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该系统包括动力源液压系统(A)、横向液压系统(B)和纵向液压系统(C)。所述的横向液压系统(B)中的横向后液压缸(10)与横向前液压缸(12)通过二位四通阀V3(13)连接,使得前后两个液压缸能够同步动作。所述的纵向液压系统(C)包括纵向液压缸(8)和三位四通阀V1(9),三位四通阀V1(9)的A、B口分别与纵向液压缸(8)的左、右腔油口连接,三位四通阀V1(9)和三位四通阀V2(11)的P口与动力源液压系统(A)的液压泵(5)出油口连接,T口与回油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通过三个液压缸及其连接关系实现检测台板三个自由度的运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系统,特别是一种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轮、轴、悬架间隙检测台运动单一,不能将松旷间隙充分暴露,检测不全面,因此设计了一种三自由度的车轮间隙检测台。本技术为车轮间隙检测台提供了一种可使台板三自由度运动的液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旨在通过三个液压缸及其连接关系实现检测台板三个自由度的运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提供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由动力源液压系统A、横向液压系统B和纵向液压系统C组成,所述的横向液压系统B包括横向后液压缸10、三位四通阀 V2-11、横向前液压缸12和二位四通阀V3-13,其中横向前液压缸12通过三位四通阀V2-11 和二位四通阀V3-13与横向后液压缸10相连接;所述的纵向液压系统C包括纵向液压缸8 和三位四通阀V1-9,三位四通阀V1-9的A、B 口分别与纵向液压缸8的左、右腔油口连接, 三位四通阀V1-9和三位四通阀V2-11的P 口与动力源液压系统A的液压泵5出油口连接, T口与回油管路连接。所述的动力源液压系统A由液面计1、温度计2、油箱3、过滤器4、液压泵5、压力表开关6、压力表7、溢流阀V5-14和建压阀V4-15组成,过滤器4的进油口与油箱3连接, 液压泵5的吸油口与过滤器4连接,液压泵5的出油口通过压力表开关6与压力表7连接, 同时与溢流阀V5-14的进油口、建压阀V4-15的P 口连接,液面计1和温度计2与油箱3连接。所述的横向液压系统B中的三位四通阀V2-11的A 口与横向后液压缸10左腔油口连接,B 口与二位四通阀V3-13的T 口连接;二位四通阀V3-13的A 口与横向前液压缸12 的左腔油口连接,B 口与横向前液压缸12的右腔油口连接,P 口与横向后液压缸10的右腔油口连接。所述横向液压系统B中的控制二位四通阀V3-13动作,当阀芯在同向位置时,横向后液压缸10的右腔油口与横向前液压缸12的左腔油口相通,前后两缸同向动作;控制二位四通阀V3-13动作,使阀芯在反向位置,横向后液压缸10的右腔油口与横向前液压缸12的右腔油口相通,前后两缸反向动作。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液压系统,使得检测台能够实现三自由度运动。 提供用三个液压缸及其连接关系实现台板三个自由度的运动,即前、后、左、右移动以及绕竖直方向转动。本技术的特点是横向的前后两缸通过一个二位四通换向阀相连,因此能够同步动作,保证了动作的一致性,避免滞后。本技术可专门应用在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上,也可应用在其他要实现三自由度运动的设备上。附图说明图1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横向前后两个液压缸动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横向前后两个液压缸同向动作的结构示意图。(b)横向前后两个液压缸反向动作的结构示意图。图4检测台板实现三自由度运动的液压系统结构图。其中(a)检测台板向前运动液压系统图。(b)检测台板向后运动液压系统图。(c)检测台板向左运动液压系统图。(d)检测台板向右运动液压系统图。(e)检测台板顺时针运动液压系统图。(f)检测台板逆时针运动液压系统图。图5应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工作示意图。图6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的实物连接图。图中A-动力源液压系统;B-横向液压系统;C-纵向液压系统;1-液面计;2-温度计;3-油箱;4-过滤器;5-液压泵;6_压力表开关;7_压力表; 8-纵向液压缸;9-三位四通阀Vl ;10-横向后液压缸;11-三位四通阀V2 ;12-横向前液压缸;13-二位四通阀V3 ; 14-溢流阀V5 ;15-建压阀V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由动力源液压系统A、 横向液压系统B、纵向液压系统C组成。参照图2,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所述的动力源液压系统 A由液面计1、温度计2、油箱3、过滤器4、液压泵5、压力表开关6、压力表7、溢流阀V5-14、 建压阀V4-15组成。