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5871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此公开了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电池、一互充端口以及一互充模块。互充端口用以与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接收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电池的电力,或将第一电池的电力输出至第二电池。互充模块耦接于第一电池与互充端口之间,用以比较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电力。当第二电池大于第一电池的电力时,互充模块传输第二电池的电力给第一电池,以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当第二电池小于第一电池的电力时,互充模块经由互充端口将第一电池的电力输出至第二电池,以对该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有关该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内电池的充电技术。
技术介绍
便携式电子装置通常以电池提供电力。电池电力用尽时通常需要以充电器充电, 或者,也可以藉由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的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连接一电脑主机充电。然而,使用者可能在手边没有任何充电工具的状况下才发现该便携式电子装置需要充电。例如,在外洽公时突然发现手机没有电,但却需要其中通讯录信息。因此,如何使 「充电」动作更具机动性,为本
一直在专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包括一第一电池、一互充端口、以及一互充模块。该互充端口用以与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以接收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第二电池的电力,或将该第一电池的电力输出至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该第二电池。该互充模块耦接于该第一电池与该互充端口之间,用以比较该第一电池的电力与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大于该第一电池的电力时,该互充模块传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给该第一电池,以对该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小于该第一电池的电力时,该互充模块经由该互充端口将该第一电池的电力输出至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电池,以对该第二电池进行充电。上述互充端口技术可采用手机上常见的通用串行总线端口,亦可另外制作独立的金属接点(不包含于任何已知端口技术中的金属接点)来实现。以下列举多个实施方式与相关图示以帮助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图解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种应用;图2进一步图解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种结构;图3图解一种应用于图2的通用串行总线缆线;以及图4进一步图解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种结构。附图符号说明102、104 便携式电子装置;106、112 电池;108、114 互充模块;110、116 互充端口;202、214 充电开关;204,406,428 限流电路;4206,212,408,426 互充控制器;208、216 供电开关;210、412、430 保护电路;404 无线通信接口;410,420 供充电接触垫;414,424 磁铁;416,422 磁感应器;CSA、CSA、CSA[1]、CSB、CSB、CSB[1] 控制信号;MA、MB 连接提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内容包括本专利技术多种实施方式,其内容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范围。本专利技术实际的范围仍应当以权利要求的叙述为主。图1图解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种应用,其中将两个便携式电子装置102以及104连接,使电力较强的装置得以对电力较弱的装置充电。便携式电子装置102包括一电池106、一互充模块108以及一互充端口 110 ;互充模块108耦接于电池106与互充端口 110之间。便携式电子装置104包括一电池112、一互充模块114以及一互充端口 116 ;互充模块114耦接于电池112与互充端口 116之间。如图所示,互充端口 110与116使便携式电子装置102与104可连接在一起。上述互充模块与互充端口的设计,使便携式电子装置102与104的电池106与112电力得以传递给对方使用。例如,便携式电子装置104的电池112的电力可由互充端口 110输入便携式电子装置102,再经由其中互充模块108传递给电池106,以对电池106进行充电。图2进一步图解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种结构。如图所示,互充端口(110、116)以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实现。两方通用串行总线端口(110、116)的电源引脚VBUS被用来作为电池(106、112)电力的传输管道。为了说明方便,以下说明主要以其中一方便携式电子装置-102-为例,另一方便携式电子装置104则可以类似结构实现。参阅图2,便携式电子装置102的互充模块108至少包括一充电开关202、一限流电路204、一互充控制器206、一供电开关208以及一保护电路210。便携式电子装置104的电池112的电力会由通用串行总线110的电源引脚VBUS 接收。充电开关202以及限流电路204用于耦接该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的电源引脚VBUS 至电池106。充电开关202的导通与否由互充控制器206决定。如图所示,互充控制器206 耦接于电池106与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电源引脚VBUS之间,用以将电池106的电力与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电源引脚VBUS所接收到的电池112电力比较。若电池112的电力大于电池106,则互充控制器206以控制信号CSA 导通充电开关202,并以控制信号CSA [ 1] 不导通供电开关208,使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电源引脚VBUS所接收到的电池112电力得以经由充电开关202与限流电路204的路径对电池106进行充电。于其他实施例中,充电开关202可位于限流电路204内,藉以导通或不导通充电路径。