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以及包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709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面料缝合后内外对翻可使缝合边被包在内部,先将上骨架、下骨架的局部铆接,这样就在另一端留有张口,将包覆袋开口端的面料推进上下骨架之间的张口内再将上下骨架的其余部分铆接,这样就可以将包覆袋的开口端也也就被夹紧在上下骨架内,在整个遮阳板的外部看不到缝合边,撕裂强度较好,且无需焊接、更不需要在缝制后对其进行裁剪修边,这样在冲裁下料时就可以节省材料,也不会产生生产垃圾,整个遮阳板整体的一致性较理想,满足高批量的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遮阳板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以及包覆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遮阳板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的上部横梁上,和车身前端顶棚相匹配,是为前座乘员提供遮挡太阳光及防眩目功能的悬挂运动件,也是内饰外观件。根据汽车内饰的布局设计、汽车遮阳板的结构和表皮包覆焊接工艺要求,现有常规遮阳板的表皮会选择PVC 膜、植绒PVC膜、针纺布复合PVC膜,该类PVC膜及其复合材料的气味性重,其VOC排放等环保性指标不好,不适合现有高档车型及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环保法规要求。为了提高汽车遮阳板的环保性能指标,同时实现整车设计布局的一致性,选择和汽车顶棚面料相同并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作为遮阳板表皮是最合适的选择,这样可提高汽车顶棚系统的布局一致性、环保性及整车舒适性。目前符合环保要求并可批量应用的面料为针织布复合海绵,其外观特性、手感度、环保性、舒适性指标较佳,但该针织布复合海绵材料不能实现高频焊接,只能采用全缝制或者胶粘或者局部缝制后衬垫PVC膜焊接的工艺方法来实现遮阳板的表皮包覆,但不论采用上述的哪种方法,都会留有封口边在遮阳板的外部,无法达到未来汽车遮阳板的环保性能、包覆撕裂强度、整车布局一致性、高效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一致性较为理想、包覆撕裂强度较好、 较为环保且能实现遮阳板高效、批量生产的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以及包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对包覆面料进行冲裁,将冲裁好的面料从反面进行缝制,缝制成袋状且一端留有开口,将缝好的包覆袋进行内外对翻;将遮阳板的上骨架、下骨架摆放整齐后进行部分铆接,使未铆接的部分在其端部形成张口,铆接后上骨架和下骨架插入已缝制好的面料包覆袋中并使未铆接部分的张口位于包覆袋的开口端;将包覆袋开口端的面料推入上骨架、下骨架未铆接端的张口内,然后将未铆接端铆接并将推入其张口内的面料夹紧。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面料缝合后内外对翻可使缝合边被包在内部,先将上骨架、下骨架的局部铆接,这样就在另一端留有张口,将包覆袋开口端的面料推进上下骨架之间的张口内再将上下骨架的其余部分铆接,这样就可以将包覆袋的开口端也也就被夹紧在上下骨架内,在整个遮阳板的外部看不到缝合边,撕裂强度较好,且无需焊接、更不需要在缝制后对其进行裁剪修边,这样在冲裁下料时就可以节省材料,也不会产生生产垃圾,整个遮阳板整体的一致性较理想,满足高批量的生产的要求。作为改进,在包覆袋缝好之后,在包覆袋上设有用于安装附件的孔。根据实际需要,对于一些设有其他附件的遮阳板,就需要在缝好的包覆袋上相应的位置处设置一些孔。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的包覆装置,它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对上骨架和下骨架进行部分铆接的第一铆接装置、 将包覆袋的开口端推入上骨架、下骨架之间张口内的推进装置以及将上骨架、下骨架未铆接部分进行铆接的第二铆接装置。所述的第一铆接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第一定模板组件、与第一定模板组件相配合的第一动模板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动模板组件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对第一动模板组件起到支撑引导作用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的第一导向装置位于支架上,所述的第一动模板组件安装在第一导向装置上,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动模板组件上。所述的第一铆接装置还包括定模驱动装置和滑道,所述的第一定模板组件与定模驱动装置连接且与滑道滑配合。所述的推进装置包括两个侧推板和一个正推板以及分别于两个侧推板和正推板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的侧推板包括收口部和推进部。所述的收口部包括与上骨架、下骨架相适应的凹槽以及内薄外厚的弧形楔块;所述的正推板和弧形楔块的前端均设有锯齿纹。