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贝洪毅专利>正文

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00046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装置,它包括有两用固定燃烧炉、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冷却净化系统和无储气罐的输配系统,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活动设置在两用固定燃烧炉上,所述的可移动干馏釜通过管道与冷却净化系统相连,所述的冷却净化系统与输配系统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类似连续运行;实现自给加热源,系统不设庞大的储气柜设备利用率高,工程投资少,生产过程无污水污物排放,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可移动干馏釜接力运行,自给加热源,能类似连续生产、无储气柜的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
技术介绍
煤、木材干馏制炭技术在我国早已被人们掌握,木材干馏制炭在远古就已被百姓利用。而生物质干馏并实现炭、气、油联产集中供气技术是我国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兴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农村新能源建设及其它领域。该技术涉及干馏、冷却、净化、输配四个系统。干馏系统是固体生物质转化成固体碳、木焦油、木醋液及可燃气体的装置,目前国内生物质干馏设备,只有稻壳、木屑类粉状物料可实现连续生产,适应大块原料的干馏设备均为间歇式生产,设备利用率很低,且多采用直接燃烧煤炭或木材加温干馏釜,不仅热能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并且还会排放大量烟尘,污染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冷却系统目前多采用普通的列管换热器,造价高,效率低;净化系统一般都采用碳过滤吸收法,净化效果不甚理想;而输配系统多采用低压输配工艺,储气设备均为地上定压储气柜(罐)。投资巨大,而使用中又要经常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块物料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能基本连续作业、输配性能良好的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包括有两用固定燃烧炉、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冷却净化系统和输配系统,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活动设置在两用固定燃烧炉上,所述的可移动干馏釜通过管道与冷却净化系统相连,所述的冷却净化系统与输配系统相连。所述的两用固定燃烧炉是由炉壳、烟道、炉门、燃气燃烧器构成,炉门设置在炉壳的前面;烟道连接在炉壳后面上部;燃气燃烧器设在炉壳侧面底部,烧嘴伸入燃烧炉内部, 燃气燃烧器通过燃气管道分别与列管式冷却器的燃气出口管道及分气缸相连。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的顶端设置有干馏釜盖和气体出口管道,气体出口管道上设置有闸阀。所述的冷却净化系统设置有两级净化器。所述的输配系统是增容输配总管道,采用中压环网输配工艺,输配压力 P 彡 0.09Mpa。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1、本专利技术三台干馏釜接力运行可实现类似连续运行,可基本做到连续产气,同样适用于大块原料,不仅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且为利用输配管道替代储气柜创造了条件。节省投资,方便管理。同时,采用生产过程产生的燃气为干馏釜加热,实现自给加热源;提高热能利用率,节省资源,并且生产过程无烟尘排放,节能环保。干馏釜可倾斜100度,便于装、卸料。可实现炭、气、油联产。2、本专利技术采用酸洗冷却槽和套筒初冷器技术,采用多级分离、两级净化工艺设备, 彻底地解决了燃气净化与冷却问题,燃气质量高,使燃气焦、尘含量稳定地控制在8mg/Nm3 以下,低位热值17000kj/Nm3。3、本专利技术采用中压环网输配工艺,输配压力为P彡0. 09Mpa,并利用增容燃气输配管网代替庞大的储气柜,不仅节省投资,而且使用周期长,无须日常维护保养,便于管理、 安全可靠、设备利用率高、工程投资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为用于干馏釜冷却的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图中两用固定燃烧炉1 ;燃气燃烧器2 ;炉门3 ;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4 ;闸阀5 ; 酸洗冷却槽6 ;套筒式初冷器7 ;列管式冷却器8 ;初级气液分离器9 ;洗涤器10 ;—级气液分离器11 ;二级气液分离器12 ;—级净化器13 ;二级净化器14 ;罗茨风机15 ;醋液循环泵 16 ;碱液循环泵17 ;冷却水循环泵18 ;醋液中间槽19 ;醋液循环槽20 ;碱液循环槽21 ;循环水池22 ;木醋液池23 ;木焦油池M ;增容输配总管道25 ;分气缸沈、燃气管道27 ;球阀 28 ;炉壳四;烟道30 ;干馏釜盖31 ;栏框32 ;转动轴33 ;轴套34 ;固定支座35 ;涡轮蜗杆机构36 ;手轮37。