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廷彰专利>正文

多角度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393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角度电连接装置包含一个连接本体、一个电输入单元、一个电输出单元及一个导电单元。该连接本体包括一个第一球窝及一个第二球窝,该电输入单元包括一个可万向枢转地安装于第一球窝中的第一球头,及一个与第一球头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头,该电输出单元包括一个可万向枢转地安装于第二球窝中的第二球头,及一个与第二球头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头,该导电单元电连接电输入单元与电输出单元,利用电输入单元与电输出单元皆可相对连接本体自由枢转,提供更丰富的角度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空间状态,提高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角度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台湾第M325657号专利所揭露的一种可旋转多孔插座,包含一个壳体及一个枢设于壳体上的插头,利用将该插头相对该壳体旋转不同角度,以适应不同空间状况。而台湾第 M341977号专利所揭露的另一种多角度旋转插座,一整排的插孔皆可个别旋转,以依不同空间状况需求调整。然而,前述专利案所提供的变化态样仍不够丰富,无法适应各种空间状况,因此, 研制一种变化角度更加丰富的多角度电连接装置是目前市场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化丰富的多角度电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包含一个连接本体、一个电输入单元、一个电输出单元,以及一个导电单元,该多角度电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连接本体包括分别开设于二个相反端的一个第一球窝及一个第二球窝,该电输入单元包括一万向枢转地安装于该第一球窝中的第一球头,及一个与该第一球头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头,该电输出单元包括一个万向枢转地安装于该第二球窝中的第二球头,及一个与该第二球头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头,该导电单元电连接该电输入单元与该电输出单元。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连接本体还包括多数个间隔环设于该第一球窝周缘的第一定位槽,及多数个间隔环设于该第二球窝周缘的第二定位槽,该电输入单元还包括一个形成于第一球头与第一电连接头间的第一颈部,该电输出单元还包括一个形成于第二球头与第二电连接头间的第二颈部,该第一颈部、第二颈部宽度分别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宽度配合。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连接本体的任一个第一定位槽与任一个第二定位槽沿一个轴向彼此错位。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连接本体的第一球窝与第二球窝窝口皆略朝内缩, 窝口圆径小于该第一球窝与第二球窝的最大圆径。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电输入单元的第一颈部与第一球头一体成型,该第一电连接头安装于该第一颈部上,该电输入单元还包括一个形成于该第一颈部末端的插部,及对应该插部形成于该第一电连接头的一个槽部。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电输出单元的第二颈部与第二球头一体成型,该第二电连接头安装于该第二颈部上,该电输出单元还包括一个形成于该第二颈部末端的插部,及对应该插部形成于该第二电连接头的一个槽部。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连接本体还包括一段连接于该第一球窝与该第二球窝间的可挠段。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连接本体还包括一个连通该第一球窝与第二球窝的通孔,该导电单元包括一个穿过该通孔的导线组、一个第一接点组、一个第二接点组、一个第三接点组及一第四接点组,该第一接点组、第二接点组、第三接点组、第四接点组分别位于该第一球头、第二球头、第一电连接头、第二电连接头上,其中,该第一接点组、第二接点组以导线组电连接,该第三接点组与第一电连接头的电源电连接,该第四接点组与第二电连接头的消耗源电连接,该第一接点组、第三接点组连接,该第二接点组、第四接点组连接。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第一电连接头为插头,该第二电连接头为插座。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该第一电连接头与该第二连接头皆为插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电输入单元与电输出单元皆可相对该连接本体万向枢转,提供更丰富的角度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空间状态,提高使用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图2是说明所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图3是立体图,说明所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电输入单元、一个电输出单元卡设于连接本体的一个第一定位槽、一个第二定位槽;图4是对应图3的前视图;图5是立体图,说明所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电输出单元与该连接本体平行设置;图6是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电输入单元、电输出单元与连接本体呈任意角度;图7是侧视图,说明所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两端皆为插头;图8是剖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中1.连接本体;11.第一球窝;12.第一定位槽;13.第二球窝;14.第二定位槽;15.通孔;16.可挠段;2.电输入单元;21.第一球头;22.第一电连接头;23.第一颈部; 24.插部;25.槽部;3.电输出单元;31.第二球头;32.第二电连接头;33.第二颈部;34.插部;35.槽部;4.导电单元;40.导线组;41.第一接点组;42.第二接点组;43.第三接点组; 44.第四接点组;51.末端圆弧插头;52.末端为平面插头;53.有接地电极插头;61. USB充电插座;62.两孔插座;63.充电电池充电插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多角度电连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连接本体I、一个电输入单元2、一个电输出单元3及一个导电单元4。该连接本体1大致呈中空圆柱形,包括一个开设于其中一端的第一球窝11、多数个间隔环设于该第一球窝11周缘的第一定位槽12、一个开设于相反端的第二球窝13、多数个间隔环设于该第二球窝13周缘的第二定位槽14,及一个连通该第一球窝11、第二球窝 13的通孔15,该第一球窝11与第二球窝13呈球形凹陷状,且窝口皆略朝内缩,即第一球窝II、第二球窝13的窝口圆径d小于第一球窝11、第二球窝13的最大圆径D。该电输入单元2包括一个可万向枢转地安装于该第一球窝11中的第一球头21、一个与该第一球头21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头22,及一个形成于第一球头21与第一电连接头22 间的第一颈部23,该第一颈部23的宽度与第一定位槽12的宽度相配合,使该第一颈部23 可脱离地卡设于该第一定位槽12中。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颈部23与该第一球头21 —体成型,该电输入单元2还包括一个形成于该第一颈部23末端的插部对,及对应该插部M形成于该第一电连接头22 的一个槽部25,该第一电连接头22利用该插部M与该槽部25的配合可插拔地安装于该第一颈部23上。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该第一电连接头22是可插拔地安装于该第一球头21上,且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连接头22为插头,可按照使用需求更换为末端圆弧插头51、末端为平面插头52或是有接地电极插头53等不同态样。 该电输出单元3包括一个可万向枢转地安装于该第二球窝13中的第二球头31、一个与该第二球头31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头32,及一个形成于第二球头31与第二电连接头32 间的第二颈部33,该第二颈部33的宽度与第二定位槽14的宽度相配合。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颈部33与该第二球头31 —体成型,该第二电连接头32 可插拔地安装于该第二颈部33上,该电输出单元3还包括一个形成于该第二颈部33末端的插部拟,及对应该插部34形成于该第二电连接头32的一个槽部35。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该第二电连接头32是可插拔地安装于该第二颈部33上,且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电连接头32可为插头或插座,可按照使用需求更换为USB充电插座61、两孔插座62、充电电池充电插座63、末端圆弧插头51、末端为平面插头52或是有接地电极插头53等不同态样。该导电单元4电连接该电输入单元2与该电输出单元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导电单元4包括一个穿过该通孔15的导线组40、一个第一接点组41、一个第二接点组42、一个第三接点组43及一个第四接点组44,该第一接点组41、第二接点组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角度电连接装置,包含:一个连接本体、一个电输入单元、一个电输出单元,以及一个导电单元,该多角度电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连接本体包括分别开设于二个相反端的一个第一球窝及一个第二球窝,该电输入单元包括一个万向枢转地安装于该第一球窝中的第一球头,及一个与该第一球头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头,该电输出单元包括一个万向枢转地安装于该第二球窝中的第二球头,及一个与该第二球头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头,该导电单元电连接该电输入单元与该电输出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廷彰
申请(专利权)人:黄廷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