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的上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408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装机的上袋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储袋盒和包装袋吸出机构;包装袋吸出机构设有第一吸盘和第一吸盘驱动机构,储袋盒设有出袋口,包装袋吸出机构的第一吸盘正对着储袋盒的出袋口;在第一吸盘的下方设有倾斜的中转槽,中转槽包括倾斜的槽底板、位于槽底板两侧的槽壁、位于下端的槽口挡片,槽口挡片和槽底板下端形成V字形;在机架上还安装有包装袋转移机构,包装袋转移机构包括第二吸盘、摆臂、摆臂驱动机构,摆臂驱动机构连接摆臂,第二吸盘安装在摆臂活动端,第二吸盘朝向中转槽的槽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巧妙,体积小性,上袋动作准确,并能为后续的双袋或多袋同时下料、双袋同时封口提供条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包装机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包装机的上袋机构
技术介绍
包装机设有依次开袋工位、下料工位、封口工位,工作时包装袋依次在各机构之间水平传送,负责上述水平传送任务的是运袋小车;运袋小车设有左右两条纵杆,每条纵杆的内侧凸设有夹块。为了让运袋小车能顺利将包装袋沿水平方向夹走,必须使包装袋逐个地事先竖立在运袋小车左右两条纵杆的“中间平面”上,“中间平面” 一般是左右两条纵杆的对称面。将包装袋携带并使其竖立在运袋小车左右两条纵杆的“中间平面”上的步骤称为 “上袋”,其相应机构就是包装机的上袋机构。现有包装机的上袋机构的结构及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工人预先将三边封口的包装袋8放入储袋盒2,储袋盒设有出袋口 21,出袋口的周围设有挡沿,使出袋口的面积略小于包装袋的面积。上袋时,先由包装袋吸出机构的气缸驱动第一吸盘将包装袋从出袋口吸出,接着驱动整个气缸转动,使包装袋转到水平放置姿势,接着第一吸盘松开,包装袋掉落到水平的输送带10上,输送带带动包装袋向前运动到水平的输送带尽头,再由第二吸盘机构将水平的包装袋8吸起,然后第二吸盘机构转动,最终使包装袋以直立姿势等待在运袋小车左右两条纵杆的“中间平面”上,完成上袋过程。但上述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体积大,占用场地;2、需要三套移动机构,即包装袋吸出机构、水平输送带机构、第二吸盘机构;3、包装袋在由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带动的移动过程中摆动角度大,均接近90°,不但搬运路程长、耗费时间长,而且容易发生等掉袋等问题;4、由于需要上袋过程包装袋需要纵向移动,因此无法利用两套上袋机构将前后紧挨的双袋同时带上运袋小车,使整台包装机无法同时对前后紧挨的双袋进行下料、封口,如图2所示,如果现有的两套上袋机构并排安装进行上袋,则两个包装袋在纵向上必定需要隔开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如图2中a所示距离),两个包装袋不能紧挨,因此会影响到后续的开袋工序、下料工序、封口工序中双袋也必须相应拉开一段距离,这是不可行的。所谓纵向,是指包装袋在上袋后前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包装机的上袋机构,它的结构简单巧妙,体积小,上袋过程中包装袋摆动角度小。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该包装机的上袋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储袋盒和包装袋吸出机构;包装袋吸出机构设有第一吸盘和第一吸盘驱动机构,储袋盒设有出袋口,包装袋吸出机构的第一吸盘正对着储袋盒的出袋口 ;其主要特点在于,在第一吸盘的下方设有倾斜的中转槽,中转槽包括倾斜的槽底板、位于槽底板两侧的槽壁、位于下端的槽口挡片,槽口挡片和槽底板下端形成V字形;在机架上还安装有包装袋转移机构,包装袋转移机构包括第二吸盘、摆臂、摆臂驱动机构,摆臂驱动机构连接摆臂,第二吸盘安装在摆臂活动端,第二吸盘朝向中转槽的槽底板。在中转槽下端的槽口位置可转动地安装有压袋小片,压袋小片连接有驱动其摆动的压袋小片驱动机构。中转槽的槽底板倾斜度为50° 80°。第一吸盘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的气缸,第一吸盘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槽底板开设有观测孔,观测孔后面设有光电眼,光电眼连接有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连接第一吸盘驱动机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技术不需水平输送带机构;包装袋吸出机构的气缸不需转动,可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整体结构简单巧妙,体积小,节省场地。