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083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在隧道洞口的外侧设有防护墙,防护墙具有高于隧道洞口最高处的防护端,在防护墙的与隧道洞口相对侧设有罩于桥梁路面上方的棚洞,在所述棚洞上设有连接于所述桥梁的桥墩的支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能够满足在多种不同地形和地貌条件下,有效防止山岭隧道洞口处的危岩落石对与隧道连接桥梁的冲击破坏,并且减少了棚洞基础设置的施工难度,使棚洞的结构基础的稳固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建筑结构,具体的讲是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
技术介绍
在山区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时需要修建众多的隧道和桥梁,因此隧道和桥梁就成为克服线路中高程障碍与深谷沟壑的重要交通建筑结构。当隧道穿越山体时,其洞口往往要设置在山体的坡面上,并且成为唯一外露的结构。由于受到风化剥蚀等作用,山体坡面的岩体通常会发生随机的坍塌和滑落而形成危岩落石。尤其是在隧道洞口,山体坡面滚落的落石会危及运行的车辆和人员安全。为避免坡面危岩落石对隧道洞口运行车辆和人员造成的伤害,通常要采取工程措施对其加以防护。常用的防治隧道洞口坡面危岩落石的工程措施有清除坡面危岩体、加固坡面的危岩体以及在坡面设置被动防护网和拦截支挡等结构。对于铁路和公路隧道而言,除了在隧道洞口顶部坡面设置主动防护措施、被动拦截网而外,通常还可采用棚洞结构来防护落石。在山岭地区,交通道路铺设中隧道和桥梁所占的比例较高,往往会存在桥隧串接。当隧道洞口设置在深谷沟壑一侧高陡的坡面上时,而道路中跨越沟壑的桥梁则采用高耸桥墩的方式加以支撑,并与隧道相互衔接。当隧道洞口坡面存在有危岩落石时,与隧道衔接的桥梁也很容易被滚落的落石冲击破坏。为此可在隧道洞口设置棚洞或接长明洞等结构来防护落石,起到保护隧道洞口与桥梁的作用。由于受到隧道洞口部位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防护隧道洞口落石的棚洞结构往往无法设置其基础,如果采用粧基础,不仅施工难度大、造价高,而且还与桥梁的高耸桥墩及其基础发生相互影响,因而成为山岭地区交通道路设计与施工中的难题。为此,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防护危岩落石的棚洞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有效防止山岭隧道洞口处的危岩落石对与隧道连接桥梁的冲击破坏,并且结构稳固,施工便利,成本低廉。本技术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在隧道洞口的外侧设有防护墙,防护墙具有高于隧道洞口最高处的防护端,在防护墙的与隧道洞口相对侧设有罩于桥梁路面上方的棚洞,在所述棚洞上设有连接于所述桥梁的桥墩的支承结构。由于防护墙的最高处高于隧道洞口,因此能够对山体坡面的落石起到阻挡和缓冲的作用,避免棚洞直接受到落石的冲击破坏。由于隧道洞口外的桥梁是直接和隧道洞口连接的,棚洞罩于桥梁之上,在桥梁的两侧没有其它可做棚洞基础支承的结构,因此将棚洞的支承结构直接设置在棚洞和桥墩之间,以桥墩为基础,为棚洞起到支撑和承载的作用。支承结构可以是柱状托臂,也可以是连接于桥墩和棚洞之间的板状结构,或其它适合的结构形式。进一步的,在所述桥墩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的支承结构。这样不但棚洞的支撑力度更均衡和稳固,外形也更加美观,同时也减小了桥墩不均衡受力而损坏的严重后果。为了使支承结构能够稳固的与棚洞连接,优选的是在棚洞的底面设置有连接所述支承结构的纵梁,由于通常纵梁是具有一定强度的,因此能够承受与支撑结构连接点的重量和落石的冲击。优选的,纵梁设于棚洞底面两侧并平行于棚洞轴线设置,这样能够使棚洞和桥墩的受力均匀。可选的,所述的纵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轻质合金材料的金属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和现场地形做相应的选择。优选的,棚洞的顶面为弧面。弧面结构的棚洞顶面不但能够使滚落到棚洞顶上的落石快速向两侧掉落,防止危岩落石堆积在棚洞顶部造成棚洞的坍塌,而且弧面的强度也更大,不易在受到落石冲击时损坏。除此之外,棚洞的断面形状还可以为“门”字形、拱形、椭圆形或圆形等,可以根据实际地形确定。进一步的,在所述隧道内设有与防护墙连接的衬砌,衬砌连接于防护墙内,是一种常见的位于隧道洞口周边的支护结构,通常由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成,其宽度与隧道底面同宽。