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池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6984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池供电电路,其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一抗浪涌电容,比较电路和控制电路,该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该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的正极相连,该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该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该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该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接地,该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该第二电池的正极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电池供电电路占用PCB面积小,走线简单,不占用软件资源。任何时刻只保证单电池导通,不会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电池供电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双电池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手机能够通话的最大时间和待机时间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待机时间越长, 代表着手机的应用安全性就越大。而使用双电池的手机是解决待机及通话时间的一个重要手段。2007至2008年间,双电池手机方案出现,由于软硬件存在的严重缺陷,造成致命伤,在手机市场上很快夭折。如今双电池手机方案又重现在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广大的手机市场。各供应商的双电池方案比较相似,基本接近成熟和稳定。但是目前双电池方案的难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方案复杂度方面,目前的方案都是使用大约的4对大功率P-mos 管(positive channel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指η型衬底、ρ沟道,靠空穴的流云力运送电流的MOS管)和3对开关管实现双电池供电的切换;二是由于考虑到开机、关机、以及两电池可能不同时存在,电池过放导致使用哪个电池开机,用户瞬间拔掉供电电池后手机怎么才能继续工作等多情况供电。除了复杂的逻辑电路外,系统还需要增加GPI0(通用输入/输出接口)来加以控制。目前市场上双电池供电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方案复杂,需要软件做大量修改,如果测试不彻底,有安全隐患。2、有设计缺陷,无法做到关机状态下选择有电的电池开机3、对于过放电池能够有效激活再充电。4、瞬间拔掉供电的电池,另一个电池不能无缝续电。5、器件较多,复杂,占用PCB (印刷电路板)面积大,Layout (布局)走线难度大, 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双电池供电电路复杂、瞬间拔掉供电的电池,另一个电池不能无缝续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双电池供电电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电池供电电路,其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特点在于,该双电池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一抗浪涌电容;比较电路,用于比较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输出电压的高低;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打开和关断;其中,该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第二电池的正极相连,该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该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该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该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第一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接地,该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该第二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接地。优选地,该第一开关包括两个M0SFET,其中该两个MOSFET的栅极相互连接并作为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该两个MOSFET的漏极相互连接,该两个MOSFET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池的正极和该抗浪涌电容相连。优选地,该第二开关包括两个M0SFET,其中该两个MOSFET的栅极相互连接并作为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该两个MOSFET的漏极相互连接,该两个MOSFET的源极分别与第二电池的正极和该抗浪涌电容相连。优选地,该比较电路包括分压电阻和比较器,该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的正极通过分压电阻与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相连,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优选地,该控制电路包括两个M0SFET,其中一个MOSFET的栅极与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该MOSFET的源极接地,漏极分别与另一 MOSFET的栅极和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 该另一 MOSFET的漏极与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优选地,该控制电路还包括上拉电阻。优选地,所述MOSFET是PMOS。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占用PCB面积小,走线简单,成本较低。2、采用硬件实现,不占用软件资源。3、可应用于多种电器的双电池供电,硬件自动选择,有电电池供电。用户突然拔掉电池,另一个电池瞬间续电,不会关机。4、任何时刻只保证单电池导通,不会有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只有第一电池的供电情况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只有第二电池的供电情况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参考图1,以手机负载为例,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双电池供电电路。一种双电池供电电路,其包括第一电池BATl和第二电池BAT2,该双电池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U4、第二开关TO和一抗浪涌电容Cl ;比较电路1,用于比较第一电池BATl 和第二电池BAT2输出电压的高低;控制电路2,用于控制第一开关U4和第二开关U5的打开和关断;其中,该比较电路1的输入端分别与该第一电池BATl的正极、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相连,该比较电路1的输出端与该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相连,该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一开关U4的控制端相连,该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与该第二开关TO的控制端相连,该第一开关U4的输入端与该第一电池BATl的正极相连,该第一开关U4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Cl接地,该第二开关TO的输入端与该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相连,该第二开关U5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Cl接地。优选地,该第一开关U4包括两个MOSFET (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其中该两个MOSFET的栅极相互连接并作为该第一开关U4的控制端A,该两个MOSFET的漏极相互连接,该两个MOSFET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池BATl的正极和该抗浪涌电容Cl相连。同样的,该第二开关U5包括两个M0SFET,其中该两个MOSFET的栅极相互连接并作为该第二开关 U5的控制端B,该两个MOSFET的漏极相互连接,该两个MOSFET的源极分别与第二电池BAT2 的正极和该抗浪涌电容Cl相连。进一步地,该比较电路1包括分压电阻Rl、R2、R3和R4以及比较器U1,该第一电池BATl、第二电池BAT2的正极通过分压电阻R1、R2、R3和R4与比较器Ul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相连,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比较器Ul可以采用比较放大器,参考图1,其中Vl端为正极,当Vl大于V2时,Ul输出高地平,否则为低电平。比较器Ul为有源器件,需要供电。比较器Ul比较第一电池BATl的输出电压Vl和第二电池 BAT2的输出电压V2的电压值,当Vl大于V2,比较器Ul输出高电平(H表示);如果Vl小于V2,比较器Ul输出低电平(L表示)。当然,上述情况,是比较器的理想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即|V1-V2|彡0比较器输出翻转。而实际应用中,|V1-V2|彡0.3V输出才会翻转。根据这一特性,得出比较器输出变化一次,则使用的电池将变化0. 6V。例如BAT1的输出电压 =3. 9V,BAT2的输出电压=3. 6V,此时第一电池BATl供电。当BATl输出电压降为3. 3V时候,手机供电切换到第二电池BAT2供电。R1、R2、R3、R4电阻为分压电阻。比较器的输入电平为2. 8V,而电池电压一般在4V左右。参考选取Rl = R3 = 33K ;R2 = R4 = 69K。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负载的不同选用其他阻值的电阻。图中的D1、D2为反向二极管,防止两电池由于电压不同导致互灌。较佳地,该控制电路2包括两个M0SFET,其中一个MOSFET的栅极与比较电路1的输出端相连,该MOSFET的源极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池供电电路,其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双电池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一抗浪涌电容;比较电路,用于比较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输出电压的高低;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打开和关断;其中,该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第二电池的正极相连,该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该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该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该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第一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接地,该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该第二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池供电电路,其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其特征在于,该双电池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一抗浪涌电容;比较电路,用于比较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输出电压的高低;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打开和关断;其中,该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第二电池的正极相连,该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该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该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该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该第一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第一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接地,该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该第二电池的正极相连,该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该抗浪涌电容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池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关包括两个M0SFET,其中该两个MOSFET的栅极相互连接并作为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该两个MOSFET的漏极相互连接,该两个MOSFET的源极分别与第一电池的正极和该抗浪涌电容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