,包括镜筒1、孔片2、透镜3和镜头座4。镜筒1呈中空结构,镜筒1一端成型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为圆形孔,镜筒1另一端成型有开口,将孔片2和透镜3依次从开口处放置于镜筒1内,使得孔片2一侧紧贴着第一通孔11附近的筒壁,孔片2另一侧与透镜3(透镜3为球面透镜3)紧紧贴在一起。即孔片2和透镜3均位于镜筒1内,使得所述第一通孔11、孔片2和透镜3依次排列分布。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1为圆形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1可以为方形孔或者不规则形孔。孔片2上成型有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为圆形孔,第二通孔21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11的直径,其中第二通孔21的直径为200um,当外界的光线穿过第一通孔11并到达第二通孔21时,光线汇聚于第二通孔21中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1。由于第一通孔11的中心线、第二通孔21的中心线和透镜3的主光轴相互重合,当外界的光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时候,使得外界的光线更好地进入透镜3然后进行折射,在贯穿透镜3后,在透镜3后方进行成像。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21为圆形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21可以为方形孔或者不规则形孔,只要外界的光线能穿过第二通孔21即可。本实施方式中,透镜3为球面透镜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镜3可以为非球面透镜3,只要外界的光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时候,能保证外界的光线进入透镜3然后进行折射即可。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21的直径为200u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通孔21的直径可以为195um、196um、197um、198um、199um、201um、202um、203um、204um或205um等,只要第二通孔21的直径落在100~500um的范围内即可。当外界的光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时候,光线进入透镜3然后进行折射,由于孔片2和透镜3的距离小于透镜3自身的焦距,使得透镜3不会对第二通孔21获得的光线汇聚成像,外界的光线在贯穿透镜3后,在透镜3后方进行成像。由于没有透镜3成像的环节,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内窥镜镜头中由于采用了多组透镜3成像带来的景深表现不佳的问题。其中镜筒1为铝材质镜筒1,镜头座4为铝材质镜头座4,使得所形成的内窥镜镜头质量更小,便于携带,而且镜筒1外表面呈黑色哑光状,镜头座4外表面呈黑色哑光状,避免镜筒1所反射的光线进入第二通孔21,造成成像干扰。镜筒1另一端外侧壁成型有外螺纹,镜头座4上形成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转动镜筒1,促使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接触,从而使得镜筒1另一端与镜头座4螺纹连接,将孔片2和透镜3固定在镜筒1内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内窥镜镜头。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将镜筒1与镜头座4螺纹连接在一起,由于孔片2和透镜3均位于镜筒1内,镜筒1一端成型有第一通孔11,使得所述第一通孔11、孔片2和透镜3依次排列分布,而且孔片2上成型有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11的中心线、第二通孔21的中心线和透镜3的主光轴相互重合,当外界的光线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进入透镜3后,由于透镜3的折射作用,光线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使得光线的发散角度变小,光线在贯穿透镜3后在透镜3后方进行成像,从而增大了加内窥镜镜头的成像视角范围,由于孔片2和镜筒1构成了小孔成像镜头,基于小孔成像原理,当光线通过第二通孔21时实现了小孔成像,能获得良好的景深,而且内窥镜镜头结构简单,能解决传统的内窥镜镜头结构复杂而且景深不佳的问题。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窥镜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孔片、透镜和镜头座,所述镜筒呈中空结构,所述镜筒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孔片和透镜均位于所述镜筒内,使得所述第一通孔、孔片和透镜依次排列分布,所述孔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和透镜的主光轴相互重合,所述镜筒另一端与镜头座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孔片、透镜和镜头座,所述镜筒呈中空结构,所述镜筒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孔片和透镜均位于所述镜筒内,使得所述第一通孔、孔片和透镜依次排列分布,所述孔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和透镜的主光轴相互重合,所述镜筒另一端与镜头座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第二通孔的中心线和透镜的主光轴相互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片和透镜的距离小于所述透镜的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镜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炜湛潘朝伟李孝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瑞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