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坯体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005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底板,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所述的主梁上固定有面板,两根主梁的外侧面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夹具夹持的抓耳,面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与浇注有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模框良好配合,抓耳的设置能满足夹具的夹持,定位孔可与蒸养车及支柱架准确定位,由此适应加气混凝土生产自动化的需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底板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在制作工艺中,坯体在模框中成形、转运、切割、编组以及进出蒸压釜等都需要由底板作为依托。普通的坯体底板功能单一,与模框组合时配合性不理想,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线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能与模框配合良好、满足加气混凝土生产自动化要求的加气混凝土坯体底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底板,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所述的主梁上固定有面板,两根主梁的外侧面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夹具夹持的抓耳,面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具体说,所述的抓耳在每根主梁上设有两个,定位孔方形布置,数量为四个;所述的主梁采用矩形空心型钢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与浇注有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模框良好配合,抓耳的设置能满足夹具的夹持,定位孔可与蒸养车及支柱架准确定位,由此适应加气混凝土生产自动化的需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主梁2.面板3.抓耳4.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底板,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1,所述的主梁 1上固定有面板2,面板2与主梁1固定后,需与浇注有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模框组合,确保模框下部的密封条与该底板紧密贴合,不会漏浆,因此制作时要保证面板2的平整度,如有必要可采用金加工方式来实现,两根主梁1的外侧面上分别固定有抓耳3,所述的抓耳3在每根主梁1上设有两个,该抓耳3能满足编组吊具上的液压夹具自动夹持的要求,在面板2上开设有定位孔4,定位孔4方形布置,数量为四个,定位孔4的制作必须准确,从而在使用时能与蒸养车和连接用的支柱架较好地组合连接。另外,所述的主梁1采用矩形空心型钢制成,矩形空心型钢上仅打定位孔,且需穿设钢管并焊接,确保密封良好,以保证该矩形空心型钢在蒸压釜内恶劣条件下减少型钢内腔的腐蚀。本技术能与浇注有加气混凝土坯体的模框良好配合,抓耳3的设置能满足夹具的夹持,定位孔4可与蒸养车及支柱架准确定位,由此适应加气混凝土生产自动化的需求。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底板,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1),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梁(1)上固定有面板(2),两根主梁(1)的外侧面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夹具夹持的抓耳(3),面板(2)上开设有定位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底板,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1),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梁(1)上固定有面板O),两根主梁(1)的外侧面上分别固定有用于夹具夹持的抓耳(3),面板(2)上开设有定位孔(4)。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力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