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480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至少由三条软管所连接组成。该各软管,由数个连接体与数个环体连接而成,软管可任意弯曲、缩短或延长,状似隧道。于各软管交接处,设有一个叉接单元,该叉接单元中包括有一拉链,该拉链略呈半环形,形成拉链未完全环设于叉接单元且仍保留有连接部。如是,当该拉链拉开时,可展露有断裂口,以利该三软管能依序收合,缩减叠合空间。另外,多叉隧道的结构,有多个出入口,可提供幼儿爬入与爬出,玩乐时富具变化性,更增趣味性与新鲜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幼教游戏或运动器材,尤其是一种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该种多通道的隧道涉及收合的特殊技术。
技术介绍
坊间提供幼童玩耍的器材虽然相当众多,但有的器材纯供娱乐,对于幼童的智能或体能并没有帮助;又有的器材虽对幼童的智能或体能有很大的助益,但操作太过于呆板、 无趣,幼童根本提不起兴趣。由于宝宝出生且还在襁褓中时,受制于器官发育与行为能力,视听所及的范围相当小;当宝宝可以坐着或躺着时,视听范围略为扩大,但肢体能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多;但当幼儿开始会爬行时,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小到大,他所接触和观察到的事物逐渐增加,认识环境的范围也相对扩大,其思想、语言与想象能力也会随之发展和提升。国人传统上所称之“七坐八爬”,代表的是婴幼儿发展的指标,也因此被大人用来衡量小孩表现是否为“正常”的依据,显见爬行的重要性。由于爬行必须抬高并左右转动头部,还需要手臂及手腕的力量支撑整个上半身,因此有利于强化宝宝手、脚、颈部的关节,并使腹部、颈部、四肢的骨胳关节和小肌肉群都能得到锻炼与发展,同时促进骨胳的生长、增强体力。充分爬行可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扩展他的视野,并促进大脑发育,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此外,爬行还能提高宝宝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爬行对宝宝来说可谓是一项剧烈的运动,能量消耗大,若与坐、躺相比,能量消耗要多好几倍。借由爬行使身体能量消耗,宝宝自然消化快、吃得多、睡得香,身体也长得快又结实。再者,根据国外专家研究指出,爬行对于幼儿或宝宝在身心和智能发展上占有绝对的关键,在爬行的过程中,除了手脚接触地面可以给予四肢不一样的触觉刺激外,同时可以借由爬行开拓幼儿或宝宝的视野,对于宝宝的感官认知有极大的帮助。幼儿或宝宝在爬行中,借由手脚的协调运动,除了可以增加身体肌肉的统合能力,并因为爬行时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为翻滚时所需的一倍以上,对于心肺及肌肉功能的强化有极为正面的帮助。摸、爬、滚、打、蹦、跳是幼儿行为的本能,会爬的孩子动作均灵敏协调,活力强;反观爬得晚的孩子或爬得少的孩子,则多显呆板、迟顿、内向、自信心不足、情绪低落。另根据美国儿童研究所及美国医生丹普尔等人研究亦证实,爬行需要四肢和大脑的充分协调,鼓励幼儿尽早爬行或常爬行,可有助于孩童大脑发育,启蒙和开发孩子智力与潜能,调控大脑对眼、手及足部的神经协调动作。此外,依据心理学家温格的研究也指出,允许婴儿自由在地上爬行的民族,与严格限制婴孩爬行的民族相较,前者的文化或技术水准比较高。基于上述爬行对于幼儿或宝宝的诸多益处,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为提高幼儿或宝宝爬行的兴趣和乐趣,曾研创前案,即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M383437号“具稳定功能之幼儿游戏用隧道结构”案,以提供一种富具趣味的辅助爬行用幼教器材,可满足幼儿或宝宝进行运动、学习、运动与游戏的需求。但是,该前案是单一隧道型式,幼童若玩久了有可能失去新鲜感,为能长期吸引幼童目光,本技术专利技术人特再研发成本技术的多叉隧道结构,同时,就其收合结构提出妥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状似隧道或山洞的游戏、运动用幼教器材,其可提供幼童钻入并爬行其间,借由游戏乐趣以获致增进运动兴趣的目的。特别是,该隧道具有多叉式结构,如此一来,玩乐时富具变化性,更增趣味性与新鲜感。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的内容为一种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包括至少三条软管,各软管是由多个连接体与环体连接而成,环体将连接体支撑为环状;一个叉接单元,位于各软管交接处,其中该叉接单元与至少任一条软管交接处设有一个拉链。较佳的,该连接体为布或塑胶布。较佳的,该连接体为任意平面状材料。较佳的,该软管为透明、不透明或局部透明材料。较佳的,该软管内或外还设有鲜艳的色彩层,彩绘玩偶层,图案层,箭头层,文字层中的一种或几种。较佳的,该叉接单元为布或塑胶布。较佳的,该拉链,略呈半环形,形成拉链未完全环设于叉接单元,且仍保留有连接部。较佳的,该叉接单元设置有与软管数量相同的拉链。较佳的,该拉链完全环设于叉接单元与软管间。