具体的,棚洞和防护墙均为钢筋混凝土浇注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棚洞和支承结构设置为金属结构。本技术的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能够满足在多种不同地形和地貌条件下,有效防止山岭隧道洞口处的危岩落石对与隧道连接桥梁的冲击破坏,并且减少了棚洞基础设置的施工难度,明显提高了棚洞结构基础的稳固性。以下结合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纵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在隧道内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衬砌1,衬砌I以隧道内壁为基准,其内部尺寸与隧道内壁尺寸一致,延伸至隧道内,与隧道连接成为整体结构。在隧道洞口的外侧设有防护墙2,衬砌I位于隧道洞口一端与防护墙2的内侧面201固定连接成为一体。防护墙2具有高于隧道洞口最高处的防护端203,用于阻挡山体坡面6的落石。防护端墙2的宽度、厚度以及其外形结构可根据实际地形和地貌条件以及隧道内壁尺寸确定。在防护墙2的与隧道洞口相对的外侧面202连接设有罩于桥梁4路面上方的棚洞3,棚洞3的顶面为弧面,这样不但能够使滚落到棚洞3顶上的落石快速向两侧掉落,防止危岩落石堆积在棚洞3顶部造成棚洞的坍塌,而且弧面的强度也更大,不易在受到落石冲击时损坏。由于落石在掉落到棚洞3顶部时,还具有向前移动的动能,为了防止落石从棚洞3前端掉落造成危害,所述棚洞3的纵向长度可根据隧道洞口的地形和山体坡面6的高度以及落石的轨迹等予以确定。沿棚洞3底面轴线两侧平行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纵梁301,还设有分别连接于桥梁4的桥墩5相对两侧和纵梁301之间的支承结构302,支承结构302由钢筋棍凝土或金属构成,作为棚洞3的建筑基础,通过支承结构302和桥墩5对棚洞3和落石的冲击进行支撑和承载。桥墩5的横截面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为了便于施工。桥墩5的数量、纵向间距、外部尺寸可根据现场作业环境和隧道洞口段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加以确定。为了减少隧道洞口处山体坡面6危岩落石对棚洞3的冲击,增强棚洞3的抗冲击强度,延长棚洞3的使用寿命,棚洞3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如果需要降低棚洞3的重量和便于施工,棚洞3也可以采用合金等轻质材料结构。【主权项】1.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其特征为:在隧道洞口的外侧设有防护墙(2),防护墙(2)具有高于隧道洞口最高处的防护端(203),在防护墙(2)的与隧道洞口相对侧设有罩于桥梁(4)路面上方的棚洞(3),在所述棚洞(3)上设有连接于所述桥梁(4)的桥墩(5)的支承结构(3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其特征为:在所述桥墩(5)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的支承结构(3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其特征为:在所述棚洞(3)的底面设置有连接所述支承结构(302)的纵梁(30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纵梁(301)设于棚洞(3)底面两侧并平行于棚洞(3)轴线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纵梁(30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金属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其特征为:棚洞(3)的顶面为弧面。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山岭隧道洞口的棚洞结构,其特征为:在隧道洞口的外侧设有防护墙(2),防护墙(2)具有高于隧道洞口最高处的防护端(203),在防护墙(2)的与隧道洞口相对侧设有罩于桥梁(4)路面上方的棚洞(3),在所述棚洞(3)上设有连接于所述桥梁(4)的桥墩(5)的支承结构(3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军朱勇喻渝姜波周跃峰林本涛杨昌宇王爽刘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