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9517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模柄、上模座、凸模,所述的模柄与上模座连接,所述的上模座与凸模连接;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底座、凹模座、凹模、楔形块、轴套、轴、压料板、导套、压料螺钉、拉杆、上弹顶器托板、橡胶、下弹顶器托板、托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滚动结构,具有能改善冲件表面质量、提高压料稳定性、可加工出不同厚度的U型工件、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的U型弯曲模具工作时,由于板料是通过滑动摩擦流入凹模的,所以加工出的工件的表面会有刮伤等现象。特别在加工铝合金、钛合金等有色金属时,这一问题将更为显著。而且不能靠一副模具成型出厚度不一的系列工件,若要加工厚度不同的U型工件,则需要制造多副模具,这样就必然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在压料过程中也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因此,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制造出一副能成型厚度不一系列工件的模具对企业的生产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改善工件表面质量、提高压料稳定性,还能成型出不同厚度的工件、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调式精密U 型弯曲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模柄、上模座、凸模,所述的模柄与上模座连接,所述的上模座与凸模连接;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底座、凹模座、凹模、楔形块、轴套、轴、压料板、导套、压料螺钉、拉杆、上弹顶器托板、橡胶、下弹顶器托板、托杆,所述的凹模座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通过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凹模设置在凹模座上,凹模与凹模座之间设有楔形块,所说的轴套套设在轴上,轴的两端与凹模连接,所述的压料板设置在凹模座上,所说的导套设置在凹模座上,所述的压料螺钉穿过导套与压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拉杆的一端穿过底座与凹模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依次套设有上弹顶器托板、橡胶、下弹顶器托板,所述的托杆的一端穿过底座、凹模座与压料板连接,另一端与上弹顶器托板连接。所述的模柄与上模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上模座上设有止转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该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可以通过轴套的滚动来输送板料进入凹模和顶出工件,这样可以减少接触摩擦,提高工件表面质量;2、采用该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可以通过套筒的导向作用提高压料的稳定性;3、采用该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可以通过调节楔形块的位置来控制凹模宽度的大小,从而成型出厚度不一的系列工件;4、本技术不仅能提高工件表面质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1中1为压料螺钉、2为导套、3为凹模、4为压料板、5为轴、6为凸模、7为模柄、 8为止转螺钉、9为圆柱销、10为上模座、11为挡料销、12为轴套、13为楔形块、14为凹模座、 15为底座、16为托杆、17为拉杆、18为上弹顶器托板、19为橡胶、20为下弹顶器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该模具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上模部分由凸模6、模柄7、止转螺钉8、圆柱销9、上模座10组成。凸模6与上模座10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用圆柱销9定位。模柄7旋入到上模座10里,用止转螺钉8防止旋转。工作形式为通过模柄7与压力机连接,通过压力机带动凸模6工作,这样就可以保证凸模6在工作中的稳定性。下模部分由压料螺钉1、导套2、凹模3、压料板4、轴5、挡料销11、轴套12、楔形块 13、凹模座14、底座15、托杆16、拉杆17、上弹顶器托板18、橡胶19、下弹顶器托板20等组成。凹模座14设置在底座15的上方,并通过螺钉与底座15固定连接。凹模3设置在凹模座14上,凹模3与凹模座14之间设有楔形块13,内六角螺钉拧在楔形块13和凹模座14 上,用以控制凹模大小。轴套12套在轴5上,轴5与凹模3通过螺钉、螺母和垫片连接,轴 5两端用螺母拧紧是轴向固定。压料板4设置在凹模座14上,导套2设置在凹模座14上, 压料螺钉1通过导套2安装在压料板4上,导套2可以使压料螺钉1运动时稳定,挡料销11 安装在压料板4上。凹模座14与底座15通过4个螺钉拧紧,再用两个销钉定位。拉杆17 上部分穿过底座15通过螺纹紧固在凹模座14上,下部分依次套设有上弹顶器托板18、橡胶 19、下弹顶器托板20,再用垫片和双螺母紧固。两根托杆16的一端分别穿过底座15与压料板4连接,下端与上弹顶器托板18连接。当板料通过凸模6被压下来成型后,通过橡胶19 的压缩-伸张带动上弹顶器托板18,再托起两根托杆16顶起压料板4,同时压料螺钉1也会向上运动,从而顶起工件。工件通过轴套12的运动被送出,这样可以避免工件表面被刮伤,而且板料在成型工件和被送出去的过程可以保持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 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模柄、上模座、凸模,所述的模柄与上模座连接,所述的上模座与凸模连接;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底座、凹模座、凹模、楔形块、轴套、轴、压料板、导套、压料螺钉、拉杆、上弹顶器托板、橡胶、下弹顶器托板、托杆,所述的凹模座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通过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凹模设置在凹模座上,凹模与凹模座之间设有楔形块,所说的轴套套设在轴上,轴的两端与凹模连接,所述的压料板设置在凹模座上,所说的导套设置在凹模座上,所述的压料螺钉穿过导套与压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拉杆的一端穿过底座与凹模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依次套设有上弹顶器托板、橡胶、下弹顶器托板,所述的托杆的一端穿过底座、凹模座与压料板连接,另一端与上弹顶器托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柄与上模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上模座上设有止转螺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模柄、上模座、凸模,所述的模柄与上模座连接,所述的上模座与凸模连接;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底座、凹模座、凹模、楔形块、轴套、轴、压料板、导套、压料螺钉、拉杆、上弹顶器托板、橡胶、下弹顶器托板、托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滚动结构,具有能改善冲件表面质量、提高压料稳定性、可加工出不同厚度的U型工件、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045259SQ20112004151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利华, 朱正龙, 杜继涛, 杨梅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精密U型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的上模部分包括模柄、上模座、凸模,所述的模柄与上模座连接,所述的上模座与凸模连接;所述的下模部分包括底座、凹模座、凹模、楔形块、轴套、轴、压料板、导套、压料螺钉、拉杆、上弹顶器托板、橡胶、下弹顶器托板、托杆,所述的凹模座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并通过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凹模设置在凹模座上,凹模与凹模座之间设有楔形块,所说的轴套套设在轴上,轴的两端与凹模连接,所述的压料板设置在凹模座上,所说的导套设置在凹模座上,所述的压料螺钉穿过导套与压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拉杆的一端穿过底座与凹模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依次套设有上弹顶器托板、橡胶、下弹顶器托板,所述的托杆的一端穿过底座、凹模座与压料板连接,另一端与上弹顶器托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继涛朱正龙杨梅张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