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2674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塔架1和风力机,还包括2个回转轴承2、框架4、梁5、尾舵8和斜连杆9,塔架的顶部和中部分别与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回转轴承外圈连接有框架,至少一个回转轴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梁的一端与框架连接,斜连杆的一端与梁的中间部位连接,另一端与框架连接,风力机与梁固定连接,框架两侧的梁的长度相等,框架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比另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多,尾舵与框架、梁或/和机舱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叶片寿命长;占地面积小;安装和维修成本低;可靠性好;应用范围广;取消了机舱内的回转轴承或回转驱动装置;轴承受力小;梁的受力小;自动对风、偏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能利用领域,涉及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和全球环境污染加剧,许多国家都更加重视洁净的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全球风能理事会指出,风力发电技术相比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而言更成熟,其效率也更高,产业前景最好,其开发利用增长率远高于常规能源,风力发电技术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风轮是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核心部件,因此叶片的性能决定风电机组的性能,叶片在设计寿命期内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旋转过程中,受水平推力、惯性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受风切变影响,水平推力的大小始终变化,无论对叶片还是传动系统和塔架都产生大的交变载荷;惯性力的方向随时变化;重力在叶片根部产生一个与旋转频率同频率的交变载荷。上述三个交变载荷以及由此产生的振动是叶片破坏的主要原因。风力发电机单机功率越做越大,目前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单机功率越大, 成本越低,其原因是一般认为风力机功率越大,所需的风力机数目越少,需要维修的部件越少,成本越低。实际上,由于受建筑物和地面的摩擦作用,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之为风切变,叶片在回转平面内处于不同位置时,风速会有差异,因而在回转平面垂直方向上叶片承受的水平推力和回转力矩的大小会不同,导致叶片受到疲劳载荷。同时,重力也会在叶片上产生交变载荷。因此,叶片越长,重量越重,受风切变和重力载荷的影响越大,导致叶片所承受的交变载荷越大,叶片越容易发生破坏。目前,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破坏的报道还不多见,主要是因为安装时间短,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若干年后,也许会大面积爆发。一旦出现问题,风电场由于停机、停电造成经济损失,再算上维修、吊装及更换零部件、超限运输、重复安装等等花费,加之风机大多安装在偏远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吊装拆卸难度大,最后付出的代价巨大。因此,虽然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随功率增加而降低,但考虑到后期的维修等费用,其总成本反而会上升。另一方面,巨型风电机组其叶片长度将达到 60-70m,陆上运输、安装极为困难,安装用的吊车容量将超过1200-1400t,很多地区不具备这个条件,从而限制了巨型风电机组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塔架1和风力机,还包括2个回转轴承2、框架4、梁5、尾舵8和斜连杆9,所述塔架的顶部和中部分别与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回转轴承外圈连接有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回转轴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斜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梁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风力机与所述梁固定连接,所述风力机包括风轮6和机舱7,所述风力机为2-100个,所述框架两侧的梁的长度相等,所述框架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比另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多1-20个,所述尾舵与所述框架、所述梁或/和所述机舱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尾舵的数目为1-100个。还包括桅10,桅的一端连接在塔架上。风力机为迎风式。风力机的功率为优选0. 5 500kW,最好是2 lOOkW。还包括中间回转轴承11,中间回转轴承位于2个回转轴承之间,中间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塔架上,中间回转轴承的外圈与框架固定连接,中间回转轴承的数目为1-10 个。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叶片寿命长。本专利技术的上部塔架上安装多个中、小型风力机,其叶片短,在高度方向上受风切变影响小,短叶片的疲劳载荷小,同时短叶片的制造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因而叶片的寿命长。(2)占地面积小。考虑到尾流的影响,现有技术的普通风电机组在安装时要相隔一定的距离,而本专利技术的在一个塔架上的多个风力机仅仅需要考虑风力机侧向的相互影响, 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同时,中、小型机组的尾流影响距离短,在风电场内可以布置更多本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提高风电场的经济效益。