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476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其可与设有卡扣弹片的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所述连接器包括一本体以及安装在本体上的解锁机构,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侧壁之间的一顶壁,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可沿本体两侧壁在初始位置及解锁位置之间前后滑动的驱动臂,所述本体顶壁凸出设有一抵挡部,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两端连接在驱动臂上并可拉伸变形的弹性件,外力促使驱动臂向后滑动时,弹性件抵挡在抵挡部上被驱动臂拉伸,撤销外力后弹性件可带动驱动臂向前滑动回到初始位置,所述连接器的解锁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技术关于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连接器的解锁机构。
技术介绍
2007年1月21日公告的第M305485号台湾新型专利揭示一种带解锁机构的连接器,该解锁机构包含设于连接器两侧的滑动臂以及连接在滑动臂上呈悬臂状的弹性体,弹性体通过一端固定在滑动臂另一端抵靠于本体或者一端固定在本体上另一端抵靠于滑动臂上实现弹性复位功能,然而,两种情况都是把弹性体设置在本体内部,安装或者更换起来均较为繁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构造简单的解锁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可与设有卡扣弹片的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所述连接器包括一本体以及安装在本体上的解锁机构,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侧壁之间的一顶壁,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可沿本体两侧壁在初始位置及解锁位置之间前后滑动的驱动臂,所述本体顶壁凸出设有一抵挡部,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两端连接在驱动臂上并可拉伸变形的弹性件,外力促使驱动臂向后滑动时,弹性件抵挡在抵挡部上被驱动臂拉伸,撤销外力后弹性件可带动驱动臂向前滑动回到初始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揭示连接器上的弹性件可实现快速安装或拆卸, 该连接器具有解锁机构构造简单,易于组装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符合本技术的连接器的立体视图。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解锁机构的初始位置。图4是图1所示解锁机构的解锁位置。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连接器100本体1前端11后端12侧壁13滑动槽130台阶133顶壁14抵挡部140安装部141固定件142安装槽143保护盖15固定孔150解锁机构 2驱动臂21凸台211斜面212连接部22固持部220操作部23操作环230弹性件25扣持孔250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一种连接器100,其可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锁扣配合,连接器100包括本体1以及安装在本体1上的解锁机构2,所述本体1具有一可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的前端11和与前端11相对的后端12,该后端12可连接至少一线缆(未图示)。如图2所示,本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3以及位于两个侧壁13之间的顶壁14。解锁机构2包括可沿本体两个侧壁13前后滑动的驱动臂21以及两端连接在驱动臂21上并可被拉伸变形的弹性件25,所述弹性件25两端设有扣持孔250。所述本体1的两个侧壁13上设有可收容前述驱动臂21的滑动槽130,滑动槽130前方与侧壁13至少形成一垂直于前述滑动方向的台阶133,所述台阶133用于抵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的卡扣弹片(未图示),以实现前述锁扣配合。如图2所示,本体1的顶壁14上凸出设有抵挡部140以及安装部141,所述安装部 141与抵挡部140相对设置并形成一可收容前述弹性件25的安装槽143,如图3所示,解锁机构2处于初始位置,当驱动臂21在外力作用下滑动到如图4所示的解锁位置时,弹性件 25抵挡于抵挡部140上被驱动臂21拉伸,外力撤销时,被拉伸变形的弹性件25可带动驱动臂21回到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所述解锁机构2还包括连接在两个驱动臂21之间的连接部22以及连接在驱动臂 21末端的操作部23,连接部22以及操作部23与驱动臂21是一体结构,可通过一体成型或一体冲压形成,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22与驱动臂21为一体冲压结构,操作部23与驱动臂 21成型为一体用于提供驱动臂21向后移动的驱动力,所述操作部23上还进一步设有封闭的操作环230,操作环230用于方便使用者施加外力;所述连接部22可使位于本体1两侧的驱动臂21保持一致的运动。另一方面,弹性件25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连接在连接部22 上实现与驱动臂21间接相连,所述连接部22上设有钩状的固持部220,固持部220用于连接前述弹性件25两端的扣持孔250,固持部220的钩状结构与扣持孔250之间可实现快速卡扣安装或者拆卸,显然,将钩状固持部220设置于弹性件25上并将扣持孔250设置于连接部22上也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如图2所示,驱动臂21前端设有凸台211以及自驱动臂21向凸台211延伸的斜面212,所述凸台211在垂直于侧壁13的方向上具有一不低于侧壁13的高度,驱动臂21向后解锁位置运动时,斜面212引导前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的卡扣弹片(未图示)自台阶133上脱离,实现解除前述锁扣配合。如图2所示,本体1顶壁14上设有安装部141,安装部141上安装有保护盖15,所述保护盖15上设有固定孔150,所述安装部141上安装有固定件142,保护盖15通过固定孔150安装在固定件142上,实现与本体1连为一体,保护盖15从上方盖住安装槽143,进而保证安装槽143内的弹性件25不会从安装槽143中松脱。 本技术所揭示的连接器100通过利用本体1 侧壁13和顶壁14的位置关系合理布局驱动臂21和弹性件25,充分利用了连接器100的有限空间,并且可实现弹性件25的快速安装或更换,简化了制造步骤。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其可与设有卡扣弹片的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所述连接器包括一本体以及安装在本体上的解锁机构,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侧壁之间的一顶壁,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可沿本体两侧壁在初始位置及解锁位置之间前后滑动的驱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壁凸出设有一抵挡部,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两端连接在驱动臂上并可拉伸变形的弹性件,外力促使驱动臂向后滑动时,弹性件抵挡在抵挡部上被驱动臂拉伸, 撤销外力后弹性件可带动驱动臂向前滑动回到初始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一对驱动臂的连接部,连接部与驱动臂为一体冲压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连接在连接部上实现与驱动臂间接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两端设有扣持孔,连接部上设有固定安装扣持孔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为一钩状结构,其可与弹性件两端的扣持孔之间实现快速安装或拆卸。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顶壁上还凸出设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抵挡部相对间隔设置并形成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收容前述弹性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安装有保护盖,保护盖从上方限位弹性件防止弹性件脱离安装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侧壁设有收容驱动臂的滑动槽, 滑动槽与侧面至少形成一垂直于前述滑动方向的台阶,前述卡扣弹片抵接于台阶上实现前述锁扣配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收容于滑动槽中,驱动臂前端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在垂直于侧面的方向具有一不低于侧面的高度,驱动臂向后运动可使卡扣弹片脱离台阶以解除锁扣配合。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前端设有继续向前并向侧壁表面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引导卡扣弹片脱离台阶。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一连接在两驱动臂末端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与驱动臂成型为一体用于提供驱动臂向后移动的驱动力。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其可与设有卡扣弹片的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所述连接器包括一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可与设有卡扣弹片的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所述连接器包括一本体以及安装在本体上的解锁机构,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位于侧壁之间的一顶壁,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可沿本体两侧壁在初始位置及解锁位置之间前后滑动的驱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顶壁凸出设有一抵挡部,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两端连接在驱动臂上并可拉伸变形的弹性件,外力促使驱动臂向后滑动时,弹性件抵挡在抵挡部上被驱动臂拉伸,撤销外力后弹性件可带动驱动臂向前滑动回到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前炯朱庆满翟鹏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