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雪莲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238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主要用于煤粉的分离,它包括出料管、切向挡板、粗粉滞留室、外通道、扩张锥体、进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上部设有出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下部设有扩张锥体,扩张锥体的下部设有进料管和回粉管,切向挡板设置在外锥管的上方,其特征是切向挡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切向挡板开度大小的调节杆;扩张锥体顶部焊接有止回板,带钟体的内锥体的内腔为粗粉滞留室,内锥体、外锥管均安装在止回板上,内锥体与外锥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外通道,活动门上部通过活动轴与内锥体外壁连接,下部形成自由端即所谓的活动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粗粉分离器由于切向挡板调节杆无法调节,造成煤粉粗细无法调节;粗粉滞留室下无活门影响分离效果,导致煤粉返回磨机重磨量加大,影响磨机产量,而且耗电量也相应增大,成本提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用于煤粉的分离,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粗粉分离器,包括出料管、切向挡板、粗粉滞留室、外通道、扩张锥体、进料管等,其存在的不足是现有的切向挡板调节杆连接为一体无法调节,且没有刻度盘,煤粉粗细无法调节;粗粉滞留室下无活门,而是设有30mm左右的缝隙,不合格煤粉通过缝隙进入扩张锥体经回粉管返回磨机,同时扩张锥体的风也会进入粗粉滞留室,影响分离效果,导致煤粉返回磨机量大,重磨量加大,影响磨机产量,生产效率低,而且耗电量也相应增大,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粗粉分离器由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粗粉分1 - O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高效粗粉分离器,包括出料管、切向挡板、粗粉滞留室、外通道、扩张锥体、进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上部设有出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下部设有扩张锥体,扩张锥体的下部设有进料管和回粉管,切向挡板设置在外锥管的上方, 其特征是切向挡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切向挡板开度大小的调节杆;扩张锥体顶部焊接有止回板,带钟体的内锥体的内腔为粗粉滞留室,内锥体、外锥管均安装在止回板上,内锥体与外锥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外通道,活动门上部通过活动轴与内锥体外壁连接,下部形成自由端即所谓的活动门。与本技术配合使用的设备还有抽风机。煤粉在风机风力作用下由入口管抽入扩张锥体,粗粉颗粒打在止回板上动能消失,靠重力沿回粉管返回磨机即一次分离。细颗粒沿外通道经切向挡板产生旋风,在旋风作用下合格煤粉随气流一起进入细粉分离器,粗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内锥体内壁落入粗粉滞留室下部,煤粉滞留达一定量时将活动门打开,沿扩张锥体经回粉管返回磨机即二次分1 O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粗粉分离器由于切向挡板调节杆无法调节,造成煤粉粗细无法调节;而且粗粉滞留室下无活门影响分离效果,导致煤粉返回磨机重磨量加大,影响磨机产量,而且耗电量也相应增大,成本提高的问题。本技术可以灵活准确控制调节煤粉细度,以满足生产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料管、2-调节杆、3-切向挡板、4-内锥体、5-粗粉滞留室、6-外通道、 7-活动门、8-止回板、9-扩张锥体、10-进料管、11-回粉管、12-钟体、13-外锥管、14-细粉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出料管1、切向挡板3、粗粉滞留室5、外通道6、扩张锥体9、进料管10,粗粉滞留室5的上部设有出料管1,粗粉滞留室5的下部设有扩张锥体 9,扩张锥体9的下部设有进料管10和回粉管11,切向挡板3设置在外锥管13的上方,其特征是切向挡板3上设置有可调节切向挡板开度大小的调节杆2 ;扩张锥体9顶部焊接有止回板8,带钟体12的内锥体4的内腔为粗粉滞留室5,内锥体4、外锥管13均安装在止回板 8上,内锥体4与外锥管13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外通道6,活动门7上部通过活动轴与内锥体4的外壁连接,下部形成自由端即所谓的活动门,即活动门7吊挂在内锥体4的外壁上。本技术中未提及的其它部件均为公知技术,故省略其描述。权利要求1. 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包括出料管、切向挡板、粗粉滞留室、外通道、扩张锥体、进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上部设有出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下部设有扩张锥体,扩张锥体的下部设有进料管和回粉管,切向挡板设置在外锥管的上方,其特征是切向挡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切向挡板开度大小的调节杆;扩张锥体顶部焊接有止回板,带钟体的内锥体的内腔为粗粉滞留室,内锥体、外锥管均安装在止回板上,内锥体与外锥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外通道,活动门上部通过活动轴与内锥体外壁连接,下部形成自由端即所谓的活动门。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主要用于煤粉的分离,它包括出料管、切向挡板、粗粉滞留室、外通道、扩张锥体、进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上部设有出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下部设有扩张锥体,扩张锥体的下部设有进料管和回粉管,切向挡板设置在外锥管的上方,其特征是切向挡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切向挡板开度大小的调节杆;扩张锥体顶部焊接有止回板,带钟体的内锥体的内腔为粗粉滞留室,内锥体、外锥管均安装在止回板上,内锥体与外锥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外通道,活动门上部通过活动轴与内锥体外壁连接,下部形成自由端即所谓的活动门。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粗粉分离器由于切向挡板调节杆无法调节,造成煤粉粗细无法调节;粗粉滞留室下无活门影响分离效果,导致煤粉返回磨机重磨量加大,影响磨机产量,而且耗电量也相应增大,成本提高的问题。文档编号B07B7/08GK202087529SQ201120172360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雪莲 申请人:张雪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高效粗粉分离器,包括出料管、切向挡板、粗粉滞留室、外通道、扩张锥体、进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上部设有出料管,粗粉滞留室的下部设有扩张锥体,扩张锥体的下部设有进料管和回粉管,切向挡板设置在外锥管的上方,其特征是切向挡板上设置有可调节切向挡板开度大小的调节杆;扩张锥体顶部焊接有止回板,带钟体的内锥体的内腔为粗粉滞留室,内锥体、外锥管均安装在止回板上,内锥体与外锥管之间形成的空间即为外通道,活动门上部通过活动轴与内锥体外壁连接,下部形成自由端即所谓的活动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莲
申请(专利权)人:张雪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