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制造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铝合金生产方法,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同来源的铝土矿混用,所生产的铝合金内部组织中极易产生针状铝铁硅杂质相,针状铝铁硅杂质相对铸造和变形铝合金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都有很大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使铝合金的内部组织中不易产生针状铝铁硅杂质相。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其特征在于(1).单纯采用从印尼进口的铝土矿;(2).用拜尔法将上述铝土矿制成氧化铝;(3).用霍尔-埃鲁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在950°C-97(TC将上述氧化铝制成电解铝水;(4).直接采用上述电解铝水、固体废料和中间合金在740°C-760°C配制成铝合金。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地, 所述的单纯采用从印尼进口的铝土矿是不混入其它进口国的铝土矿和国产铝土矿。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选地, 所述的印尼进口的铝土矿成分范围(wt.%)为A1203: 46-52; Si02:彡9; Fe203: ^ 19; 杂质总和彡30; 原料在1000— 1100°C灼烧后失去的重量百分比彡对;矿石颗粒尺寸2-7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产生针状铝铁硅杂质相的铝合金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1).单纯采用从印尼进口的铝土矿; (2).用拜尔法将上述铝土矿制成氧化铝; (3).用霍尔-埃鲁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在950℃-970℃将上述氧化铝制成电解铝水; (4).直接采用上述电解铝水、固体废料和中间合金在740℃-760℃配制成铝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