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蓝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1186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蓝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粉包括化学组成式为Mg1-xEux(AlPO4)zO的组分,其中x=0.001~0.1;z=0.9~1.2。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粉可以被紫外光和蓝光有效激发,发射出从波长范围400nm至700nm,中心峰位于440nm左右的宽带可见荧光;该荧光粉可与近紫外管芯发光二极管匹配,是一种白光LED用或者节能灯用蓝色荧光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及显示荧光粉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属于荧光材料

技术介绍
节能环保已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和目前广泛应用的白炽灯和节能灯相比,基于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的固态照明灯具有节能、稳定、环保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因此发展半导体照明有利于结局能源危机和原有白炽灯和节能灯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白光LED,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利用光转换荧光粉。目前常见的白光LED主要是使用GaN 基蓝光发光二极管搭配发射黄色光的YAG =Ce荧光粉来是产生白色发光。但是这中使用蓝光和黄光混合产生白光的照明系统,与三基色白光发射系统相比,显色性不好,显色指数偏低。而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的白光LED照明系统可以实现三基色白色发光,具有较高的显色性。但目前使用的近紫外白光LED荧光粉主要是高压是硅酸盐系列的荧光粉。该系列荧光粉制备温度高,同时高温光衰减性比较明显,无法满足白光照明用紫外LED的需要。由于单一材料在近紫外激发下实现高效全白光发射较为困难,因此现实中往往采用多种荧光粉搭配调节色温和色坐标来实现白光发射。但是多种荧光粉搭配往往存在混合均勻性,以及不同荧光粉之间热稳定性不一致导致的光色随温度漂移的情况。因此发展具有宽光谱发射的近紫外LED荧光粉,减少荧光粉搭配的种类和比例,可以有效降低混合均勻性和色温漂移问题。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还缺乏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色域较宽,可被近紫外LED激发的宽光谱荧光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近紫外LED照明荧光粉色域窄,需要多种荧光粉复合, 制备方法成本高、复杂的不足,提供一种, 对近紫外光激发具有高效的响应特性、高效宽光谱的照明荧光粉,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蓝色荧光粉,包括化学组成式为MghEux(AlPO4)zO的组分,X=O. 001 0. 1,Z=O. 9 1.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的制备方法,经过下列各步骤(1)按Mg 离子Eu 离子AlPO4 摩尔比为 0.9 0.999 0. 001 0. 1 0. 9 1. 2, 取含镁化合物、AlPO4、Eu 203,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升温至1000 1400°C,保温0.5 4小时,再自然冷却;(3)将步骤(2)所得混合料,置于CO或者H2+N2还原气体的环境下,于80(Γ1300 下, 保温0. 5 2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即得到化学组成式为MghEuxAl (PO4) z0的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也可以经过下列各步骤(1)按 Mg 离子Eu 离子AlPO4 摩尔比为 0.9 0.999 0. 001 0. 1 0. 9 1. 2,取含镁化合物、AlPO4、Eu 203,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置于CO或者H2+N2还原气体的环境下,升温至1000 1400°C,保温0. 5 4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即得到化学组成式为Mgl_xEux (AlPO4) z0的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所述含镁化合物为MgO、MgCO3> Mg (HCO3) OH、Mg (OH) 2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近紫外LED激发的荧光粉体料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所得荧光粉在近紫外光具有高效响应特性,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实现波长范围400 nm至700 nm,中心峰位于440 nm左右的宽带可见荧光,有望成为近紫外LED激发的照明荧光粉。该荧光粉的化学稳定性好,制备所需原料种类少,制备方法简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与近紫外LED芯片匹配较好,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可见光发光强度高、发光波段宽,显色性较好,可以减少其他颜射荧光粉搭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得的Mga98 Eu0.02 (AlPO4) 0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谱图;图中a为470 nm发光的的激发谱图,b为380 nm激发的荧光发射谱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这些实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1)按Mg 离子Eu 离子AlPO4 摩尔比为 0. 999 0.001 1,取 Mg0、AlP04、Eu 203, 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升温至1400°C,保温0.5小时,再自然冷却;(3)将步骤(2)所得混合料,置于CO还原气体的环境下,于1300°C下,保温0.5小时, 待自然冷却后,即得到化学组成式为Mga 999 Euacm (AlPO4) 0的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实施例2(1)按Mg 离子Eu 离子AlPO4 摩尔比为 0.98 0. 02 0. 9,取 MgC03、AlP04、Eu 203, 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升温至1300°C,保温2小时,再自然冷却;(3)将步骤(2)所得混合料,置于H2+N2还原气体的环境下,于1200°C下,保温1小时, 待自然冷却后,即得到化学组成式为Mga98 Eu0.02 (AlPO4)a9O的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实施例3(1)按Mg 离子Eu 离子AlPO4 摩尔比为 0. 95 0. 05 1. 2,取 Mg (HCO3) 0H、A1P04、 Eu 203,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置于CO还原气体的环境下,升温至1300°C,保温2小时, 待自然冷却后,即得到化学组成式为Mga95 Eu0.05 (AlPO4)UO的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实施例4(1)按Mg 离子Eu 离子AlPO4 摩尔比为 0.9 0. 1 1,取 Mg (OH) 2、A1P04、Eu 203, 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置于H2+N2还原气体的环境下,升温至1000°C,保温4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即得到化学组成式为Mga9 Euai (AlPO4) 0的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实施例5(1)按Mg 离子Eu 离子AlPO4 摩尔比为 0.9 0. 1 1. 2,取 Mg (HCO3) 0H、Mg (OH) 2、 AlPO4, Eu 203,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升温至1000°C,保温4小时,再自然冷却;(3)将步骤(2)所得混合料,置于CO还原气体的环境下,于800°C下,保温2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即得到化学组成式为Mga9 Eu0.01 (AlPO4) L2 0的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实施例6(1)按Mg 离子Eu 离子AlPO4 摩尔比为 0.999 0.001 0. 9,取 Mg0、MgC03、AlP04、 Eu 203,进行混合;(2)将步骤(1)所得混合料,置于H2+N2还原气体的环境下,升温至1400°C,保温0.5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即得到化学组成式为Mga 999 Euacm (AlPO4)a9O的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粉。权利要求1.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蓝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化学组成式为MghEux (AlPO4)zO 的组分,x=0. 001 0. 1,z=0. 9 1. 2。2.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铕离子掺杂的磷酸铝镁蓝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化学组成式为Mg1-xEux (AlPO4)zO的组分,x=0.001~0.1,z=0.9~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国邱建备杨正文周大成尹兆益徐圆圆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