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与阀座动配合的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8091 阅读:202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阀体与阀座动配合的膨胀阀,该阀门包括阀体(1)、阀座(2)和阀板(3),阀体(1)内安装阀座(2),阀座(2)上配合阀板(3),其特征在于:阀座(2)由阀座体(4)、密封圈(6)和“O”型圈(8)组成,在阀座体(4)的前端设啮形凹槽(5),啮形凹槽(5)内安装密封圈(6),在阀座体(4)的后端设“V”形槽(7),“V”形槽(7)内嵌入安装“O”型圈(8),整体构成阀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结构,装拆连接容易,方便维护保养,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密封保险性,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膨胀阀,具体涉及一种阀体与阀座动配合的的膨胀阀。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油田使用的膨胀阀,其阀座与阀体之间均为过盈紧配合,阀杆上升及下降同时,带动阀板内部“V”块移动而膨胀作相应的开启和关闭,该阀板膨胀直接作用与阀座,对装配阀座及保养和维修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体与阀座动配合的膨胀阀,简化结构,装拆连接容易,方便维护保养,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密封保险性,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阀门包括阀体、阀座和阀板,阀体内安装阀座, 阀座上配合阀板,其特征在于阀座由阀座体、密封圈和“0”型圈组成,在阀座体的前端设啮形凹槽,啮形凹槽内安装密封圈,在阀座体的后端设“V”形槽,“V”形槽内嵌入安装“0”型圈,整体构成阀座。阀板垂直于流体方向,通过阀板膨胀力直接作用于阀座使阀座左右移动,阀座与阀体之间设的“0”型圈发生弹性变形微量变动,根据“0”型圈一定的预紧力,经“V”槽限定后发生径向尺寸量变移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阀体与阀座为动配合,减轻阀体与阀座过盈紧配合装配时用压力机压入阀座而产生变形和损坏报废现象,减少阀座装配变形的拆换难度,大大提高使用寿命;2、阀板垂直于流体方向,通过阀板膨胀力直接作用与阀座使阀座左右移动,阀座与阀体之间设的“0”型圈发生弹性变形微量变动,根据“0”型圈一定的预紧力,经“V”槽限定后发生径向尺寸量变移动达到密封效果,阀体与阀座之间为双向软密封, 产生良好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阀座组合示意图。图3为密封圈示意图。图4为为阀座体示意图。图5为“0”型圈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座,3阀板,4阀座体,5啮形凹槽,6密封圈,7 “V”形槽,8” 0”型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该阀门包括阀体1、阀座2和阀板3,阀体1内安装阀座2,阀座2上配合阀板3,其特征在于阀座2由阀座体4、密封圈6和“0”型圈8组成,在阀座体4的前端设啮形凹槽5,啮形凹槽5内安装密封圈6,在阀座体4的后端设“V”形槽7,“V”形槽7 内嵌入安装“0”型圈8,整体构成阀座。 阀板3垂直于流体方向,通过阀板3膨胀力直接作用于阀座2使阀座左右移动,阀座2与阀体1之间设的“0”型圈8发生弹性变形微量变动,根据“0”型圈8 一定的预紧力, 经“V”槽7限定后发生径向尺寸量变移动。权利要求1.阀体与阀座动配合的膨胀阀,该阀门包括阀体(1)、阀座(2 )和阀板(3 ),阀体(1)内安装阀座(2),阀座(2)上配合阀板(3),其特征在于阀座(2)由阀座体(4)、密封圈(6)和 “0”型圈(8)组成,在阀座体(4)的前端设啮形凹槽(5),啮形凹槽(5)内安装密封圈(6),在阀座体(4)的后端设“V”形槽(7),“V”形槽(7)内嵌入安装“0”型圈(8),整体构成阀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阀体与阀座动配合的膨胀阀,该阀门包括阀体(1)、阀座(2)和阀板(3),阀体(1)内安装阀座(2),阀座(2)上配合阀板(3),其特征在于阀座(2)由阀座体(4)、密封圈(6)和“O”型圈(8)组成,在阀座体(4)的前端设啮形凹槽(5),啮形凹槽(5)内安装密封圈(6),在阀座体(4)的后端设“V”形槽(7),“V”形槽(7)内嵌入安装“O”型圈(8),整体构成阀座。本技术简化结构,装拆连接容易,方便维护保养,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密封保险性,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K3/18GK202082416SQ20112017975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炎光, 孟凡龙, 田在贵 申请人:江苏金石阀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阀体与阀座动配合的膨胀阀,该阀门包括阀体(1)、阀座(2)和阀板(3),阀体(1)内安装阀座(2),阀座(2)上配合阀板(3),其特征在于:阀座(2)由阀座体(4)、密封圈(6)和“O”型圈(8)组成,在阀座体(4)的前端设啮形凹槽(5),啮形凹槽(5)内安装密封圈(6),在阀座体(4)的后端设“V”形槽(7),“V”形槽(7)内嵌入安装“O”型圈(8),整体构成阀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龙田在贵刘炎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石阀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电信] 2015年01月01日 20:41
    行驶系统分为四大主要部分车桥车轮车架和悬架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