(3)独特的安装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部塔架连接有梁,在正常使用时,作为风力机的安装结构,在安装和维修时梁可以作为吊支架,不需要或者仅需要小型起吊机械就可以进行设备安装与拆装,有效降低安装维修成本。(4)维修成本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采用中、小型风力机,其叶片不仅短而且重量轻,运输方便和更换简便;二是规模化效益高,利于集成化和模块化和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三是中、小型风力机技术成熟,零部件价格便宜。( 系统的可靠性好。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的是在一个塔架上布置多个风力机的方式, 当单个或某几个风力机发生故障,不会对其他风力机产生影响,系统仍然能够基本保持正常运转。风电场的风力机数目更多,单个风力机发生故障对系统和电网的影响微乎其微。(6)应用范围广。与大型和巨型风电机组相比,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中、小型风力机,无论是对风场条件、地理位置还是占地面积的要求要低的多,大大拓展了本系统的应用范围。(7)取消了机舱内的回转轴承或回转驱动装置。由于在上部塔架和下部塔架中间布置了回转驱动装置,实现了上部塔架、梁和风力机的整体回转,因此不需要在单个风力机的机舱内设置回转轴承或回转驱动装置。(8)由于在塔架的顶部和中部各布置了一个回转轴承,在承受风产生的水平推力作用不会对两个回转轴承产生弯矩,与现有技术的普通风电机组相比,回转轴承的受力情况大为改善。(9)自动对风、偏航和安全保护。尾舵在风速小于额定风速时产生的回转力矩驱动回转轴承以上部分进行对风。不对称布置的风力机在风速大于额定风速时产生的回转力矩驱动回转轴承以上部分进行偏航。(10)不需要驱动装置。由于结构的对风、偏航和安全保护通过尾舵都可以实现,因此不需要再设置液压式或电机驱动式的回转驱动装置。(11)在梁和框架之间设置的斜连杆,能有效减小梁的根部受力。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图1为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图3为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详述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限定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塔架1和风力机,还包括2个回转轴承2、框架4、梁5、尾舵8和斜连杆9,所述塔架的顶部和中部分别与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回转轴承外圈连接有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回转轴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斜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梁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风力机与所述梁固定连接,所述风力机包括风轮6和机舱7,所述风力机为2-100个,所述框架两侧的梁的长度相等,所述框架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比另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多1-20个,所述尾舵与所述框架、所述梁或/和所述机舱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尾舵的数目为1-100个。还包括桅10,桅的一端连接在塔架上。风力机为迎风式。风力机的功率为优选0. 5 500kW,最好是2 lOOkW。还包括中间回转轴承11,中间回转轴承位于2个回转轴承之间,中间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塔架上,中间回转轴承的外圈与框架固定连接,中间回转轴承的数目为1-10 个。当风速达到风力机的启动风速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塔架(1)和风力机,其特征是还包括2个回转轴承(2)、框架(4)、梁(5)、尾舵(8)和斜连杆(9),所述塔架的顶部和中部分别与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回转轴承外圈连接有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回转轴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斜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梁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风力机与所述梁固定连接,所述风力机包括风轮(6)和机舱(7),所述风力机为2-100个,所述框架两侧的梁的长度相等,所述框架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比另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多1-20个,所述尾舵与所述框架、所述梁或/和所述机舱通过销轴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塔架(1)和风力机,其特征是还包括2 个回转轴承O)、框架⑷、梁(5)、尾舵(8)和斜连杆(9),所述塔架的顶部和中部分别与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回转轴承外圈连接有框架,至少一个所述回转轴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斜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梁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风力机与所述梁固定连接,所述风力机包括风轮 (6)和机舱(7),所述风力机为2-100个,所述框架两侧的梁的长度相等,所述框架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比另一侧梁上设置的风力机的数量多1-20个,所述尾舵与所述框架、 所述梁或/和所述机舱通过销轴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斜连杆的多转子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林平王一平朱丽黄群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