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兴才专利>正文

具有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的LNG加气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237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的LNG加气站,该LNG加气站包括由管道组成的管路系统;及由管路系统连接的罐车、低温潜液泵3、LNG储罐1、LNG加气机4、和EAG复热器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路系统的设置使罐车卸车(不用泵)增压、LNG储罐增压、LNG储罐调压共用一台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并将该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与EAG复热器组合成一体设计,减少了LNG加气站的设备、场地、成本投资、并且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NG加气站加气
,尤其涉及具有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的LNG加气站
技术介绍
LNG是液化天然气的简称,它是对天然气进行脱水、脱烃、脱硫、清除CO2等净化处理后,在低温时液化处理而成,主要成分是甲烷。采用LNG可以大大降低天然气的运输和存储成本。因此,LNG燃料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之一。由于LNG燃料汽车所配置的燃气发动机对燃料有一定要求,其正常运转需要有额定的压力范围,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就需要将饱和压力低于设定压力的LNG燃料调整并保持到汽车发动机所需要的压力范围,然后充装到车载钢瓶中。这一调压过程通常在LNG加气站完成。因此LNG加气站,需要一个LNG储罐调压汽化器,来实现对LNG储罐内LNG的调压,以将调压后饱和压力下的LNG充装到车载钢瓶中,使LNG燃料汽车气源供给压力稳定。现有的LNG加气站,通常包括四个具有加热功能的装置,分别为一个用于罐车卸车(不使用泵)的卸车增压器、一个LNG储罐增压的储罐自增压器、一个用于LNG储罐调压的调压气化器、一个用于超量BOG放散前预热处理的EAG复热器。目前现有LNG加气站设备繁多,占用空间大、布局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具有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的LNG加气站,这种LNG加气站的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同时具有罐车卸车(不使用泵)增压、LNG储罐自增压、LNG储罐调压的三种功能,减少LNG加气站的场地(或撬)的占用空间,使LNG加气站结构更加紧凑、布局更加简化。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的 LNG加气站,包括罐车、低温潜液泵、LNG储罐、LNG加气机、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所述罐车设有罐车卸液口、罐车增压出液口和罐车增压回气口 ;所述低温潜液泵设有泵进液口和泵出液口 ;所述LNG加气机设有加气进口和加气回气口 ;所述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包括设在其两侧的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和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所述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通过设有罐车增压入口阀的管道与罐车增压出液口连接,罐车增压入口阀和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之间的管道还通过设有增压调压阀和自力调节阀的管道与LNG储罐的底部连接,并且所述增压调压阀和自力调节阀还并联一条设有LNG储罐调压通过阀的管道;所述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通过设有储罐增压回气阀的管道与LNG储罐的顶部连接,储罐增压回气阀和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之间的管道还连接两条支路,一支通过设有罐车增压回气阀的管道与罐车增压回气口连接,另一支通过设有储罐调压阀的管道与低温潜液泵的泵出液口连接;所述低温潜液泵的泵出液口通过设有上进液阀的管道与LNG储罐的顶部连接;泵进液口通过设有下进液阀的管道与LNG储罐的底部连接,同时还通过设有罐车进液阀的管道与罐车卸液口连接;所述LNG加气机的加气进口通过管道与泵出液口连接,加气回气口与LNG储罐的底部连接。所述低温潜液泵还设有气相平衡接口,所述气相平衡接口通过设有气相平衡阀的管道与罐车增压回气口连接,并且气相平衡阀和低温潜液泵气相平衡接口之间的管道通过管道与LNG储罐的气相空间部分连接。LNG加气机的加气进口与低温潜液泵的泵出液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储罐增压回气阀与LNG储罐的气相空间部分之间的管道上设置包括EAG复热器的放空管路单元。所述EAG复热器与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通过上下焊接而设计成一体。上述技术方案中,罐车卸车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有泵卸车,低温潜液泵运行时,使用低温潜液泵进行罐车的卸车。卸车时,罐车中的LNG在低温潜液泵的驱动下,从罐车流出经过低温潜液泵增压后,进入LNG储罐的液相空间部分,从而完成卸车。另一种方式为无泵卸车,这种方式需要对罐车内LNG进行增压;无泵卸车增压时,利用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对罐车进行增压,使罐车内的LNG压力高于LNG储罐压力;开启罐车与LNG储罐上的相关阀门,将罐车中的LNG通过压差转注到LNG储罐中,从而完成LNG的卸车。卸车增压的原理是通过软管连接罐车与LNG储罐相关管路;罐车中的LNG经由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进入多功能空温式加热器,LNG在多功能空温式加热器内部被加热汽化后,由调压回气增压进液复合接口出来,再回到罐车气相;从而使罐车内的LNG压力高于LNG储罐压力。