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735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制备生物活性膜层的方法,特别涉及钛基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微弧氧化技术,直接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原位生成复合生物活性膜层,包括提供一种包含有磷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稀土元素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在这特定电解液中以钛或钛合金为阳极,不锈钢或钛为阴极,采用直流电源或直流脉冲电源对钛或钛合金微弧氧化;氧化沉积时间为3~60min;电解过程电解液温度不高于50℃。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膜层,结合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生物活性好,并可加快术后愈合。能作为股骨、髋关节和牙根等承受大负荷部位的替代材料。本制备工艺简单、快捷,操作简便,膜层中稀土含量可控,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医用金属材料表面制备生物活性膜层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作股骨、髋关节和牙根的钛基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生物医学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得到飞速发展,其中,金属材料最早被采用。金属生物材料一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硬组织修复和固定。常用金属生物材料有钴注。但由于钛及钛合金的表面硬度低基合金、钽、钛及钛合金等,其中,钛及其合金以其优越的耐蚀性能、高比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适于植入等特点而广受关注,但由于耐磨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另外,钛及其合金都是生物惰性材料,只能与生长骨之间产生机械结合而不能形成化学结合,因而有必要对钛及其合金进行生物活化改性。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在金属基体表面制备生物活性陶瓷膜层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中国专利ZL97119791.1生物活性梯度涂层人工关节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简称HA)涂层的方法。由于HA是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人体不仅安全、无毒,还能传导骨生长,使新骨从HA植入体与原骨结合处沿表面和内部孔隙攀附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弧氧化技术,直接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原位生成多孔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包括如下步骤及其工艺条件:a、提供一种包含有磷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稀土元素离子的电解质溶液 ;b、在上述特定电解液中以钛或钛合金为阳极,不锈钢或钛为阴极,采用直流电源或直流脉冲电源对钛或钛合金微弧氧化;c、氧化沉积时间为3~60min;d、电解过程电解液温度不高于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弧氧化技术,直接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原位生成多孔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包括如下步骤及其工艺条件a、提供一种包含有磷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稀土元素离子的电解质溶液;b、在上述特定电解液中以钛或钛合金为阳极,不锈钢或钛为阴极,采用直流电源或直流脉冲电源对钛或钛合金微弧氧化;c、氧化沉积时间为3~60min;d、电解过程电解液温度不高于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磷酸根离子的含量范围为0.01~0.2mol/L,钙离子的含量范围为0.01~0.5mol/L,稀土元素离子的含量范围为0.001~0.02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稀土-羟基磷灰石复合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军宁成云黄勇南开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