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前的卫星通常采用集中式架构,相互之间的联系通过硬件数据线连接,时钟对 时校准也必须采用诸如硬件秒脉冲接口电路来实现,因此,需要一定的硬件开支。随着卫星 功能日趋复杂,规模的增大,星上设备仪器的增多,以某个系统为中心的星型通讯方式越来 越不适应卫星研制需求,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基于总线方式进行信息控制。总线结构 的通讯带来的好处有简化各种通讯接口到一种,通讯信息内容可定制,具有良好电气特性 和故障检测、隔离。大型卫星的星载仪器设备,很多需要较高的时钟精度,通常为了提高可靠性和节 省成本,在星上设置一个高精度的时钟源,该时钟再对其他需要仪器时钟进行校时处理。如 果用以往传统的点对点硬件脉冲校时方式,则时钟源设备需要大量的硬件资源配置多个硬 件脉冲电路接口,同时接收方也必须配置接收校时脉冲接口电路以及中断响应程序来对齐 本地时钟计数。这种星状校时方式增加了整星布线难度,也不利于整星的校时快速测试。并 且,一旦被校时仪器设备更换增减,高精度时钟源设备硬件的设计同样必须更改。如果卫星已采用总线结构的通讯方式,那么可以设计一种基于总线的校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卫星系统时钟基于总线方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低精度时钟用户通过串行数据总线和高精度时钟源相互连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精确校时:步骤1)、当低精度时钟用户的系统时钟需要与高精度时钟源校准时,立即实时采集生成本地的系统时钟参数T↓[L],按照星上约定的时间格式,通过串行数据总线将本地的系统时钟参数T↓[L]发送到高精度时钟源;步骤2)、高精度时钟源采用中断方式立即响应接收总线上的时钟参数T↓[L],同时生成本地高精度的时钟源的较高精确的实时时钟参数T↓[H];然后,高精度时钟源用本地高精度的时钟参数T↓[H]减去接收到的低精度时钟参数T↓[L],得到初步的时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生平,朱海园,朱维,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