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底部和前驱动桥壳后节的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轻型汽车底盘后节下护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采用前置、纵向布置形式的轻型汽车的发动机底部和前驱动桥壳的保护, 大多是在底盘下安装下护板。下护板的材料是塑料或金属平板。但是塑料下护板的刚性差, 特别是受热后容易变形。而用金属作下护板,如果板材薄,则下护板的强度与刚性都差,安装后,下护板与底盘会发生共振,加大噪声;如果采用厚板材,又会增加整车的重量,乃至提高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选择适合厚度的金属板,制作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减少噪声、不增加重量,又能真正具备防护功能的下护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设计目的的选用厚度为1. 2毫米左右的金属板材制成后节下护板体1 ;把后节下护板体1的4 个拐角部各制成1个能为下横臂留出安装空间的L形缺口 2 ;在后节下护板体1的前部加工2个能消除纵向偏差的纵向腰形安装孔3 ;在后节下护板体1的与前驱动桥放油孔相对应的部位开出3个略大于放油孔的腰形通孔4 ;在后节下护板体1的中部加工出能增强后节下护板体1的强度和刚性的纵向加强筋5和异形加强筋7 ;在后节下护板体 ...
【技术保护点】
油孔相对应的部位带有3个略大于放油孔的腰形通孔(4);后节下护板体(1)的中部带有能增强后节下护板体(1)的强度和刚性的纵向加强筋(5)和异形加强筋(7);后节下护板体(1)的后部带有2个能消除横向偏差的横向腰形安装孔(6)。1.轻型汽车底盘后节下护板,由下护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后节下护板体(1)的4个拐角处各有1个能为下横臂留出安装空间的L形缺口(2);后节下护板体(1)的前部带有2个能消除纵向偏差的纵向腰形安装孔(3);后节下护板体(1)的左部、与前驱动桥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有浩,吴带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