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160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外齿圈和内圈,所述内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内上圈和内下圈,所述内圈的环形外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外齿圈环形内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为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外齿圈和内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两滚道通常尺寸相同,滚道的长宽比约为3∶2。所述上、下滚道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和隔离块,所述外齿圈和内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滚道壁和滚动体接触点多、装配间隙小及受力均匀合理等特点,因而承重力强,稳定性好,运行平衡,适宜大型重力主机设备采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新型机械产品
,主要涉及机械基础件回转支承,尤其涉及一种斜置双滚道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是一种带齿圈、多功能孔眼、油路及密封设施的,并且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的大型组合轴承,其主体由内、外两只钢圈构成,两圈相对应的面上设有滚道,内装钢球等滚动体。普通回转支承只有一条环状圆筒形滚道和球形滚动体,称为 “四点接触球式”,存在接触点少,承重力不强,稳定性不好以及不适宜大型重力主机设备采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斜置双滚道回转支承,它具有受力合理、接触点多、承重力强,稳定性好等许多优点,适宜大型重力主机设备采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外齿圈和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内上圈和内下圈,所述内圈的环形外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外齿圈环形内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为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外齿圈和内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两滚道通常尺寸相同,滚道的长宽比约为3 2。所述上、下滚道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和隔离块,所述外齿圈和内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内齿圈和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外上圈和外下圈,所述外圈的环形内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内齿圈环形外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有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内齿圈和外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两滚道通常尺寸相同;滚道的长宽比约为3 2。所述上、下滚道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和隔离块,所述内齿圈和外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所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斜面以及楔形斜面的倾斜角均为45°。所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为长圆柱形钢质滚柱; 所述隔离块为塑胶隔离块。所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圈与内上圈及内下圈接合的部位分别设有密封圈。所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与外上圈及外下圈接合的部位分别设有密封圈。所述内上圈和内下圈用闷头螺栓固定成内圈。所述外上圈和外下圈用闷头螺栓固定成外圈。本技术没有齿的圈上须设置固定上下圈的螺孔,但不设装填孔、堵头及穿销。本技术为一种加强型的、特殊滚动形式的回转支承,成45°设置两条环状长方形滚道,内装长圆柱形钢质滚柱,其主要优点有1、本技术由传统的单滚道变成双滚道,强化了滚动结构,有利于重大型回转支承受力均衡和运行平稳。2,本技术采取45°斜置滚道和滚柱,并使内外圈结合部位相互突入交错,优化了滚动体上下左右的受力性状,因而,大大增强了本技术的轴向、径向和倾覆受力的能力。3、本技术为长方形滚道配长圆柱体滚子,相较于传统的圆筒形滚道配球形滚子,由每球四个点接触,变为每柱两条线接触,大大增强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1为外齿圈,2为内上圈,3为内下圈,4为上滚道, 5为滚柱,6为下滚道,7为滚柱,8为密封圈。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11为内齿圈,12为外上圈,13为外下圈,14为上滚道,15为滚柱,16为下滚道,17为滚柱,18为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实施例一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外齿圈1和内圈,所述内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内上圈2和内下圈3,所述内圈的环形外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外齿圈1环形内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为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外齿圈1和内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4、6,上、下滚道4、6通常尺寸相同,上、下滚道4、6的长宽比约为3 2。上、下斜面以及楔形斜面的倾斜角均为 45°。所述上滚道4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5和隔离块,下滚道6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7和隔离块,所述外齿圈1与内上圈2及内下圈3接合的部位分别设有密封圈8 ;所述外齿圈1和内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实施例二 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内齿圈11和外圈,所述外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外上圈12和外下圈13,所述外圈的环形内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内齿圈11环形外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有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内齿圈11和外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14、16,两滚道通常尺寸相同;滚道的长宽比约为3 2。上、下斜面以及楔形斜面的倾斜角均为45°。所述上滚道14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15和隔离块,下滚道16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17和隔离块,所述内齿圈11与外上圈12及外下圈13接合的部位分别设有密封圈 18 ;所述内齿圈11和外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权利要求1.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外齿圈和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内上圈和内下圈,所述内圈的环形外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外齿圈环形内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为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外齿圈和内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所述上、下滚道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和隔离块,所述外齿圈和内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2.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内齿圈和外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外上圈和外下圈,所述外圈的环形内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内齿圈环形外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有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内齿圈和外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所述上、下滚道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和隔离块,所述内齿圈和外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斜面以及楔形斜面的倾斜角均为4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为长圆柱形钢质滚柱;所述隔离块为塑胶隔离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圈与内上圈及内下圈接合的部位分别设有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与外上圈及外下圈接合的部位分别设有密封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外齿圈和内圈,所述内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内上圈和内下圈,所述内圈的环形外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外齿圈环形内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为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外齿圈和内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两滚道通常尺寸相同,滚道的长宽比约为3∶2。所述上、下滚道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和隔离块,所述外齿圈和内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本技术具有滚道壁和滚动体接触点多、装配间隙小及受力均匀合理等特点,因而承重力强,稳定性好,运行平衡,适宜大型重力主机设备采用。文档编号F16C19/38GK202091356SQ20112014687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周宏亮, 方锡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置双排滚柱回转支承,包括有外齿圈和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包括有相互对合的内上圈和内下圈,所述内圈的环形外壁上开有阶梯槽,所述外齿圈环形内壁的上、下口部分别设为与阶梯槽上、下斜面配合的楔形斜面;所述外齿圈和内圈套装后,两个楔形斜面分别与阶梯槽的上、下斜面之间形成截面为长方形的上、下滚道,所述上、下滚道内排列有间隔分布的滚柱和隔离块,所述外齿圈和内圈之间的空隙形成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亮陈文方锡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