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小军专利>正文

错流式吸收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77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错流式吸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塔体,在该反应塔体下部设置有进气口,上部设有出气口,中部设有多层进液喷嘴,在该反应塔体内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或者一组以上的错流板,其中,一组错流板包括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反应孔板,相邻反应孔板之间具有间隙,由该间隙形成错流空间,在该错流空间的下部具有供错流进入错流空间中的错流入口,在错流空间的上部具有供错流流出的错流出口,该错流入口和错流出口在反应塔体的径向错开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错流式吸收反应装置不但吸收系数高,而且系统阻力小,不易堵塞,运行维护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化工、制药等领域的吸收反应 装置,具体地讲是一种错流式吸收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针对工业窑炉、燃煤锅炉、化工生产等设施的烟气净化装置 有,冲击或者自激式净化器、麻石水膜净化塔、旋流板塔、筛板塔等。其对粉尘的净化率可达到90 - 98% ,但对烟尘中的微细颗粒和炭黑的捕集率很低; 对有害气体的净化率只达能到60 - 85 %,排放出的气体对环境仍造成一定的 危害。为提高净化率,专利号为02259895. 1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 粉尘及有害气体净化塔,其主要是在净化塔内由进烟口从下到上一次等距设 置有五层塔板,该些塔板为规律开设有数个小孔的圓盘式塔板。在使用时, 净化塔进烟口吸进的烟从塔的下部经塔板上的小孔逐渐上升,喷淋管从上部 向下喷淋吸附液,在多层塔板的阻碍下使吸附液緩慢下行,从而使烟、液接 触时间长,大大了提高对烟中的粉尘及有害气体的净化率。但由于该净化塔 的每一层塔板均为单层孔板,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极短,作用区域也仅 仅是在孔口周围很小的范围内,因此所提供的气液接触强度较低;为保证塔 板的结构强度,孔板的开孔率受到一定限制,烟气需要从每一层塔板的小孔 中通过,造成系统阻力大;另外由于上述塔板的反应区位于小孔周围,如果 与反应物形成固态沉淀物质则容易在开孔边缘沉积,使用 一段时间后可能造 成堵塞,故障率增加,从而使得该净化塔的运行和维护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错流式吸收反应装置,其不但吸收系数高,而且系统阻力小,不易堵塞,运行维护费用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错流式吸收反 应装置,包括反应塔体,在该反应塔体下部设置有进气口 ,上部设有出气口, 中部设有多层进液喷嘴,在该反应塔体内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或者一 組以上的错流板,其中一组错流板包括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反应孔板,相邻 反应孔板之间具有间隙,由该间隙形成错流空间,在该错流空间的下部具有 供错流进入错流空间中的错流入口 ,在错流空间的上部具有供错流流出的错 流出口 ,该错流入口和错流出口在反应塔体的径向错开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错流板可为平流式错流 板,在所述一组错流板中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反应孔板为沿反应塔体的高度 方向具有间隙地排列的平板状反应孔板,每块反应孔板沿反应塔体的径向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孔板的一部分边缘连接于所述反应塔体的内 壁,而另一部分边缘与反应塔体的内壁保留有一定间距,由该间距构成所述 的错流入口或错流出口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错流入口和错流出口设置在它们之间具有最大 径向距离的位置处。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另外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错流板可为幅流式错 流板,所述一组错流板中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反应孔板为沿反应塔体的高度 方向具有间隙地排列的锥形反应孔板,在反应塔体的中间设有支撑柱,沿锥 形反应孔板从d、端到大端的方向,相邻两锥形反应孔板中的第 一层反应孔板 的小端与反应塔体的内壁保留有间距,而大端连接于反应塔体的内壁上,第 二层反应孔板的小端连接于支撑柱上,而大端与反应塔体的内壁保留有间距。 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锥形反应孔板可为大端向上的正锥形反应孔板,或 者为大端向下的倒锥形反应孔板。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锥形反应孔板可 由多块扇形反应孔^反组合而成。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再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迷的错流板可为复合式错流板,所述一组错流板中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反应孔板为沿反应塔体的径向方 向具有间隙地排列的平板状反应孔板,每块反应孔板相对于反应塔体的轴向 倾斜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反应孔板可连接于一横向支 架上,该横向支架连接于反应塔体的内壁上。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平板状反应孔板的橫向端部可连接于反应塔体的 内壁上。