所述的第二铆接装置包括第二定模板组件、与第二定模板组件相配合的第二动模板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动模板组件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对第二动模板组件起到支撑引导作用的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的第二导向装置位于支架上,所述的第二动模板组件安装在第二导向装置上,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二动模板组件上。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用于上述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的包覆装置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先将上骨架、下骨架对其摆放后由第一铆接装置对其进行局部铆接,由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第一定模板的位置,第一动模板和第一定模板相配合冲压对上下骨架进行局部铆接,由定模驱动装置将局部铆接完成的上骨架和下骨架从第一动模板组件下推出,便于取放,然后将上骨架、下骨架铆接好的部分先插装到缝好的包覆袋内,使张口处位于包覆袋的开口端,将包好的上骨架、下骨架放到第二铆接装置处进行铆接,在进行铆接前,先由推进装置中两个侧推板首先同时动作,侧推板上的收口部使上下骨架之间的张口在收缩的同时便于其推进部将面料推入张口内,然后启动正推板,正推板较薄,正推板从正面将开口端的面料全部推入上下骨架之间的张口内,然后再启动铆接装置,由第二铆接装置中的第二动模板组件和第二定模板组件相配合冲压将上下骨架的其余部分铆接并将包覆袋开口端的面料夹紧,最后将两个侧推板和正推板退回即可,铆接效果好且节省工人的体力。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骨架,它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所述的上骨架与下骨架铆接,所述的上骨架上设有可折弯部。所述的可折弯部是指,所述的上骨架上设有降低其厚度的沟槽,所述的沟槽位于上骨架和下骨架部分铆接后的张口的起始位置处;所述的上骨架张口端端部的内侧还设有拉钉。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汽车遮阳板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将 上骨架进行软化设计,该软化设计实际上就是在上骨架上设置一个凹槽,该凹槽的厚度较其周围相应位置处的厚度较薄即可,这样利于实现对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的局部铆接,对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局部施力铆接时不会导致整体铆接,便于下一步铆接时实施。上骨架上的拉钉是钉状结构,在上骨架和下骨架闭合夹住面料时,拉钉会刺到面料内将面料钩住,利于提高遮阳板的铆接质量。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的铆接采用倒钩式铆接也是为了提高上骨架和下骨架连接的强度,对面料的夹紧较为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汽车遮阳板包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汽车遮阳板包覆装置的收口部和推进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汽车遮阳板上骨架和下骨架局部铆接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汽车遮阳板上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汽车遮阳板上骨架和下骨架的铆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支架;2、第一定模板组件;3、第一动模板组件;4、第一驱动装置;5、第一导向装置;6、定模驱动装置;7、滑道;8、第二定模板组件;9、第二动模板组件;10、第二驱动装置;11、第二导向装置;12、侧推板;12. 1、收口部;12. 2、推进部;13、正推板;14、上骨架;14. 1、沟槽;14. 2、拉钉;15、下骨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包覆面料进行冲裁,将冲裁好的面料从反面进行缝制,缝制成袋状且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留有开口,将缝好的包覆袋进行内外对翻,然后在包覆袋上裁设用于安装附件的孔,有些孔也可以在缝制之前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对包覆面料进行冲裁,将冲裁好的面料从反面进行缝制,缝制成袋状且一端留有开口,将缝好的包覆袋进行内外对翻;将遮阳板的上骨架、下骨架摆放整齐后进行部分铆接,使未铆接的部分在其端部形成张口,铆接后上骨架和下骨架插入包覆袋中并使未铆接部分的张口位于包覆袋的开口端;将包覆袋开口端的面料推入上骨架、下骨架未铆接端的张口内,然后将未铆接端铆接并将推入其张口内的面料夹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初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