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紧凑型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675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紧凑型继电器,包括基座、外壳、骨架、轭铁、衔铁、左簧片、右簧片和推片,衔铁紧压U型片状挂钩安装于骨架的前端;U型轭铁的下部插入中空的骨架中;推片与轭铁上部可线性移动连接;推片前部与衔铁上部通过卡扣紧配;推片后部左右设有两个凸台;左簧片和右簧片对应推片凸台的位置设有带拉伸倒角的开口;基座和外壳通过插槽与凸筋的配合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既具有结构紧凑、抗震性高的特点,又具有常闭和常开触点过电流能力一致的特点,从而提升继电器的整体性能,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紧凑型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利用较小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目前继电器所采用的结构无法保证继电器常闭与常开触点的过电流能力一致,从而导致常闭触点成为整个继电器的软肋,极难加以改善提升;目前继电器的总高度仍然较高,不利于后续在产品中的安装,且抗震性能较差。因而,现有继电器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型继电器,使其不但结构紧凑、抗震性高, 而且具有常闭和常开触点过电流能力一致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紧凑型继电器,包括基座、外壳、骨架、轭铁、衔铁、左簧片、右簧片和推片,衔铁紧压U型片状挂钩安装于骨架的前端;U型轭铁的下部插入中空的骨架中;推片与轭铁上部可线性移动连接;推片前部与衔铁上部通过卡扣紧配;推片后部左右设有两个凸台;左簧片和右簧片对应推片凸台的位置设有带拉伸倒角的开口 ;基座和外壳通过插槽与凸筋的配合安装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继电器的结构紧凑,整个继电器的高度不高,便于后续安装,而且常闭和常开触点过电流能力一致;基座与外壳通过插槽与凸筋的配合安装固定,使得继电器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既具有结构紧凑、抗震性高的特点,又具有常闭和常开触点过电流能力一致的特点,从而提升继电器的整体性能,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也是说明书摘要用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 基座,(2)外壳,(3)骨架,(4)轭铁,(5)衔铁,(6)左簧片,(7)右簧片,(8)推片,(9)挂钩, (10) (11)凸台,(12) (13)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看附图,本技术一种结构紧凑型继电器,包括基座1、外壳2、骨架3、轭铁4、 衔铁5、左簧片6、右簧片7和推片8,衔铁5紧压U型片状挂钩9安装于骨架3的前端;U型轭铁4的下部插入中空的骨架3中;推片8与轭铁4上部可线性移动连接;推片8前部与衔铁5上部通过卡扣紧配;推片8后部左右设有两个凸台10、11 ;左簧片6和右簧片7对应推片8凸台10、11的位置设有带拉伸倒角的开口 12、13 ;基座1和外壳2通过插槽与凸筋的3配合安装固定。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如下继电器通电时,衔铁5在轭铁4的吸力下迫使挂钩9 产生形变向后推动推片8,推片8的凸台10、11与左、右簧片6、7的开口 12、13配合推动簧片触点;继电器断电时,衔铁5在挂钩9形变力的推动下回位,并带动推片8回位,此时左、 右簧片6、7失去推力后自行回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上面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紧凑型继电器,包括基座、外壳、骨架、轭铁、衔铁、左簧片、右簧片和推片,其特征是:衔铁紧压U型片状挂钩安装于骨架的前端;U型轭铁的下部插入中空的骨架中;推片与轭铁上部可线性移动连接;推片前部与衔铁上部通过卡扣紧配;推片后部左右设有两个凸台;左簧片和右簧片对应推片凸台的位置设有带拉伸倒角的开口;基座和外壳通过插槽与凸筋的配合安装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结构紧凑型继电器,包括基座、外壳、骨架、轭铁、衔铁、左簧片、右簧片和推片, 其特征是衔铁紧压U型片状挂钩安装于骨架的前端;U型轭铁的下部插入中空的骨架中; 推片与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