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坤海专利>正文

玩具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369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玩具婴儿车,它由一体成型的把手杆、背靠杆、两侧杆、两“~”形连杆、两前轮连杆、前轮杆、收合踏杆、两后轮、两前轮、后轮杆等构件组合而成,这样可以达到节省组装工时、构件及加工程序,并降低次品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消费者亦可自己动手或教导幼童组合的亲子娱乐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收合的玩具婴儿车。目前常见的这类产品的结构(1)(如附图1所示)由把手杆11、波浪状握持套111、横杆112、遮阳篷杆113、若干厚度不同的垫圈351、352、353、354、355、若干铆钉4、两侧杆17、两背杆18、两背靠分段器181、两分段定位凸块182、收合踏杆19、两弹簧20、两收合定位卡块191、两前轮131、两前轮杆13、两前轮连杆15、横向前轮轴杆132、两前轮帽套133、一后轮杆16、两后轮161、两衔接片5、横向后轮轴杆162、两后轮帽套163、两“~”形连杆6等构件所组成,其存在如下缺点:1、把手杆、背杆、前轮杆、后轮杆皆须经切管、弯折、成形、上漆等加工程序,非常麻烦。2、太多地方必须使用很多的垫圈配合铆钉来铆接,其除了构件繁杂以外,众所周知只要有一部位铆合不良,很容易造成次品。3、由于构件多而繁杂,尤其衔接片、背靠分段器、分段器定位凸块、收合定位卡块更是须另外成形加工与电镀手续,相对增加加工工时与成本,且零件管理上亦很不方便。4、无法自己动组合,故包装体积大,且丧失自己动手组合的乐趣。5、太多铁材质的构件,相对刮伤小孩的机会会增大。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合的玩具婴儿车。本技术的玩具婴儿车,包括:-->一把手杆,一背靠杆,两侧杆,一后轮杆,两“~”形连杆,两前轮连杆,一前轮杆,一收合踏杆,两后轮,两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杆为与其顶端之波浪状握持部、两内侧上方部位的横杆、两内侧的垫圈、两内侧较厚的垫圈、两内侧的分段器定位凸块以及两内侧下方的垫圈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把手杆;所述的背靠杆为与其两侧下方的背靠分段器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背靠杆;所述的后轮杆为与其两侧上方的垫体、两侧上方的衔接片、两内侧中间部位的垫圈以及底部的横向后轮轴杆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后轮杆,所述的前轮杆为与其两侧近中间部位的垫圈以及两侧下方的横向前轮轴杆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前轮杆。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如下:节省组装工时与节省构件加工程序,降低次品率,相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消费者亦可自己动手或教导幼童组合,以达亲子娱乐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品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下面配合附图对本技术详加说明如下: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收合的玩具婴儿车,包括:一把手杆71,略呈Π形,顶端设有波浪状握持部-->711,其两内侧的上方部位并具有一横杆712,在该把手杆71两内侧预定位置各具开孔713以套设一略呈Π形的遮阳篷杆8,而在该把手杆71的两侧中间部位向下适当距离处并各具有垫圈7141且由铆钉4分别与两侧杆73尾端732枢接固定,并且在其两内侧垫圈7141的下方间隔适当距离处亦具有一较厚的垫圈7142,以配合铆钉4与两“~”形连杆6的尾端61枢接固定;一背靠杆72,略呈Π形,其两侧下方分别设有背靠分段器721以可分段受把手杆71两侧下方所设的分段器定位凸块715的卡固;两侧杆73,其前端731分别与后轮杆74