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559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交替排列的至少三层玻璃纤维层和至少四层铺铜层,其中所述铺铜层均为铺铜接地层,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铺铜层上的走线以及电源引入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印刷电路板将四层铺铜层均接地,将走线尽量设置在内部铺铜层,无需屏蔽系统就可以满足环保要求,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印刷电路板设计困难和成本较高的缺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减少电磁辐射、提高生产效率的印刷电路板。
技术介绍
在欧盟等许多地区相继强调环保要求,如今这一要求非常严格,而电子产品的集成度高,功能强,时钟频率随之越来越高,现有的电子产品一般会采用金属外壳或在塑胶壳内喷涂导电介质作为屏蔽系统,因此环保要求对电子产品设计和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0层铺铜层)。其中11为走线层,12为电源层,13为接地层,14为玻璃纤维层。现有的印刷电路板一般通过电源层12取电,通过走线层11走线,最后通过接地层13接地,层与层之间的连接通过在玻璃纤维层14 上打孔实现,电源层12为大面积的铺铜电源121 (如图2所示),接地层13为大面积的铺铜接地以方便走线层11接电和接地。但是这种结构的印刷电路板由于走线层直接暴露在印刷电路板的外部,必须使用屏蔽系统才能达到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印刷电路板设计困难和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将四层铺铜层均接地、将走线尽量设置在内部铺铜层的无需屏蔽系统就可以满足环保要求的印刷电路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交替排列的至少三层玻璃纤维层和至少四层铺铜层,其中所述铺铜层均为铺铜接地层,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铺铜层上的走线以及电源引入线。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电源引入线接入到非顶层的铺铜层和非底层的铺铜层。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走线包括时钟走线、数据走线以及电源走线,90%以上的所述时钟走线、90%以上的所述数据走线以及90%以上的所述电源走线设置在非顶层的铺铜层和非底层的铺铜层。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同一位置具有双层走线,所述双层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层所述铺铜层隔离开。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双层走线的走线方向相互垂直。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同一位置具有单层走线,所述单层走线设置在非顶层的铺铜层和非底层的铺铜层。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双脚直插器件孔,所述双脚直插器件孔为同向设置。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双脚直插器件孔的双孔连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边的夹角为0度、90度、180度或270度。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双脚直插器件孔在侧方向的间距大于 0. 5mmο在本技术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中,所述双脚直插器件孔在主方向的间距大于 2mm ο实施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四层铺铜层均接地,将走线尽量设置在内部铺铜层,无需屏蔽系统就可以满足环保要求,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印刷电路板设计困难和成本较高的缺陷。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印刷电路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印刷电路板的铺铜电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内部铺铜接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外部铺铜接地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在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中,所述印刷电路板采用交替排列的至少三层玻璃纤维层14和至少四层铺铜层,所述铺铜层均为铺铜接地层15, 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铺铜层上的走线以及电源引入线112。如图4所示,图中示出了电源引入线112以及大量的实现铺铜层的铺铜接地的接地孔111,通过电源引入线112的使用避免了使用大面积的铺铜电源121,由于每层铺铜层均接地,因此电源引入线 112、90%以上的数据走线、90%以上的时钟走线以及90%以上的电源走线都可设置在内部的铺铜层,即接入到非顶层的铺铜层和非底层的铺铜层,而顶层铺铜层和底层铺铜层的走线尽可能缩短长度,一般不能超过6_以减少辐射騷扰(依据天线辐射原理和阻抗匹配原理),这样就无须采用金属外壳用来作为屏蔽系统,也无须在塑胶壳内喷涂导电介质用来作为屏蔽系统,且半成品裸板或成品塑胶外壳组装后无须任何屏蔽系统处理的条件下,做到了满足环保要求和辐射騷扰要求。作为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优选实施例,当所述印刷电路板同一位置上具有双层走线时,所述双层走线之间通过至少一层所述铺铜层隔离开。所述双层走线的走线方向相互垂直。当所述印刷电路板同一位置上只有单层走线时,所述单层走线设置在非顶层的铺铜层和非底层的铺铜层。印刷电路板上除了时钟走线、数据走线以及电源走线还有输入输出接口走线,由于这些走线之间可能会相互干扰,因此在印刷电路板同一位置上具有双层走线时,通过至少一层铺铜层隔离开走线(即将双层走线分别设置在第一层铺铜层和第三层铺铜层、第二层铺铜层和第四层铺铜层或第一层铺铜层和第四层铺铜层),这样可以避免走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双层走线的走线方向相互垂直,由于走线方向相互垂直,使得走线之间即使产生了干扰,也可以将干扰降到最低。当印刷电路板同一位置上只有单层走线时,单层走线设置在内层的铺铜层即非顶层的铺铜层和非底层的铺铜层,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走线对外的电磁干扰,实现不做任何屏蔽处理的条件下,满足环保要求和辐射騷扰要求。此外当今电子产品当中,相当多的产品有使用直插方式的电解电容以及直插方式的电感,这些都是因为产品成本竞争使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目前所有的产品在设计阶段都没有真正的工厂化,都没有细化设计规则,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制造成本中大打折扣,有的产品通过人工来完成插件,有的产品通过机械来完成插件,这两种插件方式都让设计人员随意设计直插器件孔,造成后续生产资源浪费严重。例如直插有极性器件的极性方向不一致,使得智能插件方式在生产插件过程中时间过长,同时对于后期的目检的工位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检查,并且漏检率比较高。作为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双脚直插器件孔2,所述双脚直插器件孔2为同向设置。所述双脚直插器件孔2的双孔连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侧边的夹角为0度、90度、180度或270度。如图5所示的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外部铺铜接地层的结构示意图中,印刷电路板上的双脚直插器件孔2均为同向设置, 设置的角度一般为0度、90度、180度或270度,这样更有利于直插器件的工业化安装和目检,提高机械插件直插器件和人工插件直插器件的效率,提高目检直插器件的合格率以及缩短目检直插器件的检查时间。例如45只直插器件随意放置后,在机械插件机器上最好的编程方式插件需要20秒完成。现将45只双脚直插器件(包含有极性器件和无极性器件) 的孔位及极性统一朝同一个方向设置,同样在机械插件机器上最好的编程方式插件只需要 12秒完成,这样在插件时间上减少了 8秒。另外在目检工位上,目检35个有极性的直插器件大约在2至3秒内可以完成,合格率为100% ;而随意放置35个有极性的直插器件大约在6至8秒内完成,最好的合格率在80%至95%之间。如果是手动插件直插器件,在设计阶段统一直插器件的方向,带来的效益将更明显、更可观。作为本技术的印刷电路板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双脚直插器件孔2在侧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交替排列的至少三层玻璃纤维层(14)和至少四层铺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铺铜层均为铺铜接地层(15),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铺铜层上的走线以及电源引入线(1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细志汪发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