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875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材料,其结构式为:Re′1-xRe″x(PO3)3,其中,Re′为Y、Sc或两者的组合;Re″为Tb、Gd、Sm、Eu、Dy中的至少一种,x=0.005-0.4。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按照化学计量比选取Re′离子和Re″离子的源化合物以及偏磷酸根离子的源化合物,化学计量比为按照上述结构式中的相应元素的摩尔比例,其中,偏磷酸根离子的源化合物按摩尔分数过量1%~30%;将各源化合物混合;将混合物进行烧结预处理,冷却;取出烧结物进行研磨,再将研磨后产物进行煅烧,冷却后得到发光材料。在该发光材料中,Re′(PO3)3具有较强的耐真空紫外辐射能力,而且,(PO3)33-基团对真空紫外光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可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发光中心,提高真空紫外光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紫外光激发的发光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稀有气体Xe等作为激发光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技术(PDP)或 无汞荧光灯等发光装置中,其发光机理是在真空状态下,利用气辐射产生的147nm或 172nm的真空紫外光来激发发光材料,首先通过基质对真空紫外光的吸收,然后将能量传 递给发光中心,从而发出红、绿、蓝等不同颜色的光。其中,广泛使用的三基色发光材料 主要有红粉 L03:Eu3+,(Y,Gd)B03:Eu3+,绿色发光材料 Zn2Si04:Mn2+,BaAl12O19 = Mn2+和蓝粉 BaMgAl10017:Eu2+o然而,红色发光材料和绿色发光材料不仅余辉时间有点长,不利于动画的 显示和色彩的一致性,而且,它们不易制备,需要较高温度(ΙΟΟΟ 以上),耗能多。因此,为 了克服以上的缺点,适应显色和绿色照明的需要,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材料来代替这两种 发光材料。同时,有研究表明,通过提高真空紫外激发绿色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可以进一步 提高白光的亮度,这说明研发高强度的绿色发光材料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另外,从PDP或无汞荧光灯用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可以得知所用的发光材料必 须要求其既要能承受能量较高的真空紫外光的辐射,又要对147nm或172nm波长的真空紫 外光有强吸收,并能将所吸收的能量有效传递给激活离子以提高发光效率。所以,提高基质 真空紫外光的吸收能力和基质与发光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对于开发新型PDP或无汞 荧光灯用发光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五磷酸盐,二磷酸盐基质的吸收位于120 140nm附近,然而对147nm或172nm光的吸收较弱,降低了真空紫外光的利用率,而且这些发 光材料的的耐真空紫外辐射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利用率高、耐真空紫外辐射能力强的发光材料。以及,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一种发光材料,其结构式为Re' ^xRe" x (PO3) 3,其中,Re ‘为Y、&或两者的组 合;Re"为 Tb、Gd、Sm、Eu、Dy 中的至少一种,χ = 0. 005-0. 4。以及,一种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按照化学计量比选取稀土离子的源化合物、偏磷酸根离子的源化合物以及稀土离 子的源化合物,所述化学计量比为按照结构式Re' hRe" x(PO3)3中的相应元素的摩尔比 例,所述偏磷酸根离子的源化合物按摩尔分数过量1 % 30%,其中,Re‘为Y、Sc或两者的 组合;Re"为 Tb、Gd、Sm、Eu、Dy 中的至少一种,χ = 0. 005-0. 4 ;将各源化合物混合;将混合物进行烧结预处理,冷却;取出烧结物进行研磨,再将研磨后产物进行煅烧,冷却后得到所述发光材料。在上述发光材料中,Re' (PO3)3作为一种偏磷酸盐,具有较强的耐真空紫外辐射 能力,而且,偏磷酸根离子(PO3):基团对真空紫外光(例如150 175nm)有很好的吸收作 用,能量可有效地传递给发光中心即Re"离子并由其发光,进而明显提高对真空紫外光的 利用率。在发光材料制备方法中,通过烧结和煅烧处理,即可获得发光材料,从而使得制备 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工艺条件易控制、制备温度低等优点,节约能源,利于工业化生 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Sca95Tbatl5(PO3)3)的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图,监控波长为 543nm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 (ScQ. Jdatl2Euatl5 (PO3)3)的发射光谱图(激发波长为172nm) 和激发光谱图(监控波长为591nm);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S(Sca88Gdatl2Tbaitl(PO3)3)的发光材料和典型的BaAl12O19 = Mn 的发射光谱图,激发波长为172nm ;图4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S(Sca88Gdatl2Tbaitl(PO3)3)与实施例 3 (Sca9tlTbtl. 1(1 (PO3) 3)的发 射光谱图,激发波长为172nm;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发光材料Sca9tlTbaitl(PO3)3与实施例10的发光材料 Sc0.88Y0.02Tb0^0(PO3) 3的激发光谱图(监控波长为M3nm),以及上述两种发光材料的发射光 谱图(激发波长为172nm)。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材料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材料,其结构式为Re' ^xRe “ x (PO3) 3,其中,Re ‘为Y、 &或两者的组合,Re"是自发光的稀土元素,其为Tb、Gd、Sm、Eu、Dy中的至少一种,χ = 0. 005-0. 4。在该发光材料中,以Re' (PO3)3为基质,其作为一种偏磷酸盐,具有较强的耐真空 紫外辐射能力,而且,偏磷酸根离子(PO3):基团对真空紫外光(例如150 175nm)有很好 的吸收作用,能量可有效地传递给发光中心即Re"并由其发光,进而明显提高对真空紫外 光的利用率。所以,本实施例采用Re' (PO3)3作为真空紫外激发发光材料的基质材料。Re"离子为稀土离子,具有和Re'离子相似的性质,例如电荷相同和半径相近,这 样稀土离子Re"可以很好地取代部分Re'离子而进入到Re' (PO3)3(Re' = y、&或两者 的组合)的晶格中而不改变其晶体结构,使Re"离子能很好地结合于Re' (PO3)3晶体结构 中,实现了离子的均勻掺杂,有利于发光强度的提高。由于该发光材料是以Re' (PO3)3为基质,掺入发光离子Re",其发光机理是在真 空紫外光激发下,通过阴离子(PO3)广基团对真空紫外光(150 175nm)的强吸收以后,将大部分能量传递给发光离子Re",使稀土离子Re"发光,从而提高发光效率。该发光材料 可用于例如等离子平板显示技术(PDP)或无汞荧光灯等发光装置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稀土元素Re"可以是包含Gd元素,还包含Tb、Sm、Eu、 Dy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可通过稀土 Gd3+离子的敏化作用,将能量再传递给其他发光离子, 如Tb、Sm、Eu、Dy,使其发光。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Re'优选为Y和&的组合,在该组合中Y的摩尔分 数为小于50%,较佳为10-20%,Sc的摩尔分数较佳为80-90%。Y和&的组合比例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通过调整这两种离子在基质材料Re' (PO3)3中的比例,可调整Re"的 电荷迁移带和f_d跃迁带发生的移动,更有利于发光强度的提高。请参阅图1,为下面实施例1的Sca 95Tb0.05 (PO3) 3的激发光谱,监控波长为^3nm。由 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Sca 95Tb0.05 (PO3) 3具有两个激发波峰,两激发波峰的位置在150 250nm之间,^a95Tbatl5(PO3)3可吸收在此波峰附近的真空紫外光。请参阅图2,为下面实施例8中的Sc0.88Gd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的结构式为:Re′1-xRe″x(PO3)3,其中,Re′为Y、Sc或两者的组合;Re″为Tb、Gd、Sm、Eu、Dy中的至少一种,x=0.005-0.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刘军梁小芳刘世良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