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刻蚀腔室侧壁聚合物的方法及接触孔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9020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洗刻蚀腔室侧壁聚合物的方法及接触孔的形成方法。其中清洗刻蚀腔室侧壁聚合物的方法,包括:向刻蚀腔室内通入气体,设置预定的工作频率;随着清洗时间的增加减小刻蚀腔室的功率,使刻蚀腔室侧壁的聚合物厚度达到最佳。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在刻蚀腔室内形成的接触孔的线宽达到目标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清洗刻蚀腔室侧壁聚合物的方法 及接触孔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集成电路的制造中,通常通过刻蚀工艺将沉积在半导体衬底上的材料,比如二 氧化硅、氮化硅、多晶硅、金属、金属硅化物和单晶硅以预定好的图形刻蚀形成栅、通路、接 触孔、沟道或者互连线。在刻蚀工艺中,刻蚀残余物(经常指聚合物)会沉积在刻蚀腔内的腔壁和其它部 件的表面上,刻蚀残余物的组成依赖于蒸发的刻蚀气体的类型、被刻蚀的材料、以及衬底上 掩模层的化学组成。例如,当被刻的是金属层,例如铝等,对金属层的刻蚀会导致金属物质 的蒸发。另外,衬底上的掩模层也会部分的被刻蚀气体蒸发出来形成气态的烃、氟代烃、氯 代烃或者含氧物质。这些蒸发的气态物质冷凝下来,形成包括聚合副产物的刻蚀剂的残余 物。所述聚合副产物包括硅氟化物、金属氯化物或者氧气以及高度氟代和/或氯代的烃。现有在刻蚀以氧化硅为材料的绝缘介质层形成接触孔之前,通常会对刻蚀腔室进 行清洗,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法是将刻蚀腔室的频率设置为27MHz,但是在此频率下,设定预 定功率对刻蚀腔室进行清洗。但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清洗后的刻蚀腔室侧壁仍残留有过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洗刻蚀腔室侧壁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刻蚀腔室内通入气体,对刻蚀腔室侧壁的聚合物进行清洗;  在设定的工作频率下,随着清洗时间的增加减小刻蚀腔室的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洋尹晓明孙武黄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