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10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属于导联脱落检测技术领域,在心电采集电路的两个电极各并联接入一路正弦恒流源,正弦信号经过人体及电极皮肤界面系统后,由于生物阻抗的影响,幅度、相位产生一定的变化,经过差分放大后通过正交解调器芯片进行解调,再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经采样转换后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回路交流阻抗,将回路阻抗与阈值比较,即可判断导联的连接状态是脱落、接触不良还是接触良好。本技术除了能够检测电极脱落外,还能够对电极与皮肤界面的连接质量进行检测,在使用中可以及时发现电极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醒用户对电极进行调整,从而改善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联脱落检测,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的发展,使用便携式和穿戴式的小型心电监测产品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已经成为日常健康监测及医疗检查的常用手段。这些产品大多在院外使用,采用两个电极组成一个单导联进行心电监测,一旦电极与人体接触不良将无法采集到有效的心电信号,耽误诊疗时间。目前市面上的动态心电监测产品大多使用直流导联脱落的检测方式,这种方式只能检测电极是否脱落,但无法得知电极的连接质量,因此,在电极接触不良时,无法及时提醒用户检查或更换电极,从而采集到无效的心电信号,影响监测效果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检测动态心电监测产品使用时是否发生了电极脱落和电极接触不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测量电极、第一正弦恒流源单元、第二正弦恒流源单元、第三正弦恒流源单元、差分放大单元、正交解调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电极、第一正弦恒流源单元(11)、第二正弦恒流源单元(12)、第三正弦恒流源单元(13)、差分放大单元(2)、正交解调单元(3)、第一低通滤波单元(41)、第二低通滤波单元(42)、第一模数转换单元(51)、第二模数转换单元(52)、处理器单元(6);所述测量电极包括第一测量电极和第二测量电极,第一测量电极和第二测量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正弦恒流源单元(11)、第二正弦恒流源单元(12)并联后再与所述差分放大单元(2)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差分放大单元(2)的输出端与正交解调单元(3)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正弦恒流源单元(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电极、第一正弦恒流源单元(11)、第二正弦恒流源单元(12)、第三正弦恒流源单元(13)、差分放大单元(2)、正交解调单元(3)、第一低通滤波单元(41)、第二低通滤波单元(42)、第一模数转换单元(51)、第二模数转换单元(52)、处理器单元(6);所述测量电极包括第一测量电极和第二测量电极,第一测量电极和第二测量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正弦恒流源单元(11)、第二正弦恒流源单元(12)并联后再与所述差分放大单元(2)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差分放大单元(2)的输出端与正交解调单元(3)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三正弦恒流源单元(13)与正交解调单元(3)的参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正交解调单元(3)的同向输出端经过第一低通滤波单元(41)与第一模数转换单元(51)电连接,正交解调单元(3)的正交输出端经过第二低通滤波单元(42)与第二模数转换单元(52)电连接,第一模数转换单元(51)与第二模数转换单元(52)的输出端均与处理器单元(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正弦恒流源单元(11、12、13)均为正弦恒流源电路,第一测量电极和第二测量电极各与一路正弦恒流源电路并联后再与差分放大单元(2)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放大单元(2)为差分放大器电路,用于放大第一、第二正弦恒流源单元(11、12)输出的正弦信号由于生物阻抗影响产生的差异,差分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测量电极、第二测量电极及第一、第二正弦恒流源单元(11、12)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正交解调单元(3)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交流阻抗检测心电导联连接状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解调单元(3)为正交解调器芯片,用于从差分放大单元(2)的输出信号中分离出高频分量,正交解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菲邹宗许蔡吉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