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厚板预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474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厚板预矫直机,涉及热矫直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热矫直机结构不合理,辊数多,矫直力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快速压下系统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平衡装置通过铰接耳环分别与机架及活动梁连接;出口边辊升降系统安装在机架出口侧的内部,通过螺旋升降机与五辊辊系装置的出口边辊连接;高效冷却系统安装在五辊辊系装置内部及所述活动横梁上部,通过管路与外部水源连接;快速换辊装置由辊系提升装置、接轴定位夹紧装置及辊系拖动装置组成;主传动装置安装在基础上,通过万向接轴与五辊辊系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热轧高温钢板进行连续预矫直,为中厚板生产工艺的进步及新品种钢的开发,提供设备保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轧钢机械,特别涉及一种中厚板生产中的热矫直机。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要求的变化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在中厚板生产线上越来越多的需要配置为快速冷却装置提供钢板预矫直的精整设备_预矫直机,以提高快速冷却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现有热矫直机一般为九辊或十一辊,由于工作辊之间的间距较小、且均带有支承辊,无法布置外部冷却装置,因此,轧钢机后的热矫直机,只能布置在快速冷却装置之后;加之较多的辊数,使得完成轧制后的钢板温度相对较低,钢板的屈服强度较大,矫直钢板时的矫直力过大。由于现有热矫直机结构不合理,无法在轧钢机与快速冷却装置之间的高温状态下对热轧钢板进行预矫直,因此,制约了中厚板生产工艺的进步,制约了产品成材率的提尚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厚板预矫直机,解决现有的热矫直机结构不合理,辊数多,矫直力过大的问题,从而可对高温钢板进行连续预矫直,为中厚板生产工艺的进步及新品种钢的开发,提供设备保证。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厚板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矫直机由快速压下系统、五辊辊系装置、出口边辊升降系统、平衡装置、活动横梁、高效冷却系统、快速换辊装置、主传动装置及机架组成;所述机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所述快速压下系统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平衡装置通过铰接耳环分别与所述机架及所述活动梁连接;所述出口边辊升降系统安装在所述机架出口侧的内部,通过螺旋升降机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的出口边辊连接; 所述高效冷却系统安装在所述五辊辊系装置内部及所述活动横梁上部,通过管路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快速换辊装置由辊系提升装置、接轴定位夹紧装置及辊系拖动装置组成,所述辊系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下横梁上,所述接轴定位夹紧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传动侧,所述辊系拖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的操作侧,通过连接销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连接;所述主传动装置安装在基础上,通过万向接轴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连接。所述快速压下系统由两台压下电机分别驱动进口侧与出口侧压下丝杠,所述压下电机出轴端安装有液压离合器。所述五辊辊系装置的工作辊采用上二下三的布置方式,上工作辊带有入口大导板;出口侧的下工作辊独立安装。所述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带有旋转接头的工作辊内冷水系统、恒压喷射外冷却系统,以及活动梁的循环冷却系统。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采用五辊辊系装置,工作辊之间的3间距大、且均无支承辊,因此,可设置高效冷却系统。这样,可在轧钢机与快速冷却装置之间,对700 iioo°c高温的钢板进行连续预矫直。同时,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高效冷却系统可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2、通过快速压下系统可对辊缝进行快速准确设定满足不同规格钢板的矫直工艺要求;3、通过出口边辊位置的单独调整有效提高钢板头尾的矫直效果;4、快速换辊装置可对五辊辊系装置进行快速更换,有效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5、经过预矫直机的热钢板,对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可得到有效释放,同时, 钢板平直度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保证了钢板进入快冷装置后,钢板冷却的均勻性与一致性, 