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冰冰专利>正文

大尺寸比较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008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比较测量仪,包括壳体、定位测量部件和移动测量部件,所述的定位测量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的移动测量部件与壳体相互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两点接触式测量工件的尺寸,只需稍作调整即可用于内外大尺寸的直接检测,并配备置换测杆,只需增加必要的加长杆就可测量应用范围内的任一尺寸,具有测量精确、结构稳固和易于操作的特性;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可以恒定测力进行测量,结合百分表的使用可清晰显示大测量工件的尺寸数据,测量的稳定性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量工具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大尺寸比较测量仪。技术背景 发展空间广阔的中国是一个大国,它所需要的测量技术是全方位的和世界水平 的,自2000年以来,世界测量仪器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测量仪器业在以后的几年 内,取得了 一定的技术创新,并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还必须 清醒的认识到,由于长期习惯于仿制国外产品,我国的测量仪器仪表工业相对测量仪器发 达国家来说还是缺乏创新能力,跟不上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历史已经证明没有独 立自主核心技术的测量仪器产业,很难顺利推进发达国家水平的产业升级、科学技术的自 主创新、因此国家应该支持测量仪器产业的发展。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大尺寸测量仪,它产于瑞士,主要由一个测量单元和可互换测 量头及一组加长杆组成,由于其两端测量部件是分离设置的,使用时要同时调整两端的测 量部件,因而其结构相对复杂,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简便,结构简单,测量准确的大尺寸测量仪。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大尺寸比较测量仪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它包 括壳体、定位测量部件和移动测量部件;所述壳体包括一两端相通的筒体,在所述筒体上方 中间位置还设有一与筒体内腔相连通的凸部,所述的定位测量部件通过连接杆甲连接在所 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的移动测量部件与所述壳体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移动测量部件包括移动杆、滑动手柄、百分 表、弹性顶针、测杆;所述移动杆置于筒体内腔中的移动杆槽中,所述的滑动手柄下端垂直 插入壳体上的凸部之中,并与移动杆的后端部垂直连接;弹性顶针、百分表分别位于壳体凸 部的两侧,所述百分表的触杆水平插入凸部中与滑动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顶针从凸部 的另一侧水平插入凸部中,与滑动手柄保持密切接触;所述移动杆的前端在壳体外通过动 测杆夹头垂直连接有动测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细化,所述壳体的末端出口处设有移动端支板,所移动 杆穿过移动端支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定位测量部件由置换测杆、连接杆、定测杆 和加长杆构成,所述置换测杆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加长杆连接,所述加长 杆的另一端通过定测杆夹头垂直接连有定测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定测杆和动测杆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细化,所述定测杆和动测杆相向的侧面的下部分别对应 连接有定测头和动侧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移动杆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滚珠轴承,供 移动杆来回滑动使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细化,在所述的置换测杆上设有一定位装置,所述的定 位装置由一定位槽和一根定位销组成,所述定位销插入定位槽中将置换测杆定位在连接杆 上,防止置换测杆的转动。 本技术以两点接触式测量工件的尺寸,只需稍作调整即可用于内外大尺寸的 直接检测,并配备置换测杆,只需增加必要的加长杆就可测量应用范围内的任一尺寸,具有 测量精确、结构稳固和易于操作的特性;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可以恒定测力进行测量,结合百 分表的使用可清晰显示大测量工件的尺寸数据,测量的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它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一两端相 通的筒体2,在壳体上方中部位置设置有一凸部3,所述凸部3与筒体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 筒体2的一端为定位端21,另外一端为移动端22,所述的定位端21通过连接杆甲23连接 有一定位测量部件;所述的定位测量部件包括一置换测杆41,所述置换测杆41 一端通过连 接杆甲23与筒体2的定位端21相连接,所述的置换测杆41上设有一定位槽411,一定位 销411插入定位槽412中将置换测杆41定位在连接杆甲23上,用于防止置换测杆41的转 动;置换测杆41的另外一端连接有加长杆42,所述的加长杆42是可以替换的,可根据需要 测量工件的尺寸大小更换;所述加长杆42的另外一端通过定测杆夹头43垂直连接有定测 杆44。所述的移动测量部件,它包括一移动杆51、滑动手柄52、百分表53、弹性顶针54以 及动测杆55和动侧头56 ;移动杆41水平插入在筒体2内腔中的与移动杆41配合使用的 杆槽21中,并可以在杆槽21中水平移动;所述杆槽21从筒体2内腔端部开始往内延伸,其 长度小于移动杆51的长度,且在杆槽21槽壁上设置若干个有滚珠轴承211,用于移动杆51 来回滑动时减小摩擦阻力,使得移动杆51的滑动更加流畅。在筒体2的移动端22的端口 位置设有一移动端支板6,其上有一杆孔61,移动杆51的前端从杆孔61中穿出后依次连接 有连接杆乙57和动测杆夹头58以及动测杆55,动测杆55与移动杆51相互垂直,所述杆孔 61的横截面面积与移动杆51横截面面积相当并小于连接杆乙57的横截面面积,这样连接 杆乙58随着移动杆51的移动不会移动到筒体2的内腔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 动杆51移动的范围;所述滑动手柄52垂直插入凸部3中并与移动杆51的后端垂直连接, 凸部3两侧的壳体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百分表53和弹性顶针54,百分表53的触杆531与弹 性顶针54分别从凸部3的两侧水平插入凸部3之中,且百分表53的触杆531与滑动手柄 42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顶针54由于弹性的作用与滑动手柄52的另一侧保持密切接触。本技术可以分别使用来测量工件的内外径。当测量工件外径的时候,定测杆44和动测杆55的两个对应的侧面441和551是相向安装的,定测杆侧面441和定测杆侧面551的下部分别对应安装有定测头45和动侧头56,也即是定测头45和动侧头56是正 面相向设置的,使用时将定测头45和动侧头56卡在待测工件的两端,此时即可测量工件的 外径;而当使用本技术来测量工件的内径时,由于定测杆44和定测杆夹45头以及动测 杆55和动测杆夹头58是以可拆可装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那么就可以将定测杆44和动测 杆55旋转180度后再分别固定在定测杆夹头43和动测杆夹头58上,也即是此时的定测头 45和动侧头56是背面相向的,然后即可将本技术放入待测工件里即可测量待测工件 的内径。本技术用来测量工件的步骤如下首先,测量标准工件的尺寸,此时,百分表 53上会显示一个数值,接下来我们通过调试百分表53,将此时的百分表53调零,也即是将 标准工件的尺寸作为测量的基准;接下来,测量待检测工件的尺寸首先,我们将定测量部 件4保持不动,调整移动测量部件,将定测头45和动侧头56置于带测量尺寸的两端并保持 密切接触,由于在调整移动测量部件的时候,动测杆55的移动会带动移动杆51的移动,而 移动杆51又进而带动滑动手柄52往相同方向移动一段距离,那么与滑动手柄52固定连接 的百分表53的触杆531在相同方向被压缩或者拉伸一段距离,相反的,在滑动手柄52的另 一侧的弹性顶针54的针头就会被压缩或拉伸一定的距离,但是由于弹性的作用,仍然保持 与滑动手柄52的密切接触,在百分表53的触杆压缩或者拉伸的过程中,百分表53上指针 会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最终指向一个数值,记下此时的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尺寸比较测量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两端相通的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测量部件和移动测量部件,所述的定位测量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的移动测量部件与壳体相互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王冰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