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5568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点胶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支架的滑轨、电机、受电机驱动的丝杆、设于滑轨且与丝杆螺合的滑块、固设于滑块的推料活塞、固设于支架的胶筒及与胶筒相连的点胶器,胶筒内形成有用以容纳胶液的空腔及与空腔相通的出料孔,推料活塞一端收容于空腔以作用于胶筒内的胶液,点胶器包括针阀及设于针阀一端的针头,针阀内形成有容胶腔,针阀侧壁上开设有与容胶腔相通的进胶口,进料口连接至出料孔,点胶器还包括拉杆和阀芯,拉杆活动穿设于针阀相对针头的一端,阀芯设于容胶腔内并连接拉杆一端,拉杆带动阀芯朝远离或朝向针头方向运动以关闭或开启进胶口。该点胶装置点胶精度较高且断胶响应速度较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点胶装置是制造行业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可以将流体胶质材料,例如粘性树脂, 施加至一待加工零件上,以便用来粘贴其他零件。点胶装置的主要元件包括料筒及点胶器。 料筒内装有胶液,压缩空气通过阀门进入料筒,推动料筒内的胶液经过料筒下端的出料口进入点胶器。点胶器包括有用于蓄胶的针阀及用于出胶的针头,控制阀与针阀相连,用于导通或切断胶液供应。然而,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不稳定会导致胶液流出速度不均勻,使得点胶量不均勻而影响点胶精度。同时,传统控制阀切断胶液供应后,针头内残余的胶液仍然会从针头缓缓流出,形成一 “拉丝”现象。这一 “拉丝”现象既浪费了原料,又对待加工零件不需要涂胶部位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点胶精度较高且断胶响应速度较快的点胶装置。一种点胶装置,包括支架、设于支架的滑轨、电机、受电机驱动的丝杆、设于滑轨且与丝杆螺合的滑块、固设于滑块的推料活塞、固设于支架的胶筒及与胶筒相连的点胶器,胶筒内形成有用以容纳胶液的空腔及与空腔相通的出料孔,推料活塞一端收容于空腔以作用于胶筒内的胶液,点胶器包括针阀及设于针阀一端的针头,针阀内形成有容胶腔,针阀侧壁上开设有与容胶腔相通的进胶口,进料口连接至出料孔,点胶器还包括拉杆和阀芯,拉杆活动穿设于针阀相对针头的一端,阀芯设于容胶腔内并连接拉杆一端,拉杆带动阀芯朝远离或朝向针头方向运动以关闭或开启进胶口。上述点胶装置的通过电机驱动推料活塞挤压料筒内的胶液使胶液自料筒进入针阀,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以精确控制点胶量,提高点胶精度;阀芯朝远离针头方向运动时, 容胶腔内的压力减小,针头内的部分胶液会回吸进入容胶腔内而不再流出,因此断胶响应速度较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点胶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点胶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沿II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点胶装置的点胶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2沿V-V线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2沿VI-V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点胶装置的点胶器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时的放大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2所示点胶装置的点胶器的另图9和图10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乂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点胶装置100支架20导向板21加强板23连接件25连接孔251第一固定板27第二固定板29卡槽291固定孔292驱动组件40电机41主动轮42从动轮43皮带44丝杆45滑块46转接件47第一转接部471第二转接部472转接孔473第一连接孔474第二连接孔475滑轨48滑鞍49送料组件60固定座61端面611侧面612避位孔613第一导向孔614第二导向孔615安装槽616料筒62筒体621空腔6211开口6212出料孔6213导向部622安装部623导向槽626螺钉627推料活塞63杆部631塞部632导向杆64出料管65点胶组件80点胶器81、81a针阀811主体8112第一卡合部8113第二卡合部8114容胶腔8