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081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包括带有插槽的旋转插座体、旋转座体及固定座体,所述旋转插座体与旋转座体固定连接,旋转插座体与旋转座体之间设有导电片,旋转座体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组件,固定座体内设有与第一导电组件对应的第二导电组件,所述旋转座体与固定座体连接之间通过旋转芯组件转动连接,并保持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的接触状态,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使插座上的插座孔实现任意旋转角度,以便将其全部利用,解决固定式插座因插座孔无法转动而带来的缺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源连接器也可以称之为插座,是一种使导体与适当的配对元件连接,实现电路接通与断开的机电元件。目前市场上的电源连接器基本是固定式的,在器件上的插座孔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其缺点在于1、限制了插头的插入方向,许多电器上连接插头的电源线必须折弯才能使用;2、在一些多孔的排式插座上,固定式的结构会导致插座孔的浪费,不能完全利用插座的插孔,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必须购买多个插座放在家里,造成资源浪费;3、某些直插式用电器是可以直接插在插座上充电的,但用电器的体积要比一般插头大,因此相互间会发生干扰,影响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可使插座上的插座孔实现任意旋转角度,以便将其全部利用,解决固定式插座因插座孔无法转动而带来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插槽的旋转插座体、旋转座体及固定座体,所述旋转插座体与旋转座体固定连接,旋转插座体与旋转座体之间设有导电片,旋转座体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组件,固定座体内设有与第一导电组件对应的第二导电组件,所述旋转座体与固定座体连接之间通过旋转芯组件转动连接,并能在转动过程中保持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的接触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芯组件包括穿装在旋转插座体与旋转座体之间的接地插针, 所述固定座体上设有与接地插针底端插接的导电管,导电管上连接有接地连接片,所述旋转插座体上设有与接地插针顶端连接的接地片。旋转芯组件不仅起到了连接旋转座体与固定座体的作用,还起到了接地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为安装在旋转座体底部的第一 L极导电环与第一 N 极导电环;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为安装在固定座体内的第二L极导电环与第二N极导电环; 所述第一 L极导电环与第二 L极导电环相接触,第一 N极导电环与第二 N极导电环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 L极导电环与第二 N极导电环采用平面环结构,所述第一 N极导电环与第二 L极导电环采用凸面环结构。既能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又能减少旋转座体转动时的阻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 L极导电环与第一 N极导电环的外侧缘环布有若干插片I,旋转座体底部设有与插片I对应的安装槽I ;第二 L极导电环与第二 N极导电环外侧缘环布有若干插片II,固定座体内设有与插片II对应的安装槽II。采用插接式的结构,拆装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插槽与导电片之间设有弹性保护片,在未连接插头时,弹性保护片阻断插槽与导电片之间的连通。弹性保护片在一定程度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并可使插头与插槽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虚连,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小孩误插入,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用电器的插头插入旋转插座体后,插头根据使用角度任意进行旋转,用户在不同国家工作、家庭均可使用,减少了购置多个电源连接器的成本; 同时,旋转插座体的任意角度旋转也方便了用户的操作以及用电器电线的定位和整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在排式插座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包括带有插槽10的旋转插座体 1、旋转座体2及固定座体3,旋转插座体1与旋转座体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旋转插座体1 与旋转座体2之间设有导电片6,旋转座体2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组件,固定座体3内设有与第一导电组件对应的第二导电组件,旋转座体2与固定座体3连接之间通过旋转芯组件转动连接,并保持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的接触状态。旋转芯组件包括穿装在旋转插座体1与旋转座体2之间的接地插针4,固定座体3 上设有与接地插针4底端插接的导电管31,导电管31上铆接有接地连接片32,旋转插座体 1有与接地插针4顶端连接的接地片11。第一导电组件为安装在旋转座体2底部的第一 L极导电环21与第一 N极导电环 22 ;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为安装在固定座体3内的第二 L极导电环33与第二 N极导电环34 ; 所述第一 L极导电环21与第二 L极导电环33相接触,第一 N极导电环22与第二 N极导电环34相接触。为提高接触性能,防止接触不良,第一 L极导电环21与第二 N极导电环34 采用平面环结构,第一 N极导电环22与第二 L极导电环33采用凸面环结构。为方便拆装,第一 L极导电环21与第一 N极导电环22的外侧缘环布有若干插片 123,旋转座体2底部设有与插片123对应的安装槽124 ;第二 L极导电环33与第二 N极导电环34外侧缘环布有若干插片1135,固定座体3内设有与插片1135对应的安装槽1136。插槽10与导电片6之间设有弹性保护片5,在未连接插头时,弹性保护片5阻断插槽10与导电片6之间的连通。弹性保护片5在一定程度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并可使插头与插槽10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虚连,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小孩误插入,提高安全性。参照图3,本技术应用于排式插座7上,插座面板71将若干电源连接器定位在排式插座体上,每个电源连接器的旋转插座体1均可自由旋转,在用电器插头插入旋转插座体1后,可根据插头引线的方向改变使用角度,其操作方便、快速,还有利于用电器电线的定位和整理。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插槽(10)的旋转插座体(1)、旋转座体(2)及固定座体(3),所述旋转插座体(1)与旋转座体(2)固定连接,旋转插座体(1)与旋转座体(2)之间设有导电片(6),旋转座体(2)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组件,固定座体(3)内设有与第一导电组件对应的第二导电组件,所述旋转座体(2)与固定座体(3)连接之间通过旋转芯组件转动连接,并保持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的接触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插槽(10)的旋转插座体(1)、旋转座体 (2)及固定座体(3),所述旋转插座体(1)与旋转座体O)固定连接,旋转插座体(1)与旋转座体⑵之间设有导电片(6),旋转座体⑵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组件,固定座体(3)内设有与第一导电组件对应的第二导电组件,所述旋转座体( 与固定座体C3)连接之间通过旋转芯组件转动连接,并保持第一导电组件与第二导电组件的接触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芯组件包括穿装在旋转插座体(1)与旋转座体( 之间的接地插针,所述固定座体( 上设有与接地插针(4)底端插接的导电管(31),导电管(31)上连接有接地连接片(32),所述旋转插座体 (1)上设有与接地插针(4)顶端连接的接地片(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组件为安装在旋转座体(2)底部的第一 L极导电环与第一 N极导电环02);所述第二导电组件为安装在固定座体(3)内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