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488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包括:相互迭设的一第一导光板及一第二导光板;该第一导光板包括:一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内表面面对该第二导光板;以及一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一内表面的边缘,并自该第一板体朝该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该第二导光板的一侧面,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之第一入光面,该第一延伸部还具一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至少连接该第一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光源;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入光面的一侧,并朝该第一入光面投射光线;该第一反射面引导该第一光源的光线至该第一外表面;可有效地接收大发光面积之发光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尤其涉及该背光模块的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依光源位置大致可分为「侧光式」及「直下式」设计,其中「侧光式」设计之背光模块是将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LED)设置在导光板侧边,再利用导光板控制光束行进方向,以提供均勻之面光源。随着现代趋势之需求及限制,许多发光产品朝向短小轻薄之外型发展,使得发光产品内之背光模块之导光板也逐渐薄型化,缩小导光板之厚度;甚至,导光板侧面之入光面之面积也小于光源(如发光二极管)之有效出光面积,反而导致导光板之入光面无法有效接收光源之全部出光,进而衰减导光板的出光效率。如此,如何研发出一种背光模块,可有效改善上述所带来的缺失及不便,进而保持导光板原有的出光效率,又可避免导光板之厚度不致过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考虑的刻不容缓之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相互迭设的一第一导光板及一第二导光板;该第一导光板包括一第一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内表面面对该第二导光板;以及一第一延伸部;所述的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一内表面的边缘, 并自该第一板体朝该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该第二导光板的一侧面,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之第一入光面,该第一延伸部还具一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至少连接该第一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入光面的一侧,并朝该第一入光面投射光线;该第一反射面引导该第一光源的光线至该第一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光板的入光面可有效地接收大发光面积之发光面;提供双面显示器的双向的光源;还可搭配多个不同方向或/及不同颜色之光源,以便均勻混出预期颜色的光线。附图说明第1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一第一实施例之侧视图。第2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一第二实施例之侧视图。第3A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第二实施例依据一单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第;3B图绘示第3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第3C图绘示第:3B图之又一变化之侧视图。第4A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第二实施例依据一双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第4B图绘示第4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第5A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一第三实施例之侧视图。第5B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第三实施例之俯视图。第6A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第三实施例依据一单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第6B图绘示第6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第6C图绘示第6B图之又一变化之侧视图。第7A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第三实施例依据一双向出光设计之侧视图。第7B图绘示第7A图之一变化之侧视图。第8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之一第四实施例之侧视图。第9(a)图至第9(f)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对各反射面之形状变化之侧视图。第10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各实施例之一变化之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为揭露一种背光模块,用以在两薄形化导光板迭合后,加大此些导光板各自之入光面面积,却又不需增加此些导光板本身之厚度,以便此些导光板之入光面可有效地接收大发光面积之发光面。本技术为揭露一种背光模块,用以提供不同方向之光源,以提供双面显示器双向之光源。本技术为揭露一种背光模块,用以搭配多个不同方向或/及不同颜色之光源,以便均勻混出预期颜色之光线。本技术之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含相迭设之一第一导光板及一第二导光板及一第一光源。第一导光板包含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一延伸部。第一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第一内表面面对第二导光板。第一延伸部位于第一内表面之边缘,并自第一板体朝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第二导光板之一侧面,并面对此侧面。第一延伸部与第一板体共构成一第一入光面。第一延伸部更具一第一反射面, 第一反射面连接第一入光面与第一内表面。第一光源位于第一入光面之一侧,并朝第一入光面投射光线,使得第一反射面引导第一光源之光线至第一外表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含相迭合之二导光板及二光源。此二导光板相互迭合,此些光源分别对导光板之入光面投射光线,导光板之各入光面之面积大于其导光板任一段之截面积,且导光板之各入光面之面积大于等于各对应光源之发光面。 如此,此些导光板之入光面便可有效地接收大发光面积之发光面。请参阅第1图所示。第1图绘示本技术背光模块10之一第一实施例之侧视图。本技术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之背光模块10。背光模块10包含一第一导光板 100及一第二导光板400、一第一光源LSl及一第二光源LS2。第一导光板100大致呈「L」 字形,包含一第一板体110及一第一延伸部120。第一板体110具有相对之第一内表面111及第一外表面112,以及环绕其第一内表面111及第一外表面112之侧面(如图所示),其中任一侧面的面积均小于第一内表面111及第一外表面112的面积,且任一侧面均与第一外表面112相垂直。第一延伸部120自第一内表面111之边缘朝外延伸。第一延伸部120 与第一板体110共构成一连续之第一入光面122。第一延伸部120更具一第一反射面121, 第一反射面121连接第一入光面122与第一内表面111。第二导光板400大致呈「L」字形,包含一第二板体410及一第二延伸部420。第二板体410具有相对之第二内表面411及第二外表面412,以及环绕其第二内表面411及第二外表面412之侧面(如图所示),其中任一侧面的面积均小于第二内表面411及第二外表面 412的面积,且任一侧面均与第二外表面412相垂直。第二延伸部420自第二内表面411之边缘朝外延伸。第二延伸部420与第二板体410共构成一连续之第二入光面422。第二延伸部420更具一第二反射面421,第二反射面421连接第二入光面422与第二内表面411。第一导光板100与第二导光板400相互迭合,使得第一板体110之第一内表面111 接合第二板体410之第二内表面411,且第一延伸部120与第二延伸部420相互远离,且分别朝二相反之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延伸部120处于第二板体410之一旁、第二延伸部420处于第一板体110之一旁。举例来说,通过黏着层(图中未示),第一板体110之第一内表面 111固定地结合于第二板体410之第二内表面411上。具体来说,当第一导光板100通过第一内表面111与第二导光板400之第二内表面411相互迭合后,第一导光板100之第一延伸部120自第一板体110朝第二板体410 (即朝方向Dl)之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延伸部120伸至第二导光板400远离第二入光面422之侧面旁,且第一延伸部120之第一反射面121邻近第二导光板400远离第二入光面422之侧面,意即第一延伸部120与第二板体410处于相同水平;同时,第二导光板400之第二延伸部420自第二板体410朝第一板体110(即朝方向D2)之方向延伸,使得第二延伸部420 伸至第一导光板100远离第一入光面122之侧面旁,且第二延伸部420之第二反射面421 邻近第一导光板100远离第一入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迭设的一第一导光板及一第二导光板;该第一导光板包括:一第一板体;所述的第一板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内表面及一第一外表面,该第一内表面面对该第二导光板;以及一第一延伸部;所述的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一内表面的边缘,并自该第一板体朝该第二导光板之方向伸至该第二导光板的一侧面,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板体共构成一之第一入光面,该第一延伸部还具一第一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至少连接该第一入光面与该第一内表面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光源;所述的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入光面的一侧,并朝该第一入光面投射光线;该第一反射面引导该第一光源的光线至该第一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钧皓苏东权林育政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向隆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