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包括有两用固定燃烧炉1、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4、冷却净化系统和输配系统,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4 活动设置在两用固定燃烧炉1上,所述的可移动干馏釜4通过管道与冷却净化系统相连,所述的冷却净化系统与输配系统相连。其中所述的两用固定燃烧炉1是由炉壳四、烟道30、炉门3、燃气燃烧器2构成的,炉门3设在炉壳四的前面;烟道30连接在炉壳四后面上部;燃气燃烧器2设在炉壳四侧面底部, 烧嘴伸入两用固定燃烧炉1内部,燃气燃烧器2通过燃气管道27与列管式冷却器8的燃气出口管道及分气缸沈相连。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4共有3个,以便接力式交替使用,每个干馏釜的顶端设置有干馏釜盖31,气体出口管道上均设置有间阀5。打开干馏釜盖31,加入生物质原料, 密封好干馏釜盖。打开燃气燃烧器2前的球阀28,点燃燃气对干馏釜加热,第一次点火时, 从炉门3加入木材点火加温,待有燃气产生后,停止添加木材,改用燃气加热,在加温过程中,釜内生物质原料在绝氧状态下,通过干燥、预热、干馏热解、炭化、煅烧等过程,转化成固体碳、木焦油、木醋液及粗燃气。控制釜内温度在450—500度,经6—8小时恒温,该釜原料的干馏过程便已完成,关闭燃气管道27上的球阀观,关闭干馏釜燃气出口闸阀5,解除干馏釜与系统的连接,即可利用吊车移出干馏釜,放在旋转装置上,而将已经装满原料并密封好的另一干馏釜置入两用固定燃烧炉1中,重复上述操作,以便完成第二釜及第三釜干馏过程。这样便可基本上实现干馏过程的连续运行。完成干馏过程的干馏釜被移置在旋转装置上自然冷却,如图2所示,所述的旋转装置由栏框32、转动轴33、轴套34、固定支座35、涡轮蜗杆机构36和手轮37构成,所述的转动轴33固定在栏框32两侧,并均置入轴套34中;其中一端的转动轴33与涡轮蜗杆机构 36的涡轮固定;涡轮蜗杆机构36的蜗杆则与手轮37相连;而轴套34固定在固定支座35 上。栏框32是干馏釜4的承载体,并可将干馏釜4固定。当干馏釜4冷却后约8小时,打开干馏釜盖31并移除,转动手轮37,带动涡轮蜗杆机构36的蜗杆转动,驱使涡轮转动,通过分别固定在涡轮和栏框32上的转动轴33带动栏框32慢慢翻转,被固定在栏框32内的干馏釜4便随之翻转,达到100度时停止,限位装置限制住,这样便有利于卸料和装料。装好原料后,反方向转动手轮37,便可使干馏釜4复位。从干馏釜出来的燃气为粗燃气,温度高,并含有焦油和其它杂质,必须经过冷却净化才能进入输配管道,输送到终端用户使用。所述的冷却净化系统包括有酸洗冷却槽6、套筒式初冷器7、列管式冷却器8、初级气液分离器9、洗涤器10、一级气液分离器11、二级气液分离器12、一级净化器13、二级净化器14、罗茨风机15、醋液循环泵16、碱液循环泵17、冷却水循环泵18、醋液中间槽19、醋液循环槽20、碱液循环槽21、循环水池22、木醋液池23 和木焦油池M。所述的酸洗冷却槽6的入口端通过管道与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4相连,酸洗冷却槽6的气体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套筒式初冷器7相连;液体出口端通过管路与醋液中间槽19相连;醋液中间槽19通过管路与醋液循环槽20相连;醋液循环槽20上部通过管道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用固定燃烧炉、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冷却净化系统和输配系统,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活动设置在两用固定燃烧炉上,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通过管道与冷却净化系统相连,所述的冷却净化系统与输配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用固定燃烧炉、 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冷却净化系统和输配系统,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活动设置在两用固定燃烧炉上,所述的接力式可移动干馏釜通过管道与冷却净化系统相连,所述的冷却净化系统与输配系统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干馏炭、气、油、液联产集中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用固定燃烧炉是由炉壳、烟道、炉门、燃气燃烧器构成,炉门设置在炉壳的前面;烟道连接在炉壳后面上部;燃气燃烧器设在炉壳侧面底部,烧嘴伸入燃烧炉内部,燃气燃烧器通过燃气管道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洪毅鄂继泉
申请(专利权)人:贝洪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