过滤器4的进油口与油箱3连接,液压泵5的吸油口与过滤器4连接, 液压泵5的出油口与压力表开关6和压力表7连接,同时与溢流阀V5-14的进油口连接,以及与建压阀V4-15的P 口连接,液面计1和温度计2与油箱3连接。建压阀V4-15是常开型换向阀,该阀不得电时,使主油道与油箱相通,当电机带动油泵起动运转时,主油道不会建立油压,故能保证电机空载起动节省电力,保护电机。溢流阀V5-14在本系统中起调整和限制最高油压的作用,卸下塑料防护帽,使用扳手即可调整。压力表7起到监视油压的作用, 只是调整液压系统时使用,平时关闭压力表阀门,以保护压力表不受压力冲击的损伤。参照图2,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所述的横向液压系统B 包括横向后液压缸10、三位四通阀V2-11、横向前液压缸12、二位四通阀V3-13。三位四通阀V2-11的A 口与横向后液压缸10左腔油口连接,B 口与二位四通阀V3-13的T 口连接,P 口与液压泵5的出油口连接,T 口与回油管路连接;二位四通阀V3-13的A 口与横向前液压缸12的左腔油口连接,B 口与横向前液压缸12的右腔油口连接,P 口与横向后液压缸10 的右腔油口连接。参照图2,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所述的纵向液压系统C 由纵向液压缸8与三位四通阀V1-9组成。三位四通阀V1-9的A 口与纵向液压缸8左腔油口连接,B 口与纵向液压缸8右腔油口连接,P 口与液压泵5出油口连接,T 口与回油管路连接。参照图3(a)、(b),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横向前液压缸12与横向后液压缸10相连接,控制二位四通阀V3-13动作,当阀芯在图3(a) 位置时,横向后液压缸10的右腔油口与横向前液压缸12的左腔油口相通,所以前后两缸同向动作;控制二位四通阀V3-13动作,使阀芯在图3(b)位置,横向后液压缸10的右腔油口与横向前液压缸12的右腔油口相通,所以前后两缸反向动作。相较于独立控制的两个液压缸,本技术能够保证动作的一致性,避免滞后,使动作不协调。参照图4 (a)、4 (b)、4 (c)、4 (d)、4 (e)、4 (f)、5、6,如图 4 (a),纵向液压缸左腔充入高压油,纵向液压缸伸长,台板向后运动;参照图4(b),纵向液压缸右腔充入高压油,纵向液压缸缩短,台板向前运动;参照图4(c),横向后液压缸左腔注入高压油时,横向前液压缸左腔也被挤入高压油,则两缸同时伸长,台板向左运动;参照图4(d),横向前液压缸右腔注入高压油时,横向后液压缸右腔也被挤入高压油,则两缸同时缩短,台板向右运动;参照图 4(e),横向后液压缸左腔注入高压油时,横向前液压缸右腔也被挤入高压油,则后缸伸长, 前缸缩短,台板顺时针运动;参照图4 (f),横向前液压缸左腔注入高压油时,横向后液压缸右腔也被挤入高压油,则后缸缩短,前缸伸长,台板逆时针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由动力源液压系统(A)、横向液压系统(B)和纵向液压系统(C)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液压系统(B)包括横向后液压缸(10)、三位四通阀V2(11)、横向前液压缸(12)和二位四通阀V3(13),其中横向前液压缸(12)通过三位四通阀V2(11)和二位四通阀V3(13)与横向后液压缸(10)相连接;所述的纵向液压系统(C)包括纵向液压缸(8)和三位四通阀V1(9),三位四通阀V1(9)的A、B口分别与纵向液压缸(8)的左、右腔油口连接,三位四通阀V1(9)和三位四通阀V2(11)的P口与动力源液压系统(A)的液压泵(5)出油口连接,T口与回油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由动力源液压系统(A)、横向液压系统(B)和纵向液压系统(C)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液压系统(B)包括横向后液压缸(10)、三位四通阀V2 (11)、横向前液压缸(1 和二位四通阀V3 (13),其中横向前液压缸 (12)通过三位四通阀V2(ll)和二位四通阀V3(i;3)与横向后液压缸(10)相连接;所述的纵向液压系统(C)包括纵向液压缸⑶和三位四通阀Vl (9),三位四通阀Vl (9)的A、B 口分别与纵向液压缸(8)的左、右腔油口连接,三位四通阀Vl (9)和三位四通阀V2 (11)的P 口与动力源液压系统(A)的液压泵(5)出油口连接,T 口与回油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三自由度车轮间隙检测台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源液压系统(A)由液面计(1)、温度计O)、油箱(3)、过滤器0)、液压泵 (5)、压力表开关(6)、压力表(7)、溢流阀V5 (14)和建压阀V4 (15)组成,过滤器(4)的进油口与油箱C3)连接,液压泵( 的吸油口与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刘晓录,赵强,陈熔,单红梅,张栋林,张立斌,宫海彬,戴建国,潘洪达,王秀刚,牛贝妮,刘洪发,徐珊珊,王恒刚,王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