本技术的LNG加气站中多功能空温式加热器除上述提及的卸车(不使用泵)增压功能外,还具有LNG储罐自增压和LNG储罐调压功能。在LNG加气站运行过程中,当LNG加气站中的LNG储罐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LNG 储罐中的LNG经由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进入多功能空温式加热器,再由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回到LNG储罐的气相空间部分,从而使LNG储罐实现自增压。LNG储罐调压通常是在LNG储罐中的LNG加气到车载钢瓶之前进行。当LNG储罐中的LNG饱和压力(或温度)低于设定压力(或温度)时,需要对LNG储罐进行调压,调压时, LNG储罐中的LNG经过低温潜液泵,由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进入多功能空温式加热器,再由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出来,回到LNG储罐液相。从而实现对LNG储罐的调压, 以满足LNG汽车正常运行所需最低饱和压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制造的加气站减少了设备、场地、成本投资、操作简便。2、本技术罐车卸车可以采用低温潜液泵卸车,也可以采用无泵卸车,使LNG 卸车具有两种互为补充的卸车方式,增添备用卸车方式使其运行更为稳定。3、本技术通过对LNG加气站流程的创新设计,实现罐车卸车(不用泵)增压、 LNG储罐自增压、LNG储罐调压共用一台加热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的设备包括LNG储罐调压气化器或罐车卸车增压器;设备数量的减少,也降低了 LNG加气站的运行成本。4、本技术将EAG复热器与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使LNG加气站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场地更小。附图说明1、图1为具有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的LNG加气站流程示意图,该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具有LNG储罐卸车(不用泵)增压、LNG储罐自增压和LNG储罐调压的功能。2、图2为将图1的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和EAG复热器组合设计的LNG加气站流程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LNG储罐;2-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3_低温潜液泵; 4-LNG加气机;5-EAG复热器;601-罐车卸液口 ;602-罐车增压出液口 ;603-罐车增压回气口 ;7-放空管路单元;301-泵进液口 ;302-泵出液口 ;401-加气进口 ;402-加气回气口 ;A-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 ;B-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 ;Vl-罐车增压入口阀;V2-增压调压阀;V3-LNG储罐调压通过阀;V4-储罐增压回气阀;V5-罐车增压回气阀; V6-储罐调压阀;V7-上进液阀;V8-下进液阀;V9-罐车进液阀;VlO-气相平衡阀;vcl-自力调节阀;vc2-安全阀;cvl、cv2-单向进液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LNG加气站的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具有LNG储罐卸车(不用泵)增压、LNG储罐自增压和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的LNG加气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罐车、低温潜液泵(3)、LNG储罐(1)、LNG加气机(4)、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2);所述罐车设有罐车卸液口(601)、罐车增压出液口(602)和罐车增压回气口(603);所述低温潜液泵设有泵进液口(301)和泵出液口(302);所述LNG加气机设有加气进口(401)和加气回气口(402);所述多功能空温式加热装置包括设在其两侧的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A)和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B);所述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A)通过设有罐车增压入口阀(V1)的管道与罐车增压出液口(602)连接,罐车增压入口阀(V1)和增压进液调压回气复合接口(A)之间的管道还通过设有增压调压阀(V2)和自力调节阀(vc1)的管道与LNG储罐的底部连接,并且所述增压调压阀(V2)和自力调节阀(vc1)还并联一条设有LNG储罐调压通过阀(V3)的管道;所述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B)通过设有储罐增压回气阀(V4)的管道与LNG储罐的顶部连接,储罐增压回气阀(V4)和增压回气调压进液复合接口(B)之间的管道还连接两条支路,一支通过设有罐车增压回气阀(V5)的管道与罐车增压回气口(603)连接,另一支通过设有储罐调压阀(V6)的管道与低温潜液泵(3)的泵出液口(302)连接;所述低温潜液泵(3)的泵出液口(302)通过设有上进液阀(V7)的管道与LNG储罐的顶部连接;泵进液口(301)通过设有下进液阀(V8)的管道与LNG储罐的底部连接,同时还通过设有罐车进液阀(V9)的管道与罐车卸液口(601)连接;所述LNG加气机的加气进口(401)通过管道与泵出液口(302)连接,加气回气口(402)与LNG储罐的底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兴才李炜程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廖兴才李炜程星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