2、本技术上袋过程中,只需由第一吸盘将包装袋拉出一小段距离,之后包装袋可自动掉落到中转槽中,再由第二吸盘吸起,第二吸盘只需摆动一小角度,便可使包装袋竖立起来,然后由运袋小车接走。整个上袋过程中,包装袋移动路径短,摆动角度小,不但节省时间,而且降低掉袋可能性。3、在上袋过程包装袋不需要进行纵向移动,可利用两套上袋机构将前后紧挨的双袋同时带上运袋小车的“中间平面”,为后续的双袋同时下料、双袋同时封口提供条件。同理,也可将前后紧挨的三袋、四袋同时带上运袋小车,为后续的三(四)袋同时下料、封口提供条件。4、如果第一吸盘吸起两个重叠的包装袋,则两个重叠的包装袋在以竖直的姿势下掉到中转槽后,可能由于竖向的冲击振动、竖向的风力剪切而散开,不再紧贴,因此第二吸盘再次吸袋时,一般不会又再同时吸起两个包装袋,最终避免将重叠的两个包装袋同时送上运袋小车。5、如果第一吸盘同时吸起两个重叠的包装袋进入中转槽,此后第二吸盘又只吸起其中一个包装袋,则光电眼可在吸走其中一个包装袋后,观测到中转槽仍遗留有另一个包装袋,并将该信号通知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可藉此命令下一批次上袋时,第一吸盘暂停一次吸袋动作。6、槽口挡片和槽底板下端形成V字形,因此当包装袋下掉到中转槽后,包装袋下沿必定精确位于V字形的顶点位置,藉此可使包装袋位置精确统一,进而实现上袋位置精确。(包装袋由工人成叠地送入储袋盒时,每个具体包装袋的初始位置很难控制精确,如果这个问题没有经过消化处理,会导致包装袋的上袋位置不准确,进而导致包装袋的封口位置不准确,这是应该力求避免的)。本技术的中转槽能够在上袋过程对包装袋的位置进行整理,使包装袋上袋后位置达到统一、准确,以利于包装袋封口位置准确。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包装机的上袋机构的工作方式示意图。图2是假设利用传统上袋机构同时上双袋的工作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中转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两中转槽的形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例将前后紧挨的双袋送到运袋小车中间平面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3、图4、图5所示的上袋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上安装有储袋盒2和包装袋吸出机构;包装袋吸出机构设有第一吸盘3和第一吸盘驱动机构,第一吸盘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的气缸32,第一吸盘3安装在第一吸盘板31上,第一吸盘板31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储袋盒2设有出袋口,包装袋吸出机构的第一吸盘3正对着储袋盒的出袋口 ;在第一吸盘3的下方设有倾斜的中转槽4,图5所示,中转槽4包括倾斜的槽底板41、位于槽底板两侧的槽壁42、位于下端的槽口挡片43,槽口挡片43和槽底板41下端形成V字形,中转槽的槽底板倾斜度为70°。在机架上还安装有包装袋转移机构,包装袋转移机构包括第二吸盘 5、摆臂51、摆臂驱动机构53,摆臂驱动机构53连接摆臂51,第二吸盘5安装在第二吸盘板 52上,第二吸盘板52安装在摆臂51的活动端,第二吸盘5朝向中转槽的槽底板41。图3、 图4、图5所示,在中转槽下端的槽口位置可转动地安装有压袋小片6,压袋小片6设有转轴 62,压袋小片6连接有驱动其摆动的压袋小片驱动机构61。槽底板开设有观测孔44,观测孔后面设有光电眼45,光电眼连接有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连接第一吸盘驱动机构的气缸32。上述的压袋小片6和摆臂51的摆动时间周期长度相同,因此压袋小片驱动机构61 和摆臂驱动机构53可以利用同一凸轮7驱动。上述实施例工作过程中,包装袋吸出机构的气缸32不需转动,只需活塞杆轴向运动,带动第一吸盘板31移动,第一吸盘将包装袋从出袋口拉出一小段距离,之后第一吸盘3 松开,包装袋可自动掉落到中转槽4中,再由第二吸盘5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机的上袋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储袋盒和包装袋吸出机构;包装袋吸出机构设有第一吸盘和第一吸盘驱动机构,储袋盒设有出袋口,包装袋吸出机构的第一吸盘正对着储袋盒的出袋口;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吸盘的下方设有倾斜的中转槽,中转槽包括倾斜的槽底板、位于槽底板两侧的槽壁、位于下端的槽口挡片,槽口挡片和槽底板下端形成V字形;在机架上还安装有包装袋转移机构,包装袋转移机构包括第二吸盘、摆臂、摆臂驱动机构,摆臂驱动机构连接摆臂,第二吸盘安装在摆臂活动端,第二吸盘朝向中转槽的槽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亮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金海湾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