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脂质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955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性脂质体,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药物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以及能够结合钙或钙离子的脂质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矫正哺乳动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实体失调的方法,以及与该类方法使用的治疗性脂质体和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脂质体,该脂质体能够矫正动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实体的失调。
技术介绍
许多疾病和病况是由动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实体的失调引起的,或导致动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实体的失调。例如,高钙血症是常见的临床代谢问题。其可作为很多障碍的表现而出现,所述障碍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佩吉特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毒性、结核病、 结节病,恶性肿瘤例如乳腺癌、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多发性骨髓瘤和其它疾病。高钙血症在10% -20%的患癌症的人中出现,使其成为医生面对的最常见医学处理问题之一。此外,高钙血症是最常见的危及生命的代谢障碍,其与恶性肿瘤相关。治疗与恶性肿瘤有关的急性高钙血症的最有效疗法是除去或治疗潜在的癌症。在其完成以前,或如果其没有被完成,抗高钙血症药的使用可能是必需的。治疗急性高钙血症的疗法应该谨慎地选择,对特定患者的目的是通过减少血清钙浓度防止急性高钙血症的后果并防止抗高钙血症药物治疗的不良经历。二膦酸盐、降钙素、呋塞米、硝酸镓、糖皮质激素类,生理盐水和普卡霉素已经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处理并取得一些成功,并在急性高钙血症的治疗方面提供给临床医生一定范围的治疗选择。然而,这些选择都受限制。治疗高钙血症的一种方法包括与静脉内生理盐水(0. 9% NaCl)水合作用,作为治疗急性高钙血症的第一步。因为大多数患有急性高钙血症的患者是体积缩小的,所以给药0.9%的NaCl是很重要的,因为其除了增加肾脏的钙清除率之外,还扩展了细胞内体积。 0.9% NaCl的最佳给药速率由高钙血症的严重性、体积缩小的程度、患者耐受流体的能力以及患者的全部临床状态来决定。促进水合作用和利尿的0. 9% NaCl的通常输注速率是 200-300mL/hr。呋塞米,一种高上限(high-ceiling)的利尿剂,可以用于治疗高钙血症,增加钙排泄。呋塞米在治疗急性高钙血症方面是重要的,因为它抑制肾的钙重吸收而且保护不发生生理给予盐水引起的体积过载。然而,呋塞米疗法也有局限。在缺乏足够的体积扩张时, 呋塞米治疗可以引起肾小球过滤率和钙清除率的减小。因此,应仅在适当的水合作用后才施用这种治疗。可以给予每1-4小时至多IOOmg的静脉内剂量。NaCl 0.9%和呋塞米的方案使血清钙浓度适度地降低。临床试验建议,生理盐水和呋塞米的联用在最初48小时内通常降低钙浓度仅0. 20-0. 30mmolo因此,通过仅给药 NaCl 0. 9%和呋塞米实现的水合和利尿的有效性,对于轻度至中度高钙血症的处理来说可能是足够的,对重度高钙血症来说通常是不足够的。在重度高钙血症的患者中,其他抗高钙血症药的使用可能是有保证的。鲑降钙素主要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并增加钙的肾排泄。快速起作用和镇痛的性质有助于降钙素在治疗急性高钙血症方面的成功。通常,血清钙浓度在几个小时内降低了 l-;3mg/dL。在降钙素给药后M小时内通常达到最大的功效。很多临床试验已证明与降钙素有关的快速减敏。临床研究也证明,降钙素有短暂的作用持续时间,仅持续M小时。尽管有快速减敏和短暂的作用持续时间的报道,降钙素是早期治疗重度高钙血症的重要药物。推荐的治疗急性高钙血症的降钙素的皮下或肌肉内起始剂量是每12小时给药41U/kg。降钙素的重要副作用是面红、胃肠紊乱和皮疹,其使降钙素不受动物欢迎且导致差的患者顺从性。二膦酸盐对破骨细胞有毒性,抑制破骨细胞前体,因此减少了破骨细胞功能。目前,口服和静脉内剂型的依替膦酸盐可从商业上购得,静脉内剂型的帕米膦酸盐可得到。在急性高钙血症的情况下,静脉内(IV)给予依替膦酸盐。