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物料称量的除尘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9042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应用于物料称量的除尘罩,通过挡板将除尘罩内部完全地分隔为投料区域和负压吸风区域,粉尘从料筐内部自然发散至负压吸风区域以后,再通过风机运转负压吸出,因此料筐顶端开口表面的风速较低而使该表面的垂向风压趋于零。所述的除尘罩设置在物料输送与称量系统的料仓与料筐垂向之间。在除尘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向料筐投放物料的投料口,以及用于在除尘罩内部形成局部空气负压以吸风除尘的吸风口。在投料口和吸风口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完全隔离的封闭挡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物料称量的除尘罩,属于物料输送与称量

技术介绍
目前的国内配料输送行业,在物料输送与称量过程中为防止粉尘扩散而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往往采用离心式风机和除尘罩进行负压吸风除尘。虽然采用除尘装置能够净化生产环境、预防操作工人因此而患有呼吸道疾病,但是却在用于物料称量的料筐上方形成负压区域而导致称量精度的下降。对于要求精确称量的配料系统和生产工艺来说,兼顾精确称量与通风除尘效果一直是较难解决的关键技术课题。所谓的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气流的压力。根据伯努利方程可知,风压直接地与风速有关。当称量物料的料筐顶部端口表面积一定时,根据风速而可测算出负压吸风除尘时,料筐受到向上负压的压力大小。现行通常采取的解决手段如下,1、料筐去皮时,风机停止运转;在称量过程中,风机运转;当进入精确给料阶段时,再次停止风机运转。这种称量方式对于提高称量精度较为有效,但是缺点与局限也较为明显,精确给料时生产现场粉尘飞扬,既操作工人的身体伤害,也会造成飞扬的粉尘难以收集清扫,落于配料设备上也难以清理;另外,频繁地关停风机也会降低此类设备的使用寿命。2、风机始终运转,但其转速可适当调节,但是却对称量精度造成直接地、明显地影响,当风机转速出现波动时直接造成称量精度地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的应用于物料称量的除尘罩,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通过挡板将除尘罩内部完全地分隔为投料区域和负压吸风区域,粉尘从料筐内部自然发散至负压吸风区域以后,再通过风机运转负压吸出,因此料筐顶端开口表面的风速较低而使该表面的垂向风压趋于零。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将投料区域和负压吸风区域完全隔离,从而达到料筐内外压力的均衡而提高物料称量的精确度。另一设计目的是,兼顾精确称量与通风除尘效果,在净化生产环境的同时保护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设计目的还在于,在投料与称量过程中风机运行正常,解决因频繁地关停风机而造成的设备损害。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应用于物料称量的除尘罩,设置在物料输送与称量系统的料仓与料筐垂向之间。具体地,在除尘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向料筐投放物料的投料口,以及用于在除尘罩内部形成局部空气负压以吸风除尘的吸风口。在投料口和吸风口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完全隔离的封闭挡板。如上述基本方案,针对风压是垂直于负压气流方向的料筐顶端开口表面所受到的压力,而导致风压产生的最直接因素是风速。为解决负压吸风对料筐内外压力造成的失衡,本技术通过挡板将投料口和吸风口完全地隔离,即在除尘罩内部形成相互间隔的投料区域和负压吸风区域。料筐设置于投料区域下方,在料筐内部受到的负压吸风作用较小或可忽略不计, 粉尘依靠料筐内部的紊流而自然发散至料筐顶端开口的外部,在进入负压吸风区域以后再通过风机运转被负压吸出。据此,料筐顶端开口表面的风速较低而不足以引起料筐内外压力失衡,料筐顶端开口表面的垂向风压趋于零,有利于提高物料称量的精度。进一步地细化与提高除尘效果的改进措施是,所述的投料口设置在除尘罩顶部的中间位置,挡板将投料口包围在内部,在挡板内部形成投料区域。在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吸风口,挡板与除尘罩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环状的负压吸风区域。如上所述,物料从除尘罩顶部中间位置投放入料筐,投放过程中形成的粉尘从除尘罩的环状周侧被负压吸出。料筐可直接设置在除尘罩中间位置的下方,有利于将料筐完全地与负压吸风区域分开,料筐的内部所受到的负压吸风作用更小、更易控制。