115,8115a进胶嘴8116第一容纳部8117第二容纳部8118进胶道8121、8121a进胶口8123,8123a间隙8124,8124a针头813,813a拉杆815,815a阀芯817,817a驱动件83本体831活塞杆833针头导嘴84固定部841保护部843容纳腔845通孔847固定块85通孔851第一容置部852第二容置部853螺纹孔854支撑件86基板861第一支撑板862第二支撑板863销孔864通孔865固定孔866,867连接套筒87固定部871连接部872第一容置槽873第二容置槽874螺纹孔875第一锁固件88旋转部881锁合杆883,893第二锁固件89固定端891螺母89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点胶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点胶装置100包括支架20、驱动组件 40、送料组件60及点胶组件80。支架20包括导向板21、加强板23、连接件25、第一固定板27及第二固定板29。导向板21大体为长方形。加强板23大体为三角形,自导向板21的一边垂直导向板21延伸。 连接件25为块状,其一端开设有连接孔251以将支架20连接至机器人手臂的末端。第一固定板27自导向板21及加强板23的一端垂直导向板21及加强板23延伸。第二固定板 29大体为长条状,其上开设有狭长的卡槽291及位于第二固定板四一端的固定孔四2。加强板23及第二固定板四均固定于连接件25的另一端,且第二固定板四的延伸方向与加强板23的延伸方向相反,使得固定孔292位于第二固定板四远离加强板23的一端。驱动组件40包括电机41、主动轮42、从动轮43、皮带44、丝杆45、滑块46、转接件 47、滑轨48及滑鞍49。电机41固定于第一固定板27。主动轮42与电机41的转轴(图未示)固定连接,使其受电机41的驱动可转动。从动轮43通过皮带44与主动轮42连接,使其可随主动轮42 —起转动。丝杆45的一端固定于从动轮43的轴心与从动轮43 —起转动。滑块46与丝杆45相螺合。转接件47大体为L型,其包括第一转接部471及与第一转接部471垂直的第二转接部472。第一转接部471上开设有与滑块46配合的转接孔473及位于第一转接部471—端的第一连接孔474、第二连接孔475。滑块46部分收容于转接孔 473并与第一转接部471固定连接。滑轨48固定于支架20的导向板21且朝向丝杆45,滑轨48的延伸方向与丝杆45的延伸方向大体相互平行。滑鞍49滑动地设于滑轨48。转接件47的第二转接部472固定于滑鞍49,使其可随滑鞍49 一起沿滑轨48滑动。请一并参阅图3,送料组件60包括固定座61、料筒62、推料活塞63、导向杆64及出料管65。固定座6 1大体为块状,其具有端面611及与端面611邻接的侧面612。端面 611远离侧面612的一侧开设有避位孔613,靠近侧面6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孔614及第二导向孔615,避位孔613、第一导向孔614及第二导向孔615均贯穿端面611及与其相对的端面。侧面612上形成有垂直侧面612延伸的安装槽616。安装槽616具有T型截面, 且贯穿固定座61与端面611相对的端面。安装槽616与第一导向孔614、第二导向孔615 相通。料筒62包括筒体621、导向部622及安装部623。筒体621大体为中空的圆柱体, 其内形成有空腔6211以储存胶液,筒体621—端形成有与空腔6211相通的开口 6212,筒体621远离开口的一端形成有出料孔6213。导向部622形成于筒体621的一侧,其开设有导向槽626。安装部623形成于筒体621及导向部622的一端。安装部623大体为T型块状,其收容于安装槽616,且使用螺钉627固定至固定座61,此时第一导向孔614、第二导向孔615分别对应于开口 6212及导向槽626。推料活塞63包括杆部631及形成于杆部631 —端的塞部632。塞部632收容于空腔6211且与空腔6211内壁贴合,杆部631另一端自开口 6212及第一导向孔614突出且通过第一转接部471的第一连接孔474与第一转接部471固定连接。导向杆64为杆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装置,包括支架、固设于该支架的胶筒及与该胶筒相连的点胶器,该胶筒内形成有用以容纳胶液的空腔及与该空腔相通的出料孔,该点胶器包括针阀及设于该针阀一端的针头,该针阀内形成有容胶腔,该针阀侧壁上开设有与该容胶腔相通的进胶口,该进料口连接至该出料孔,其特征在于:该点胶装置还包括设于该支架的滑轨、电机、受该电机驱动的丝杆、设于该滑轨且与该丝杆螺合的滑块、固设于该滑块的推料活塞,该推料活塞一端收容于该空腔以作用于该胶筒内的胶液;该点胶器还包括拉杆和阀芯,该拉杆活动穿设于该针阀相对该针头的一端,该阀芯设于该容胶腔内并连接该拉杆一端,该拉杆带动该阀芯朝远离或朝向该针头方向运动以关闭或开启该进胶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波赵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