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测试方法及传感器技术

技术编号:696304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和检测生化物质、获得动态生化反应信息领域。为提供一种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生化物质传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测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宽谱光源出射光经光纤连接器输出到单模光纤中,再经耦合器按光功率均分成两路,经过待测物质,其中一路的光子晶体光纤镀有银膜和被测样品敏感膜作为探测信号光路,另一路光子晶体光纤没有镀膜作为参考信号光路,采用光谱仪或光功率计接收两路光信号后交由计算机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检测生化物质、获得动态生化反应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和物质检测,特别是生化物质检测领域,具体讲涉及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测试方法及传感器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重要领域中,比如医药、环境、生物、食品等等,对于生化物质的检测和分析有着广泛的需求。自从上世纪80年代低损耗光纤问世以来,光纤传感技术一直处于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前沿,并与光纤通信技术一起成为光纤技术的两个重要领域。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本身不带电,具有抗电磁干扰、电绝缘、耐腐蚀、本质安全、多参量测量(温度、应力、振动、位移、转动、电磁场、化学量和生物量等)、灵敏度高、 质量轻、体积小、可嵌入(物体)等特点,容易组成光纤传感网络(本征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本身就组成网络)并可接入因特网和无线网。光纤传感技术已经在国家安全、重大工程、 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的社会需求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的生化传感方法是目前非常先进的无标记,实时检测技术,在化学、生物、环境与医药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常用的光激发等离子的装置主要采用棱镜耦合,波导耦合,光纤耦合,光栅耦合等方法。棱镜耦合是最早出现的方法,包括Otto方法和Kretschmarm-Reather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实用化的产品应用于生化物质检测。然而,尺寸大,成本高极大限制了棱镜耦合的应用范围。随着光纤制作工艺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小型化集成化的需求,促进了光纤耦合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许多结构紧凑的光纤等离子传感器得到了研究,比如镀有金属膜的单模、多模光纤,保偏光纤,拉锥光纤,以及Bragg光栅等等。虽然光纤的使用为传感提供了吸引人的平台,但是为了使得光纤与待测物质的密切接触,传统单模光纤往往需要通过物理的或者化学的方法去除部分包层,降低了器件的可靠性。而多模光纤中只有特定的高阶模才满足相位匹配,灵敏度和稳定性过于依赖光源条件。近年来许多工作者提出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sra传感器,这种传感机理是将纤芯的泄露模和沿光纤微结构中的等离子激模耦合而实现共振。光子晶体光纤以其灵活的结构设计,容易做到传导模有效折射率和待测物质折射率相等,从而可以方便地在需要的波长处实现纤芯模和表面等离子模的匹配和共振。并且不需要像常规光纤那样腐蚀掉包层或者拉很细的锥,使传感器设计不存在封装问题。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及学者提出了很多基于光子晶体光纤(PCF)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设计方案,并做出了大量的模拟和计算,显示出这种新型传感器的巨大优势和应用前景。2006年Hassani et al.提出了基于微结构光纤SPR传感器与优化型微流体的设计理念,具有10-4RIU的灵敏度。2008年Hautakorpi et al.提出并数值分析了三孔光子晶体光纤Sra传感器,其中金膜沉积在三孔的内壁上。 数值结果表明可以获得非常小的光纤损耗和10-4RIU的灵敏度。然而,无论在微米量级的小孔内均勻镀上几十纳米的金属膜还是填充各种待测物质,都无比困难和复杂,虽然已有文献报道过镀膜和填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高灵敏的优点,提供一种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生化物质传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测试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宽谱光源出射光经光纤连接器输出到单模光纤中,再经耦合器按光功率均分成两路,经过待测物质,其中一路的光子晶体光纤镀有银膜和被测样品敏感膜作为探测信号光路,另一路光子晶体光纤没有镀膜作为参考信号光路,采用光谱仪或光功率计接收两路光信号后交由计算机处理。光子晶体光纤镀有银膜和被测样品敏感膜作为探测信号光路是在光子晶体光纤外部侧壁镀40纳米厚度的银膜,在银膜外部再镀上对被测样品敏感的分子敏感薄。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测试传感器,构成为光子晶体光纤外部侧壁镀有银膜,在银膜外部再镀上对被测样品敏感的分子敏感薄。光子晶体光纤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光子晶体光纤,镀有银膜厚度40纳米。本专利技术可带来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从实用角度出发,采用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来实现表面等离子共振生化物质传感,金属膜不需要镀在微小的气孔内,只需要镀在光纤的外部侧面,待测物质在光纤外表面检测,也不需要填充到小孔中,方便于传感系统多次重复检测使用,省却了诸多麻烦。 并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敏度,是等离子共振传感系统的一大创新,并有巨大实用价值;传感系统为全光纤光路设计,调试简单,应用方便,便于重复使用,灵敏度高,可靠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光子晶体光纤横剖面图。外部侧面镀有厚度40 纳米的银膜,银膜外部镀有对被测样品敏感的分子敏感薄,待测物质分布于光纤周围。图2是模拟光纤模场分布图。图3(a)是基模限制损耗与光波长的关系曲线,曲线1、2分别表示样品折射率为 1. 33、1. 335的情况(Δ λ · 6nm) ; (b)为光强检测灵敏度曲线,光强灵敏度单位每单位折射率光强变化率。图4是本新型结构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生化物质传感器系统结构图。其中1、宽谱光源,2、隔离器,3、光纤连接器,4、单模光纤,5、3dB耦合器,6、待测样品,7、未镀膜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8、镀膜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9、光谱仪。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出一种基于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生化物质传感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生化物质传感器,所述的光子晶体光纤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光子晶体光纤,其外部侧壁镀有40纳米厚度的银膜,在银膜外部再镀上对被测样品敏感的分子敏感薄。偶联在传感片上的生物分子可以捕获能与之进行特异反应的生物分子。而表面等离子共振条件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通过探测输出光谱的变化(采用宽谱光源)或者光强变化(采用单色光源)达到检测生化物质、获得动态生化反应信息、以便采取实时控制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结构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生化物质传感器,从实用角度出发,提出采用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来实现表面等离子共振生化物质传感,金属膜不需要镀在微小的气孔内,只需要镀在光纤的外部侧面,待测物质在光纤外表面检测,也不需要填充到小孔中,方便于传感系统多次重复检测使用,省却了诸多麻烦。并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敏度,是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系统的一大创新,并有巨大实用价值。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传感系统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如图1所示,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外部侧面镀有40纳米厚的银膜和对被测样品敏感的分子敏感薄, 待测物质分布在光纤周围。本传感器系统整体为全光纤光路设计,调试简单,稳定性高,可靠性好。宽谱光源出射光经光纤连接器到单模光纤中,可远距离传输,在3dB耦合器中光功率均分二路,经过待测物质,其中一路的光子晶体光纤镀有银膜和被测样品敏感膜作为探测信号光路,另一路光子晶体光纤没有镀膜作为参考信号光路,光谱仪接收两路光信号后交由计算机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将宽谱光源出射光经光纤连接器输出到单模光纤中,再经耦合器按光功率均分成两路,经过待测物质,其中一路的光子晶体光纤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测试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将宽谱光源出射光经光纤连接器输出到单模光纤中,再经耦合器按光功率均分成两路,经过待测物质,其中一路的光子晶体光纤镀有银膜和被测样品敏感膜作为探测信号光路,另一路光子晶体光纤没有镀膜作为参考信号光路,采用光谱仪或光功率计接收两路光信号后交由计算机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颖伏祥勇黄晓慧姚建铨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