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876807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其粘均分子量为1.04×104,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经无规共聚而得到,投料摩尔比为19∶1∶1,还涉及相关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可逆溶解,且为两亲性聚合物,偏酸偏碱均可以溶解,可用其作为载体来制备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从而实现纤维素酶的循环利用,此外,还可以和其它的环境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如温度敏感或pH敏感聚合物形成两水相,实现酶的相转移催化和产物的分离同时进行,可以有效降低产物的抑制作用,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溶解可逆聚合物
,更具体地,涉及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许多大分子聚合物在环境参数如pH、温度、离子强度和光照等发生改变时,能够在沉淀与溶解之间转换,这些物质就称之为可逆溶解聚合物,也可称为可溶-不可溶聚合物(soluble-1nsoluble carriers, S-1S)。用这种聚合物来固定化酶就可避免单独使用不溶性载体系统酶-底物的传质阻力,以及可溶性载体系统酶使用后不能回收的缺陷。而且,可逆溶解固定化酶还会对底物表现出更大的亲和力。可逆溶解聚合物的种种优点使得其正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将其用于固定化纤维素酶显示有前景的应用。黄月文等人用温敏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固定化纤维素酶,得到温敏性的固定化纤维素酶。让该固定化纤维素酶重复水解羧甲基纤维素(CMC),使用5次后仍能保持80%以上的活力(纤维素科学与技术,4 (1996) 25 30)。Taniguehi等人用一种pH敏感的肠溶衣材料Eudragit L-100固定化纤维素酶,以I,3- 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作为交联剂,以不溶性的微晶纤维素为底物,进行水解,固定化后纤维素酶的贮藏稳定性有明显提高(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34 (1989) 1092 1097)。Yu Zhang 等人用EudragitL-100共价固定化纤维素酶,分别以不溶性的微晶纤维素和预处理过的稻杆为底物,5次循环水解后固定化酶的残留活力均保持在初始酶活的50%以上(BioresourceTechnologylOl (2010) 3153 3158)。Taniguchi等人还用另一种pH敏感的肠溶衣聚合物材料乙酸琥珀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AS-L)共价固定化纤维素酶,用其水解不溶性的玉米秸杆,经过9次反复沉淀-溶解后,固定化酶的酶活剩下约50% (酶活测定方法水解CMC20min)(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39(1992)287 292)。目前用于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聚合物种类不多,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更多性能优异,廉价易得的PH敏感聚合物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可逆溶解,且为两亲性聚合物,偏酸偏碱均可以溶解,可用其作为载体来制备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从而实现纤维素酶的循环利用,此外,还可以和其它的敏感聚合物,如温度敏感或pH敏感聚合物形成两水相,实现酶的相转移催化和产物的分离同时进行,可以有效降低产物的抑制作用,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其特点是,所述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 04X 104,由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经无规共聚而得到,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所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所述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9 :1 :1。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的方法,其特点是,将所述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所述甲基丙烯酸丁酯按投料摩尔比19 I I加入溶剂中,再加入引发剂,在惰性气体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简记为聚合物P·。较佳地,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聚合反应在55°C的温度、转速为ISOrpm的条件下振荡反应24小时而实现。较佳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后续步骤分别用无水乙醇洗涤所述聚合反应得到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再将其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氢氧化钠,磁力搅拌充分溶解,过滤处理除去不溶的聚合物,将得到的澄清的聚合物溶液的PH值调节至等电点,离心得到沉淀,室温下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的纯品。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逆溶解固定化纤维素酶,其特点是,采用上述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固定化纤维素酶而得到。较佳地,所述固定化方法通过水溶性碳化二亚胺(EDC)为交联剂,采用共价结合法实现。较佳地,所述固定化的具体过程为将所述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均匀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逐步调节PH至碱性并搅拌,待所述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完全溶解后调节pH至6.0,加入交联剂水溶性碳化二亚胺,室温下活化10 15min,然后加入纤维素酶液,室温下缓慢搅拌进行固定化,反应结束调节pH至3. 5 3. 6,离心去上清液得到沉淀,即为所述可逆溶解固定化纤维素酶。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pH-热敏感再生型两水相体系,其特点是,包括热敏感成相聚合物,以及上述的或上述的方法制备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或上述的可逆溶解固定化纤维素酶。较佳地,所述热敏感成相聚合物是聚合物PNB。聚合物Pnb是一种热敏感成相聚合物,具体制备方法参见曹学君等人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0910044915. 1,热敏成相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相关的热-PH敏感再生型两水相体系,公开号CN10147566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上述的pH-热敏感再生型两水相体系在分离生物产品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均为市售品,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由N,N- 二甲基乙醇胺和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并合成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可逆溶解,且为两亲性聚合物,偏酸偏碱均可以溶解,可用其作为载体来制备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从而实现纤维素酶的循环利用,此外,还可以和其它的环境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如温度敏感或pH敏感聚合物形成两水相,实现酶的相转移催化和产物的分离同时进行,可以有效降低产物的抑制作用,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制备的反应方程式。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可逆溶解固定化纤维素酶制备的反应方程式。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和热敏感再生型聚合物Pnb构成再生型两水相体系的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Pm制备在250mL的具塞三角烧瓶中加入120mL的去离子水,5.1OmL甲基丙烯酸,O. 53mL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O. 5mL甲基丙烯酸丁酯,然后加入O. 1235g的过硫酸铵和O. 1235g的亚硫酸氢钠(APS-NaHSO3,1. 3% w/w)作为引发剂,充氮除氧10 15分钟。密封反应容器,于55°C,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水溶性固定化纤维素酶的pH敏感再生型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为1.04×104,由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经无规共聚而得到,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所述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所述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投料摩尔比为19∶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君梁文娟刘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