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自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8424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模具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模具接收装置、模具提升装置、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和模具装载装置,模具接收装置与模具提升装置连接,模具提升装置与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的第一转向装置连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的第二转向装置与模具装载装置连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连接修模台。它提供了一种反向挤压机中使用的模具自动循环装置,从而将模具循环过程实现自动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模具自动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反向挤压机中,模具在每次挤压完成后,总是需要取下经修整后再次装回使用。 这一过程在现有挤压机中基本都是靠人工或半人工半机械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方式有明显的缺点它费时费工,生产效率低,人员易受伤,挤压机等待时间长,能耗高;对于较大尺寸的模具,这种方式实施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向挤压机中使用的模具自动循环装置,从而将模具循环过程实现自动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模具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模具接收装置、模具提升装置、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和模具装载装置,模具接收装置与模具提升装置连接,模具提升装置与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的第一转向装置连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的第二转向装置与模具装载装置连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连接修模台;操作时,模具接收装置将模具从挤压轴上取下,并将其放到模具提升装置的第一斜坡上,由第一斜坡将模具滚入模具提升装置,模具提升装置的检测元件检测到模具进入后发讯,模具提升装置执行提升动作,模具被提升到与第一转向装置等高时,模具从第二斜坡d滚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的第一转向装置,第一转向装置的检测元件发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具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模具接收装置(1)、模具提升装置(2)、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3)和模具装载装置(4),模具接收装置(1)与模具提升装置(2)连接,模具提升装置(2)与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3)的第一转向装置(301)连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3)的第二转向装置(302)与模具装载装置(4)连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3)连接修模台(303)。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模具接收装置(1)、模具提升装置(2)、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3)和模具装载装置(4),模具接收装置(1)与模具提升装置(2)连接,模具提升装置(2)与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3)的第一转向装置(301)连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 (3)的第二转向装置(302)与模具装载装置(4)连接,模具转向及输送装置(3)连接修模台 (303)。2.根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模具接收装置(1)由摆臂(101)、夹紧缸(102)和摆动缸(103)构成,摆臂(101)的一端销接在反向挤压机的动梁或挤压筒上,摆臂(101)的另一端有U形槽,U形槽上固定有夹紧缸(102),摆臂(101)的中部与摆动缸(103)的活塞臂端铰接,摆动缸(103)的缸体端与反向挤压机的动梁或挤压筒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娟周少凡张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