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机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738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冷却机构及电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环形内筒及同轴环绕所述环形内筒的环形外筒;其中,所述环形内筒和环形外筒间具有至少一组导流结构,且每组导流结构形成有相通的至少两路流道;所述环形外筒设有至少一组入口/出口,每组入口/出口与一组导流结构的至少两路流道相通以使从入口流入的冷却介质流过相应导流结构的至少两路流道后自出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流道的长度较短,因此可减少压力损失;此外,导流结构的配置方式可使电机在周向和轴向的散热更加均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尤其适用于电机的冷却机构。
技术介绍
电机运行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热量,在一些应用中需对电机进行散热处理,以避免电机损坏,保证电机正常稳定运行。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一种具有水冷机构的电机,该水冷机构的内筒环绕定子3,外筒环绕内筒,自内筒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出若干沿周向分布的轴向延伸挡板12,外筒的内表面、内筒的外表面、内筒两端的挡环7与各挡板12合围形成流道 14,流道14包括若干轴向延伸路径和连通相邻轴向延伸路径的偏转路径12a,冷水自入口 10进入流道,并沿流道14迂回流经内筒的整个外周面后至出口 11后流出。定子与冷却机构的内筒接触,依靠冷水的流动可带走电机运行所产生的热量。上述现有技术中,由单条流道14连通入口 10和出口 11,因此流道的长度较长,导致压力损失较大;并且,轴向延伸路径的配置使得冷水进入流道14后沿圆周方向温度逐渐增加,导致电机在周向上的温差较大,散热不均勻。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改善上述问题的冷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却机构,包括环形内筒及同轴环绕所述环形内筒的环形外筒;其中,所述环形内筒和环形外筒间具有至少一组导流结构,且每组导流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机构,包括环形内筒及同轴环绕所述环形内筒的环形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筒和环形外筒间具有至少一组导流结构,且每组导流结构形成有相通的至少两路流道;所述环形外筒设有至少一组入口/出口,每组入口/出口与一组导流结构的至少两路流道相通以使从入口流入的冷却介质流过相应导流结构的至少两路流道后自出口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茂雄李越李刚王勇向海辉
申请(专利权)人: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