而且,在负压除尘的同时进行物料正常地投放、称量,2种方向、不同压力方向的气流相互之间干扰影响的程度较小。为优化负压吸风区域内部的负压平衡性能、进一步提高吸风除尘的效率,可在所述挡板的外侧周边,对称地设置有至少2个吸风口。如上所述,本技术应用于物料称量的除尘罩具有以下优点1、投料区域和负压吸风区域完全隔离,能够去除料筐整体因受压影响物料称量的因素,有效地提高物料称量的精确度。2、同时解决精确称量与通风除尘效果的问题,得以在净化生产环境的同时保护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3、能够根据在称量过程中不停歇地运行风机,解决因频繁地关停而造成的设备损害。附图说明现结合如下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负压吸风除尘时形成风压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除尘罩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应用本技术所述除尘方法和除尘罩的称量系统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料仓1,料筐2,秤3,除尘罩4,投料区域I,负压吸风区域II, 投料口 41,吸风口 42,挡板43,内壁44,螺旋给料器5。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是气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是产生风压的原理,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气流的压力。根据如下伯努利方程得出的气流-风压的对应关系wp = 0. 5 · ro · ν2<1>其中wp为风压,ro为空气密度,ν为风速ο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 = ro · g <2>因此 ro = r/g <3>将公式<3>代入公式<1>中,wp = 0. 5 · r · v2/g<4>公式<4>即为标准风压公式。在标准大气环境下(比如气压为1013KPa,温度为15 °C ),空气重度r = 0. 01225 ,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 = 9. 8 ,我们得到wp = v2/1600<5>此式为用风速估计风压的通用公式。现将风速代入公式<5>,10级大风相当于24. 5-28. 4m/s,取风速上限28. 4m/s,得到风压wp = 0. 5 ,相当于每平方米广告牌承受约51千克的压力。具体到实际配料称量系统中,现有除尘罩负压吸风口处的风速约为0. 5-1. 5m/s, 取风速上限1. 5m/s时,得到的风压为wp = 1. 40625 ,相当于每平米受到1406. 25克的压力;取风速下限0. 5m/s时,得到的风压为wp = 0. 15625 ,相当于每平米受156. 25 克的压力,即形成Pin < Pout的内外压力差现象。结合现有料筐规格所形成的顶端开口处表面P受到风压的截面积约为0. 16m2,由于除尘风速而对秤产生了约25-225克压力的负值影响,这对关键配方物料的精确称量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既然风压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P所受到的压力,如使料筐2顶端开口处的表面P垂向压差为零,则料筐2就不会因受到风压而产生对称量精度的影响。为达到料筐2的内、外压力平衡而又能同时保证除尘效果,就需要针对料筐2内部的负压风速进行控制。通过公式<5>得知,如现有料筐2的顶端开口表面P的面积约为400*400毫米,则将风速降低到0. 32-0. 43米/秒时,对于料筐2产生的负压压力为1-2克。但是上述风速条件下的除尘效果不佳,理想的除尘风速应该在0. 5-1. 5米/秒之间,对此本技术采取如下结构改进的除尘罩。应用于物料称量的除尘罩,设置在料仓1与料筐2的垂向之间。在除尘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投料口 41,用于向料筐2投放物料并设置在除尘罩4顶部的中间位置;吸风口 42,用于在除尘罩4内部形成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物料称量的除尘罩,设置在料仓(1)与料筐(2)的垂向之间,其特征在于:在除尘罩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向料筐(2)投放物料的投料口(41),以及用于在除尘罩内部形成局部空气负压以吸风除尘的吸风口(42),在投料口(41)和吸风口(4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完全隔离的封闭挡板(4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波孙学芹段春龙尹玉雷郭江
申请(专利权)人: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