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罐底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578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罐底部装置,包括有A衬板(1),其特征在于A衬板(1)固定在衬板基础板(2)上,衬板基础板(2)上同时固定一B衬板(3),A衬板(1)和B衬板(3)分别用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固定在衬板基础板(2)上,A衬板(1)、B衬板(2)及底部基础板(6)构成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空间内用石棉隔热材料(8)填充,用钢管(9)做成螺栓紧固通道,A衬板(1)上设有挂钩(10),衬板基础板(2)上设有挂孔(11),A衬板(1)挂扣在衬板基础板(2)上,A衬板(1)上设有加强筋(7)提高其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焦罐底闸门打开装焦时,由于A衬板不再与底部基础板接触,避免承受挤压力而变形损坏;B衬板由螺栓固定在底部基础板的竖直边上,故焦炭无法在焦罐底部存留,当底闸门关闭时,避免出现相互挤压的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焦炭的贮运装置,具体是涉及干熄焦旋转焦罐底部的一种结构。
技术介绍
在炼焦生产中,干熄焦旋转焦罐是贯穿整个熄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它接受从焦炉中推出的1100°C的红焦,通过牵引装置、提升装置,运行到熄焦炉顶部,由装焦装置将红焦装入熄焦炉。干熄焦焦罐内部由9种衬板组成,并由螺栓固定在焦罐基础板上。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衬板组合、石棉耐热材料、螺栓紧固等措施可以实现焦罐底部衬板与底闸门之间的密封性,保证红焦在焦罐内与空气隔绝,并阻止焦炭外逸。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满足生产之需,但是存在很大的缺陷。焦罐由提升机提升到装焦口,底闸门打开后,焦罐内焦炭在料流冲击作用下可能会导致部分块状焦炭挤入到由衬板、底部基础板和底间门组成的三角形相对密封的空间,当焦罐底闸门关闭时,上述焦炭将底闸门关闭时的挤压力传递给衬板和基础板,导致衬板挂钩拉断翘起、底部基础板变形损坏。目前,一般采用更换衬板、修补基础板的方式来重新恢复焦罐底部结构,但是处理时间长、过程复杂、费用昂贵,除此之外, 未见有效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衬板免遭破坏、保护底部基础板的焦罐底部装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罐底部装置,包括有A衬板(1),其特征在于A衬板(1)固定在衬板基础板(2)上,衬板基础板(2)上同时固定一B衬板(3), A衬板(1)和B衬板(3)分别用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固定在衬板基础板(2)上, A衬板(1)、B衬板(2)及底部基础板(6)构成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空间内用石棉隔热材料(8)填充,用钢管(9)做成螺栓紧固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高峰翟栋栋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