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圈生产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圈自动切线机,包括可切断线圈引线的切刀以及可顶压于所述线圈引线的切线顶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夹拢所述线圈引线的夹线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线机在对线圈引线进行切线处理之前,夹线装置可以自动的把张开幅度过大的线圈引线相互夹拢,从而线圈引线能够被切线顶块顶压到,切刀可以切断部分线圈引线,使得线圈引线的长度符合客户要求,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人手动的对线圈引线进行预夹拢,自动化程度高,且效率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圈生产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线圈自动切线机。
技术介绍
线圈产品的应用及开发越来越广,在医疗器械、视听娱乐、电子电力、IT等等行业的大量应用和需求形成庞大的市场。现有应用中的线圈一般都需要对其线圈引线进行切线处理,使得线圈引线的长度符合客户的要求。现有的切线机一般包括切刀和切线顶块,线圈引线置于切刀和切刀顶块之间,通过切刀和切线顶块的相互顶压,把部分线圈引线切断,然而,由于线圈的线圈引线的张开程度不一致,有些线圈的张开幅度较大,当切刀和切线顶块相互顶压时,线圈引线则不会被切线顶块顶到,从而切刀无法切断这部分线圈引线,从而线圈引线的长度无法符合客户要求,在实际的加工中,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往往线圈在进入切线机之前,需要工人手动对线圈引线进行预夹拢,使得线圈引线的张开幅度不过于大,从而切线顶块可以顶压到线圈引线,进而切断部分线圈引线,这样,切线机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线圈自动切线机,该切线机不需要工人手动对线圈引线进行预夹拢,自动化程度高,且效率高。针对上述的切线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圈自动切线机,包括可切断线圈引线的切刀以及可顶压于所述线圈引线的切线顶块,还包括可夹拢所述线圈引线的夹线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切刀对应于所述线圈引线位于切线工位的下方,所述切线顶块对应于所述线圈引线位于所述切线工位的上方,所述夹线装置可活动地位于所述切线工位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夹线装置包括可相对于切线工位上下移动的移动块、第一夹板、可与所述第一夹板形成相向或相离移动的第二夹板以及可驱动所述移动块、所述第一夹板、 所述第二夹板移动的动力装置,所述移动块设于所述切线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活动连接于所述移动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相向或相离移动的方向平行于传输路径的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设有第一夹条,所述第二夹板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夹条配合用于夹拢所述线圈引线的第二夹条。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压紧线圈引线一端并可使得所述线圈引线不会交叉的线圈压块,所述线圈压块位于切线工位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切线机内设有可输送承载有线圈的定位夹具的自动输送机构,所述自动输送机构贯穿于所述切线机。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对到达切线工位的定位夹具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可阻挡所述定位夹具沿传输路径向前移动的挡块、 可支撑所述定位夹具上下移动的顶块以及可驱动所述挡块、所述顶块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块位于所述切线工位的前方,所述顶块位于所述切线工位的正下方。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检测到所述定位夹具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设于自动输送机构上方的切线工位操作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对线圈引线进行切线处理之前,夹线装置可以自动的把张开幅度过大的线圈引线相互夹拢,从而线圈引线能够被切线顶块顶压到,切刀可以切断部分线圈引线,使得线圈引线的长度符合客户要求,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人手动的对线圈引线进行预夹拢,自动化程度高,且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切线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线圈的注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线圈和定位夹具配合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使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自动切线机,包括可切断线圈引线的切刀以及可顶压于所述线圈引线的切线顶块,还包括可夹拢所述线圈引线的夹线装置。这样,切线机在对线圈引线进行切线处理之前,夹线装置可以自动的把张开幅度过大的线圈引线相互夹拢,从而线圈引线能够被切线顶块顶压到,切刀可以切断部分线圈引线,使得线圈引线的长度符合客户要求,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人手动的对线圈引线进行预夹拢,自动化程度高,且效率高。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照图1,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切线机1用于对线圈2的部分线圈引线22进行切线处理,以满足客户的对线圈引线22长度的要求。如图3所示,线圈2包括线圈本体21和线圈引线22,根据不同的客户对线圈引线 22的长度需要,线圈引线22必须进行切线处理,切线机1根据客户的需要对线圈引线22进行切线处理,使得线圈引线22的长度符合客户要求。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线圈2进行加工,不需要在切线机1内设置高精密的夹具对线圈2进行定位,线圈2可被固定在一定位夹具3上,该定位夹具3可进入切线机1的切线工位,在切线工位上,切线机1对定位夹具3上的线圈引线22进行切线处理。本实施例中, 定位夹具3上可以放置有六个线圈2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线圈2或其他数量的线圈2),相对应地,定位夹具3上设置有可卡合放置线圈2的凸块31,这样,线圈2可卡合在凸块31 上,从而完成线圈2在定位夹具3上的定位,此外,定位夹具3上还设有定位孔32,该定位孔432可以用于定位夹具3在切线工位上的定位,从而也能使得线圈2在切线工位上的定位。该切线机1包括可切断线圈引线22的切刀12以及可顶压于线圈引线22的切线顶块11,还包括了可夹拢线圈引线22的夹线装置。切线机1的切刀12和切线顶块11对线圈引线22进行切线之前,夹线装置可以自动的把张开幅度过大的线圈引线22相互夹拢,从而在进行切线操作时,线圈引线22能够被切线顶块11顶压到,切刀12可以切断部分线圈引线22,使得线圈引线22的长度符合客户要求,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人手动的对线圈引线22进行预夹拢,自动化程度高,且效率高。如图1 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切线顶块11和切刀12分别可对应于线圈引线22 地位于切线工位的上、下方,且切刀12和切线顶块11可在垂直于线圈2的方向上相对或相离移动,夹线装置可活动地置于切线工位的上方。具体地,夹线装置包括移动块16、第一夹板15、第二夹板14以及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可以驱动移动块16、第一夹板15以及第二夹板14移动,移动块16可活动地位于切线工位的上方,且移动块16可以在切线工位上上下移动(即沿Z方向移动),第一夹板15 和第二夹板14分别可活动的设在移动块16上,且可以在移动块16上相向或相离移动。本实施例中,定位夹具3承载着线圈2在切线机1中进行加工,定位夹具3会在切线机1中沿弯线机1内部移动,其移动的路径就是切线机1的传输路径。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4可沿传输路径的方向相对或相离移动 (即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4可以在移动块16上沿Y方向相向或相离移动),即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4相对或相离移动的方向平行于传输路径。为了能够使得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4能够夹拢线圈引线22,在第一夹板15设有可用于夹拢线圈引线22的第一夹条151,第二夹板14上设有可与第一夹条151配合用于夹拢线圈引线22的第二夹条141,且第一夹条151和第二夹条141的数量和定位夹具3上的凸块31数量是一致的,都是六个。这样,当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4相向移动时,第一夹条151和第二夹条141则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自动切线机,包括可切断线圈引线的切刀以及可顶压于所述线圈引线的切线顶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夹拢所述线圈引线的夹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若晨,陈珏然,
申请(专利权)人:福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GB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