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用结构改良的电机起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632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用结构改良的电机起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盖板、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其结构特征是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分别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两端面上且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两端面相接触;第一簧片包括有对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该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对称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同一端面的中心线两侧;第二簧片包括有第三卡爪,该第三卡爪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另一端面的中心相接触;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遇到意外情况而出现爆裂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立即错位断裂,即致断裂充分且干脆,从而避免了严重的短路打火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起动器,特别是一种压缩机用结构改良的电机起动器, 它主要用于带运行电容的压缩机电机的起动,也可用于一般单相交流电机的起动。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压缩机大多采用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为了使电动机能自行起动,在电动机的定子铁芯上设置了两套绕组,即用以产生主磁场的主绕组11和用以产生辅助磁场的副绕组12。通电后,主、副磁场合成的旋转磁场切割静止转子产生一定的电磁转矩,使转子开始旋转,起动后的转子转矩将逐渐增大,当转速达到759Γ80%的同步转速时,切断副绕组12回路,电动机仍能继续旋转升速,直至达到与外阻抗转矩平衡、稳定运转。目前通常利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即PTC起动器来完成起动过程,在制冷压缩机电机的副绕组 12上串联有PTC起动器,PTC起动器在常温下处于小阻值导通状态,当起动时因电流的热效应,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短时间内温度升高,当达到居里点后,其电阻值迅速增加到几十千欧以上,此时与副绕组12的阻抗比相当于断路,与之串联的起动绕组的电流降至十几毫安以下,这时电机起动过程完成,进入正常运转。参见图2,它是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电机起动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简图,尽管塑料外壳内部结构存在多种差异(图中未标出),但是作为其核心部件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10、一对弹簧端子21/22、一对插脚23/Μ之间所构成的关系是基本相同的,也就是说一对弹簧端子21/22分别对应于设置在外壳中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两侧即两端面上,一对弹簧端子21/22分别与一对插脚23/Μ连接;这种结构的起动器看起来似乎是不存在不合理之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暴露出以下所要叙述的致命缺陷,因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遇到特殊情况,例如电压、电流冲击或温度骤变时往往会出现爆裂,而一旦有爆裂则会引起打火,一有打火就容易带来烧毁之虑。当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出现爆裂时,往往会表现出图3所示的状态,从图3所示的状态可知,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的爆裂表现为似断非断即似裂非裂的不干脆爆裂,而似裂非裂却都给打火提供了合适的条件, 正如图3所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爆裂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碎片和弹簧端子21/22、插脚23/Μ构成一回路,压缩机副绕组12会通过异常大电流,尽管此时热保护器会动作,但频繁通过大电流,仍会烧毁压缩机副绕组12。而当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爆裂出现碎片颗粒状后,也会出现图4所示的状态,弹簧端子21/22短路,在大电流作用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碎片颗粒和弹簧端子21/22会相互熔化,接着起动回路出现短路, 问题严重的将烧毁起动器并引起明火。因此,现有技术中实施例一中的呈对称状的一对弹簧端子21/22的设置是不合理的。参见图5-图6,它是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电机起动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简图,该技术已在专利技术专利号96113433.Χ中公开,公开日为1997年7月9日。它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实施例一中所存在的缺陷而进行的改进,在图4中塑料绝缘凸台35/36呈交叉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的两侧,弹簧端子31/32也呈交叉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两侧,当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出现中心断裂时,在弹簧端子31/32的外力作用下,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碎片自然分离,压缩机起动回路呈断路状态,此时压缩机副绕组 12不通电,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它还是存在下列缺陷,如图7、图8所示,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的周边发生裂痕时,弹簧端子31、32仍处于短路状态,瞬间通过的大电流仍有可能烧毁压缩机副绕组12。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防止上述安全问题的结构改良的电机起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压缩机用结构改良的电机起动器,它能防止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爆裂时出现的短路打火现象,从而避免严重后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缩机用结构改良的电机起动器,包括外壳、盖板、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其中 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均位于外壳内;外壳与盖板匹配连接,第一簧片与第一插脚连接,第二簧片与第二插脚连接;在外壳中成型有一安装型腔,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位于该安装型腔内,且该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为圆形,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分别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两端面上且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两端面相接触;所述的第一簧片包括有对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该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对称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同一端面的中心线两侧; 所述的第二簧片包括有第三卡爪,该第三卡爪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另一端面的中心相接触。由于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具有足够大的夹持力,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遇到意外情况而出现爆裂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立即错位断裂,即致断裂充分且干脆,从而避免了严重的短路打火现象。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分别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相接触,且该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接触呈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的第三卡爪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另一端面的中心点相接触。由此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能达到最佳。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与第一簧片连成一体,第一簧片呈V 字形,并在该第一簧片V字形的两端分别向外连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的第三卡爪与第二簧片的一端连成一体;由此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工艺设计更加简单。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中心距为7. 0-8. 0毫米;由此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互换性,可以适用于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标准件。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另一个端面的中心部位其直径在 3. 0毫米以内,以保证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遇到意外情况而出现爆裂时,能致使断裂充分且干脆,但不出现短路打火现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可靠,使用寿命长,当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遇到意外情况而出现爆裂时,能致使断裂充分且干脆,但不会出现短路打火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电机起动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图2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爆裂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2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爆裂的第二种状态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电机起动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简图;图6为图5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爆裂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5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爆裂的第二种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5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爆裂的第三种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11为图10的结构示意右视图;图12为图10的结构示意左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簧片的结构示意简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发生爆裂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详细的实施方式, 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参见图9-图14,本专利技术包括盖板45、外壳46、第一插脚43、第二插脚44、第一簧片41、第二簧片42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 ;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用结构改良的电机起动器,包括外壳、盖板、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其中: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均位于外壳内;外壳与盖板匹配连接,第一簧片与第一插脚连接,第二簧片与第二插脚连接;在外壳中成型有一安装型腔,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位于该安装型腔内,且该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为圆形,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第一簧片(41)和第二簧片(42)分别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的两端面上且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的两端面相接触;2)所述的第一簧片(41)包括有对称的第一卡爪(411)和第二卡爪(412),该第一卡爪(411)和第二卡爪(412)对称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同一个端面(101)的中心线(103)两侧;3)所述的第二簧片(42)包括有第三卡爪(421),该第三卡爪(421)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10)另一个端面(102)的中心部位(105)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民卢文成孙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帅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