本技术采用数条软管与一个叉接单元组成了多叉隧道结构,该数条软管可完全拉展,任意弯曲,摆置于地面,即可提供幼儿爬入与爬出,有多个出入口,玩乐时富具变化性,更增趣味性与新鲜感。附图说明图1 是为本技术的立体展开外观图。 图2 是为本技术进行收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 是为本技术进行收合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 是为本技术收合完成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 是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软管 11——连接体12----环体13——出入口2——叉接单元 21——拉链22——连接部23——断裂口。具体实施方式兹谨就本技术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详细内容,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附图,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首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主要由至少三条软管1与一个叉接单元2所组成。其中的软管1,是由多个连接体11与环体12连接而成,连接体11可以用布、塑胶布或任意平面状材料制作,而环体12略具硬度,可用以维持连接体11的环状形态;软管1 可任意弯曲、缩短或延长;软管1可依需要制成透明、不透明或局部透明,软管1内、外可施以鲜艳的色彩或彩绘玩偶、图案、箭头或文字等,以吸引幼童或宝宝的目光;又软管1内部为中空状,外末端开设有出入口 13 ;至于叉接单元2,作用在于提供数条软管1的连结用;该叉接单元2,亦由与连接体 11相同的材料制成,其包括有至少一个拉链21,该拉链21略呈半环形,形成拉链21未完全环设于叉接单元2且仍保留有连接部22。图1所示,是为本技术的三条软管1完全展开时的状态图。当欲收合该产品时,为解决三条软管1无法顺利收合的限制,请再配合图2,首先需拉开拉链21,使叉接单元2形成有断裂口 23,接着将图面中位于右上方的软管1收入断裂口 23中,且令位于图面中位于左方的软管1亦向内端收合(如图3),接着再将图面中位于下方的软管1向内端收合,即成为如图4所示的状态,亦即其中某一条软管1会被夹合于其他两条软管1中间,如此一来,收合后相当节省空间。再请参阅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叉接单元2中,亦能设置有与软管 1数量相同的拉链21,利用各拉链21即能相对于各软管1达成任意连结或分离的目的。其中该设于软管1与叉接单元2间的拉链21,得略呈半环形,形成拉链21未完全环设于叉接单元2且仍保留有连接部22 ;或是完全环设于叉接单元2。本技术使用时,将软管1完全拉展,可任意弯曲,摆置于地面,即可提供幼儿爬入与爬出,由于内部可任意弯曲,刚爬入时看不到出口,可吸引幼儿兴趣,并提升幼儿冒险或探索的能力和兴趣。特别是本技术具有多条软管1与多个出入口 13,更增添乐趣与变化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对于幼儿或宝宝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与趣味价值,其不占空间,展开时快速方便,单价亦不高,能满足亲子同乐的需求。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完全符合技术专利的取得要件。本技术在产业上确实得以利用,于申请前未曾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且非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再者,本技术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条软管,各软管是由多个连接体与环体连接而成,环体将连接体支撑为环状;一个叉接单元,位于各软管交接处,其中该叉接单元与至少任一条软管交接处设有一个拉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条软管,各软管是由多个连接体与环体连接而成,环体将连接体支撑为环状;一个叉接单元,位于各软管交接处,其中该叉接单元与至少任一条软管交接处设有一个拉链。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为布或塑胶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体为任意平面状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软管为透明、不透明或局部透明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兼具运动与游戏功能的多叉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软管内或外还设有色彩层,彩绘玩偶层,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见
申请(专利权)人:产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