大幅度提高了产品成材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中厚板预矫直机,由快速压下系统1、五辊辊系装置2、出口边辊升降系统3、平衡装置4、活动横梁5、高效冷却装置6、快速换辊装置7、主传动装置8及机架9组成;机架9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快速压下系统1安装在机架9的上部,通过活动横梁5与安装在机架9中部的五辊辊系装置2连接;出口边辊升降系统3安装在机架 9出口侧的内部,通过螺旋升降机16与五辊辊系装置2的出口边辊12连接;平衡装置4通过铰接耳环分别与机架9及活动梁5连接;高效冷却系统6安装在五辊辊系装置2内部及活动横梁5上部,通过管路与外部水源连接;快速换辊装置7由辊系提升装置13、接轴定位夹紧装置14及辊系拖动装置15组成,辊系提升装置13安装在机架9的下横梁17上,通过提升装置13抬升五辊辊系装置2至换辊水平位置;接轴定位夹紧装置14安装在机架9的传动侧;辊系拖动装置15安装在机架9的操作侧,通过连接销18与五辊辊系装置2连接; 主传动装置8安装在基础上,通过万向接轴19与五辊辊系装置2连接,驱动设备运转。快速压下系统1由两台压下电机20分别驱动进口侧与出口侧压下丝杠21,同时出轴端安装有液压离合器10,可以实现驱动侧与换辊侧压下丝杠的快速调平,快速压下系统 1可以依据工艺要求快速调节辊缝。五辊辊系装置2不带有支承辊,总矫直力小于1500吨, 满足预矫直工艺要求;五辊辊系装置2的工作辊22采用上二下三的布置方式,同时,上工作辊11带有入口大导板11-1,有利于钢板咬入;出口侧的下工作辊12独立安装,可以在出口边辊升降系统3的驱动下单独设置辊缝值,可有效提高钢板头尾的矫直质量;五辊辊系装置2及活动横梁5采用高效冷却装置6进行冷却,包括带有旋转接头23的工作辊内冷水系统、恒压喷射24外部冷却系统,以及活动梁的循环冷却系统,可以适应高温工作环境;为了满足轧线生产节奏快的要求,本技术设置有快速换辊系统7,由辊系提升装置13、接轴定位夹紧装置14及辊系拖动装置15组成,换辊时,辊系提升装置13将五辊辊系装置2快速抬起,接轴定位夹紧装置14将万向接轴19与工作辊22准确定位,然后辊系拖动装置15将五辊辊系装置2整体拉出,实现预矫直机的快速换辊。权利要求1.一种中厚板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矫直机由快速压下系统(1)、五辊辊系装置(2)、出口边辊升降系统(3)、平衡装置(4)、活动横梁(5)、高效冷却系统(6)、快速换辊装置(7)、主传动装置(8)及机架(9)组成;所述机架(9)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所述快速压下系统(1)安装在所述机架(9)的上部,所述平衡装置(4)通过铰接耳环分别与所述机架(9)及所述活动梁(5)连接;所述出口边辊升降系统(3)安装在所述机架(9)出口侧的内部,通过螺旋升降机(16)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的出口边辊(12)连接;所述高效冷却系统(6)安装在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内部及所述活动横梁(5)上部,通过管路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快速换辊装置(7)由辊系提升装置(13)、接轴定位夹紧装置(14)及辊系拖动装置(15)组成,所述辊系提升装置(13)安装在所述机架(9)的下横梁(17)上,所述接轴定位夹紧装置(14)安装在所述机架(9)的传动侧,所述辊系拖动装置(15)安装在所述机架(9)的操作侧,通过连接销(18)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连接;所述主传动装置 (8)安装在基础上,通过万向接轴(19)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压下系统(1)由两台压下电机(20)分别驱动进口侧与出口侧压下丝杠(21),所述压下电机(20)出轴端安装有液压离合器(10)。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的工作辊(22)采用上二下三的布置方式,上工作辊(11)带有入口大导板(11-1);出口侧的下工作辊(12)独立安装。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厚板预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厚板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矫直机由快速压下系统(1)、五辊辊系装置(2)、出口边辊升降系统(3)、平衡装置(4)、活动横梁(5)、高效冷却系统(6)、快速换辊装置(7)、主传动装置(8)及机架(9)组成;所述机架(9)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所述快速压下系统(1)安装在所述机架(9)的上部,所述平衡装置(4)通过铰接耳环分别与所述机架(9)及所述活动梁(5)连接;所述出口边辊升降系统(3)安装在所述机架(9)出口侧的内部,通过螺旋升降机(16)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的出口边辊(12)连接;所述高效冷却系统(6)安装在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内部及所述活动横梁(5)上部,通过管路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快速换辊装置(7)由辊系提升装置(13)、接轴定位夹紧装置(14)及辊系拖动装置(15)组成,所述辊系提升装置(13)安装在所述机架(9)的下横梁(17)上,所述接轴定位夹紧装置(14)安装在所述机架(9)的传动侧,所述辊系拖动装置(15)安装在所述机架(9)的操作侧,通过连接销(18)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连接;所述主传动装置(8)安装在基础上,通过万向接轴(19)与所述五辊辊系装置(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益忠曹一兵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