上方两内侧枢接固定,两尾端732则分别与把手杆71的两内侧枢接固定;一后轮杆74略呈Π形,上方套有一后轮杆套垫749,其两侧上方分别具垫圈744并藉由铆钉4分别与两侧杆73的前端731枢接固定,在该后轮杆74的上方适当位置并具有一衔接片741,而在该后轮杆74的两内侧近中间部位亦各具有垫圈742用铆钉4与两“~”形连杆6的接近中间部位铆合固定,另外在其底部亦具有一横向后轮轴杆743,该横向后轮轴杆743的两尾端外螺牙7431可在分别受两后轮76的穿过而分别由两具内螺牙的螺帽81所锁固;两“~”形连杆6,尾端61与把手杆71的下方两内侧枢接固定,而其中间分别与后轮杆74的两内侧中间部位铆合固定,并在其附近设有一对应收合踏杆19的两侧卡槽1911的收合定位卡块63,而其前端62则分别与两前轮连杆15的尾端151枢接固定;两前轮连杆15,其尾端151后分别与两“~”形连杆6的前-->端枢接固定,而其前端152则分别与前轮杆75的接近中间部位枢接固定;一前轮杆75,略呈凵形,其两侧下方设有一横向前轮轴杆751,由该横向前轮轴杆751的两端所具有之外螺牙7511可分别受两前轮77穿过而分别另藉螺帽82锁固,而在该前轮杆75的两侧上方则分别藉铆钉4与后轮杆74两侧的衔接片741枢接固定,另外在该前轮杆75的两侧近中间部位亦具垫圈752分别藉铆钉4与前轮连杆15的前端枢接固定,一收合踏杆19,其两侧各具有定位片191,分别与把手杆71的两内侧最下方枢接固定,并分别在两定位片191上方钩设着其另一端为分别钩设在把手杆71两侧分段器定位凸块715上的弹簧9;两后轮76,其枢设在后轮杆74的下方横向后轮轴杆743两端;两前轮77,其枢设在前轮杆75的下方横向前轮轴杆751两端;本技术涉及的玩具婴儿车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把手杆71,其顶端的波浪状握持部711、两内侧上方部位的横杆712、两内侧的垫圈7141、两内侧较厚的垫圈7142、两内侧的分段器定位凸块715以及两内侧下方的垫圈7143皆为与该把手杆71本体一体成形,所述的背靠杆72,其两侧下方的背靠分段器721为与该背靠杆72一体成形;所述的后轮杆74,其两侧上方的垫圈744、两侧上方的衔接片741、两内侧中间部位的垫圈742以及底部的横向后轮轴杆743皆与该后轮杆74本体一体成形;-->所述的前轮杆75,其两侧近中间部位的垫圈752以及两侧下方的横向前轮轴杆751与该前轮杆75本体一体成形。本技术所述的可收合的玩具婴儿车7,其中把手杆71、背靠杆72、后轮杆74、前轮杆75的材料采用尼龙塑料、PP耐冲击塑料或者刚性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玩具婴儿车,包括:一把手杆,一背靠杆,两侧杆,一后轮杆,两“~”形连杆,两前轮连杆,一前轮杆,一收合踏杆,两后轮,两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杆为与其顶端之波浪状握持部、两内侧上方部位的横杆、两内侧的垫圈、两内侧较厚的垫圈、两内侧的分段器定位凸块以及两内侧下方的垫圈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把手杆;所述的背靠杆为与其两侧下方的背靠分段器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背靠杆;所述的后轮杆为与其两侧上方的垫体、两侧上方的衔接片、两内侧中间部位的垫圈以及底部的横向后轮轴杆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后轮杆;所述的前轮杆为与其两侧近中间部位的垫圈以及两侧下方的横向前轮轴杆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前轮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玩具婴儿车,包括:一把手杆,一背靠杆,两侧杆,一后轮杆,两“~”形连杆,两前轮连杆,一前轮杆,一收合踏杆,两后轮,两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杆为与其顶端之波浪状握持部、两内侧上方部位的横杆、两内侧的垫圈、两内侧较厚的垫圈、两内侧的分段器定位凸块以及两内侧下方的垫圈一体成形的塑料材质的把手杆;所述的背靠杆为与其两侧下方的背靠分段器一体成形的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海
申请(专利权)人:刘坤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