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相邻两反应孔板的孔错开设置。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反应孔板的孔径优选为10 ~ 150mm。 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孔板的孔间距优选为10~ 300mm。 本专利技术中的相邻层的反应孔板之间的间距优选为10 - 3 0 Gmm。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吸收反应塔塔体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矩形或多边形的。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吸收反应塔进气口可以是直通形,也可以是切向或蜗壳 状机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反应孔板可每两层为一组,也可为多层复合式组合。 在反应塔体内设置有一至多组,而每组中相邻两反应孔板之间的间隙小于相 邻组之间的反应孔板的间隔。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错流式吸收反应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吸收液由 进液口处设置的雾化喷头喷入并经反应孔板逐级分布、下落;烟气则从进气 口进入后,先在设备下部分散或形成高速涡旋,然后一部分垂直向上通过错 流板,与逐级落下的吸收液相遇,并在各组错流板间形成含有巨大比表面积 的乳化层;而另 一部分则由孔板与塔体之间形成的连通开口或经板间的狭缝 横向流动,与主气流形成相对气速很高的错流扰动;从而为微粒的捕集净化 和气态污染物的吸收传质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条件。本专利技术的错流式吸收反应 装置可在两相或多相间提供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相对气速,因此是一种 吸收系数很高的强化传质设备。另外,本装置具有一定的持液能力,吸收液 可被反复多次的利用,且由于具有错流入口和错流出口,并具备较强的自净功能,所以系统阻力很小,不易堵塞,从而大大节约了运行和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图1剖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图2的A-A剖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错流板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气体流态分布示意图;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图7的剖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图8的A-A剖视图;图10本专利技术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错流板结构示意图;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气体流态分布示意图;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14本专利技术图13的剖视图;图15本专利技术图14的A-A剖视图;图16本专利技术图14的局部放大图;图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错流板结构示意图;图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气体流态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 1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错流式吸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塔体1,在该反 应塔体l上部设有出气口 2,中部设有进液口 5,其下部设置有进气口 3,在 该反应塔体1内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或者一组以上的错流板4,其中,一组错流板4包括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反应孔板41,相邻反应孔板41之间具 有间隙,由该间隙形成错流空间40,在该错流空间40的下部具有供错流进入 错流空间40中的错流入口 42,在错流空间40的上部具有供错流流出的错流 出口 43,该错流入口 42和错流出口 43在反应塔体1的径向错开设置。这样, 本专利技术在用于烟气净化时,吸收液由进液口 5喷入反应塔体1内,并经各组 错流板4逐级分布、下落;而烟气则从进气口 3进入后一部分垂直向上通过 反应孔板41,与逐级落下的吸收液相遇,并在各块反应孔板41之间形成含有巨大比表面积的乳化层;而另一部分则通过由反应孔板41之间形成的间隙构 成的错流空间40中流动,与主气流形成相对气速很高的错流扰动;从而为颗 粒物的捕集净化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错流式吸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塔体,在该反应塔体下部设置有进气口,上部设有出气口,中部设有多层进液喷嘴,其特征在于,在该反应塔体内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或者一组以上的错流板,其中,一组错流板包括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反应孔板,相邻反应孔板之间具有间隙,由该间隙形成错流空间,在该错流空间的下部具有供错流进入错流空间中的错流入口,在错流空间的上部具有供错流流出的错流出口,该错流入口和错流出口在反应塔体的径向错开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小军王五一
申请(专利权)人:潘小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