此外,互充模块108也进一步用于传输电池106的电力至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 的电源引脚VBUS,以将电池106电力输出给便携式电子装置104。参阅图2,关于此实施方式,互充模块108包括供电开关208以及保护电路210,用以耦接电池106至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电源引脚VBUS。保护电路210可由二极管实现,用以避免不当电流经由供电开关 208所提供的电流路径灌入电池106。在此实施方式中,互充控制器206还设计来控制供电开关208。例如,互充控制器206在比较电池106电力与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电源引脚 VBUS所接收到的电池112电力后,若发现电池112的电力低于电池106的电力,则会以控制信号CSA[1]导通供电开关208,并以控制信号CSA不导通充电开关202,使电池106的电力得以经由保护电路210与供电开关208的路径传递至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的电源引脚VBUS以供便携式电子装置104充电其中电池112。于其他实施例中,供电开关208可位于保护电路210内,藉以导通或不导通供电路径。关于通用串行总线110与116之间的连接缆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一种通用串行总线缆线(如图3所示)。该通用串行总线缆线可两端皆设计为公头。如此一来,图2通用串行总线110与116可皆为母头设计。此外,图3通用串行总线缆线另有特殊的设计,其中 ID引脚(ID)与接地引脚(GND)短路、且其D+引脚(D+)与D-引脚(D-)短路。回到图2,基于图3的缆线设计,互充控制器206可设计为进一步耦接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的ID引脚(ID)、D+引脚(D+)、D-引脚(D-)以及接地引脚(GND),以判断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所连接的缆线是否为图3所示的特殊设计缆线(ID引脚与GND引脚短路、且 D+与D-引脚短路)。若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是连接图3所示的通用串行总线缆线,互充控制器206可以控制信号CSA[1]令供电开关208导通,使电池106的电力得以传递至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0电源引脚VBUS。便携式电子装置104内的互充控制器212因而可得知电池106的电位,并将电池106电位与电池112电位比较,以输出控制信号CSB与CSB[1] 对充电开关214与供电开关216进行控制。基于类似的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104的互充控制器212会在判断到通用串行总线端口 116连接的为图3缆线时导通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池;一互充端口,用以与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以接收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第二电池的电力,或将该第一电池的电力输出至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该第二电池;一互充模块,耦接于该第一电池与该互充端口之间,用以比较该第一电池的电力与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其中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大于该第一电池的电力时,该互充模块传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给该第一电池,以对该第一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小于该第一电池的电力时,该互充模块经由该互充端口将该第一电池的电力输出至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电池,以对该第二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池;一互充端口,用以与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以接收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第二电池的电力,或将该第一电池的电力输出至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该第二电池;一互充模块,耦接于该第一电池与该互充端口之间,用以比较该第一电池的电力与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其中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大于该第一电池的电力时,该互充模块传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给该第一电池,以对该第一电池进行充电;以及当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小于该第一电池的电力时,该互充模块经由该互充端口将该第一电池的电力输出至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二电池,以对该第二电池进行充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互充端口为一通用串行总线端口,且该通用串行总线端口的一电源引脚用于接收该第二电池的电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互充模块包括一充电开关以及一限流电路,用以耦接该电源引脚至该第一电池;以及一互充控制器,耦接于该第一电池与该电源引脚之间,用以判断该第一电池的电力与该第二电池的电力何者较大,且于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大于该第一电池的电力时导通该充电开关,以使用该第二电池的电力对该第一电池进行充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互充模块还包括一供电开关以及一保护电路,用以耦接该第一电池至该电源引脚;且该互充控制器还于该第二电池的电力低于该第一电池的电力时导通该供电开关,使得该第一电池的电力得以传递至该电源引脚以对该第二电池进行充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通用串行总线端口藉由一通用串行总线缆线与该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连接,该通用串行总线缆线的一 ID引脚与一接地引脚短路、且其一 D+引脚与一 D-引脚短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互充控制器进一步耦接该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胜赖玉鹏麦特·泰勒
申请(专利权)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