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干法均压煤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2153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干法均压煤气回收装置,包括与高炉料罐连接的放散系统和均压系统,所述高炉料罐上还连接有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在高炉料罐上的除尘器,除尘器上连接有通往用户的管道。其中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高炉料罐放散煤气进行回收时,回收速度快,时间短,对高炉作业率影响极小,而且可以提高布袋除尘器寿命和除尘效率,自动化控制简单,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高炉装料系统放散煤气进行回收利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炼铁高炉所产生的能耗和污染在整个钢铁工序中占绝对的比重。近年来,高炉各系统节能减排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有较大突破,如环保水渣处理和热风炉废气余热回收等,这些节能减排工艺的应用,不仅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是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良好的环保效应。而高炉炉顶均压煤气回收工艺以其可观的环保和经济效应,一直以来受到业界关注。高炉给炉顶料罐(钟)装料前,需对该料罐(钟)中的高压煤气进行放散降压, 使料罐中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或接近,已减少料罐密封阀打开的难度并减少煤气对密封圈的磨损。目前国内高炉料罐均压煤气均采用直接对空放散,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排压放散过程产生噪音、废气和粉尘,污染环境。以一座4000m3高炉为例,一年放散的均压煤气量就达4434万m3 (标态),煤气单价按0. 1元/m3计算,单煤气一项所损失的经济效益就达 443. 4万元。如能将这部分煤气进行回收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相当可观。早在九十年代初,有提出在炉顶均压放散后接入减压塔,采用喷淋除尘,并加以蒸汽引射,强制回收均压煤气,但收效一般。另有提出在炉顶旋风除尘器后,引出回收管路,接入布袋除尘器进行回收,但该工艺设备复杂,阀门控制复杂,工艺流程长。另该工艺须通过回收系统进行自然泄压,回收时间很长,将极大的影响高炉作业率,生产操作上不具备可行性,而且排压煤气需经过旋风除尘器,进入布袋除尘器的粉尘颗粒较小,极易导致布袋粘结、堵塞, 甚至水分析出变成泥浆,极大的影响布袋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干法均压煤气回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干法均压煤气回收装置,包括与高炉料罐连接的放散系统和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料罐上还连接有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在高炉料罐上的除尘器,除尘器上连接有通往用户的管道。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本技术在对高炉料罐放散煤气进行回收时,回收速度快,时间短,对高炉作业率影响极小,而且可以提高布袋除尘器寿命和除尘效率,自动化控制简单,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当对高炉料罐2放散煤气回收时,关闭放散系统4的阀门11,切断均压通路阀门12,打开煤气回收系统切断阀6,从高炉1装料系统的高炉料罐2均压放散的荒煤气,经料罐煤气管路3进入煤气回收管道5,经回收系统切断阀6进入布袋除尘器7进行减压和精除尘,净煤气通过管道,通过切断阀8控制供用户9使用,荒煤气中的粉尘被布袋除尘器7捕集,通过布袋除尘器7底部的卸灰阀10和输灰管道回收,待压力平衡后,关闭回收系统切断阀6,打开放散系统4的阀门11,料罐残余煤气经放散系统4放散到压力平衡,打开料罐2 开始装料。高炉均压时,通过均压阀12来进行控制,对料罐进行均压。本技术设备简单,运行可靠,现场实施方便,料罐放散煤气回收率高。而未经处理的料罐放散煤气进入布袋除尘器时,其粉尘颗粒粒度范围大,大颗粒粉尘可在布袋表面形成自然粉尘过滤膜,可起到保护布袋,降低布袋粘结风险,还可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布袋除尘效率。可有效的降低高炉炉顶区域脏煤气、煤气灰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回收的煤气被再次利用,可增加煤气总回收量,节约成本。本技术在对高炉料罐放散煤气进行回收时,回收速度快,时间短,对高炉作业率影响极小,而且可以提高布袋除尘器寿命和除尘效率,自动化控制简单,安全、可靠。本技术可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可观,以一座4000m3高炉为例,一年放散的均压煤气量就达4434万m3 (标态),煤气单价按0. 1元/m3计算,单煤气一项所损失的经济效益就达443. 4万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干法均压煤气回收装置,包括与高炉料罐连接的放散系统和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料罐上还连接有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在高炉料罐上的除尘器,除尘器上连接有通往用户的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干法均压煤气回收装置,包括与高炉料罐连接的放散系统和均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炉料罐上还连接有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通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拾根向廷海罗云文邹忠平赵瑞海王彦军凌树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