推荐的剂量是每日IV 7. 5mg/kg,持续3-7天;每次剂量应该在2-4小时内输注。通常,血清钙浓度在两天内开始下降。在开始治疗后7天内出现最大功效。临床试验已证明大约40%-90%的患者在其接受依替膦酸盐后,恢复正常血清钙浓度。与依替膦酸盐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清磷浓度升高和肾机能不全。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暂时发热、皮疹、恶心和肾中毒性。在血清肌酐水平低于2. 5mg/dL的患者中,肾中毒性的可能减少。帕米膦酸盐治疗急性高钙血症的推荐剂量是静脉内给药60-90mg,2_M小时内输注。虽然单次帕米膦酸盐剂量在急性高钙血症的治疗中可能有效,但在给予最后的剂量后 7天,可以给予后续的剂量。血清钙浓度可在三天内降低,直到给药后7天也没有记录下最大效应。临床试验证明帕米膦酸盐通常在约60% -100%的患者中使血清钙浓度达到正常。 与帕米膦酸盐有关的一些不良事件包括暂时发热、恶心、皮疹、肾中毒性、低血钙症和血栓性静脉炎。与依替膦酸盐相似,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或具有大于2. 5mg/dL的升高的血清肌酐水平的患者中,不推荐使用帕米膦酸盐。Zolendranate作用更强,需要更少的IV输注时间。对于转移性的骨病的典型治疗时间是每3-4周一次15分钟的IV输注。然而,因为zolendranate在肾功能不全中是禁忌的,所以其不是合适的替代药。尽管据声称,二膦酸盐减少转移性疾病中的骨疼痛,但是在急性疗法中对于这种作用没有证据。已经将糖皮质激素类与其他抗高钙血症药如降钙素联合用于降低血清钙浓度。当每日给予相当于氢化可的松200-300mg IV的剂量持续3_5天时,糖皮质激素类通过增加尿钙排出和减少肠内钙吸收来对抗高钙血症。通常,由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肉芽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最有利地应答。常见的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糖症和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不常见的影响包括胃肠道出血、糖尿病和精神状态的改变。硝酸镓通过抑制PTH-rp诱导的从骨中的钙吸收,抑制骨吸收。硝酸镓的推荐剂量是每日100-200mg/m2,连续5天或直到获得期望钙浓度。硝酸镓应该以M小时连续输注的方式被输注。血清钙浓度在48小时内降低。在首次硝酸镓剂量后的10天内达到最大效应。已证明在使用硝酸镓的8% -15%的患者中有肾中毒性。为了降低肾并发症的危险,推荐所有的患者在接受该药前充分地水合。此外,硝酸镓应当避免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血清肌酐量度大于2. 5mg/dL的患者。此外,在使用该药的患者中应当避免同时使用肾脏中害的药。与硝酸镓有关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低磷酸盐血症、胃肠不适、视觉和听力损伤和心动过速。普卡霉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中的RNA合成而减少血清钙浓度。普卡霉素静脉内给药,可以一次性推注或缓慢输注。通过缓慢输注给予普卡霉素时,可以减少局部刺激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出现。推荐的剂量是4-6小时内25mcg/kg。普卡霉素开始后的12小时内血清钙浓度降低。最大效应通常在96小时内出现。临床试验已证明给药后48小时内,血清钙浓度中值降低了 l.^ig/dL。当必需时,在等待至少M小时后,可以给予普卡霉素的后续剂量。普卡霉素主要的副作用包括肝毒性、肾中毒性、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低血钙症和凝固因子水平降低。普卡霉素应当避免用于严重的肝或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或任何的 cagulopathy的患者,同时接受骨髓毒性的化学疗法的患者和脱水的患者。普卡霉素通常留给对其他治疗没有反应的患者。如上讨论的,当前治疗高钙血症的方法产生了很多不希望的副作用,所述副作用使治疗变得困难,不受患者欢迎。此外,所述方法中的很多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药物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体,以及能够结合钙或钙离子的脂质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M·詹森胡宁D·派特拉塞克
申请(专利权)人:吉里德科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